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振源 《台声》2014,(7):50-50
<正>2012年民进党在岛内选举失利后,"冻结台独党纲"的说法即偶被提出,甚至也被认为是民进党能否完成"最后一哩路"的指标。去年民进党举办"华山会议"时,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即提出"冻结台独党纲"的提议,虽然时任党主席的苏贞昌刻意冷处理,但这个声音在民进党内从未消失。6月20日,民进党40多名党代表联署"冻结台独党纲"提案,欲在7月20日民进党党员代表大会上进行讨论。"冻结  相似文献   

2.
林浩 《台声》2013,(10):25-26
连日来,涉及台湾地区立法机构负责人王金平、民进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的“关说丑闻”愈演愈烈,给岛内政坛带来强烈震撼。尽管王金平的身份和影响力在台湾根深蒂固,能呼风唤雨,但马英九决心满满,一定要为国民党整肃党纪。  相似文献   

3.
《两岸关系》2014,(2):25-26
<正>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日前在民进党内部会议中,提议冻结"台独党纲"。民进党内敢动"台独"神主牌而不至于被乱炮轰杀的人不多,柯建铭算一个。这是民进党重量级实权派人物首次打破禁忌提"冻独"。此情景下,"独"派的反弹声浪虽大,已盖不住"台独"日益清晰的散场征兆。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6,(22)
正摘编自11月6日台湾《中华日报》为了抗议蔡英文当局及民进党"立院"党团打算强行通过"一例一休"修正案,台湾青年团体连日来进行激烈抗争,过去民进党鼓动"违法抗争",甚至进一步赖以取得政权,如今涉嫌"违法"之抗争反噬民进党,蔡当局及民进党实乃咎由自取。近日台湾青年团体先后闯入民进党"立法院"总召柯建铭办公室、民进党中央党部,更是民进党自作自受之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6,(23)
正11月1日,约20名台湾青年冲入民进党"立法院"团总召柯建铭的办公室,打出"拒砍七天假""砍假总召"等横幅,静坐等待,要求和柯建铭辩论,最后却遭警方架离。劳工和青年团体对民进党当局进行抗议的原因有:一谈实质,认为砍掉七天假侵犯劳工权益,"立法院"成为资本家代言人;二谈程序,一分钟通过"劳基法"修法初审,两分钟确认议事录,违反公正。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是台湾政局发生深刻变化的一年。岛内不满民进党当局执政的民怨持续累积,"重经济民生、反蓝绿恶斗"的主流民意形成一股"反蔡反民进党"的社会风潮,最终使民进党在"九合一"选举中遭遇惨败,国民党乘势大胜,岛内政治格局呈现"地方包围中央"之势。2019年,岛内外各方势力将围绕2020年"大选"展开激烈博弈,台湾政局将更趋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8,(3)
正台湾《联合报》1月12日社论指出,台湾"劳基法"在劳工骚乱及台立法机构民意代表昏睡中三读,蔡英文和赖清德分别向社会致歉,民进党党团总召柯建铭却破口大骂在野党作乱,真是奇特的景象。两年的"修法"摆荡,蔡当局一度梦想飞扬,却发现此路不通,最后只能绕回原点,结果劳资关系被撕裂得更  相似文献   

8.
蔡玲 《台声》2019,(10)
<正>民进党自2016年上台"执政"以来,施政荒腔走板,两岸关系恶化,岛内经济沉沦;相反,大陆惠台政策深得岛内民心,台当局的"恐吓牌"已经失效。民进党"执政"不为台湾民众福祉着想,一味地玩政治,骗选票,那么,台湾民众一定会在下一场选举中用选票对他们进行惩罚。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民进党上台后,采取各种手段打压对手、阻挠破坏两岸关系、限制台湾民众权利,制造"绿色恐怖"。今年以来,随着2020年两项选举临近,民进党当局更加肆无忌惮地在岛内强化"绿色恐怖"氛围,成为两岸冲突制造者、台海和平稳定破坏者和台湾人民利益加害者。  相似文献   

10.
<正>台湾人2016年最后悔的事是什么?台湾最大社群网站"批踢踢"(PTT)不久前就此举行投票,59%人选了"把票投给民进党",列第二位的"告白"则仅得11%票。民进党执政7个多月,台湾民众蓦然惊觉,"换人做"原来是更糟的选择。年轻人心生嫌恶去年台湾"大选",许多岛内年轻人把票投给了民进党,但他们现在显然后悔了。岛内年轻人聚集的社交平台PTT举办"2016觉得最后悔的事"投票,"投给民进  相似文献   

11.
民进党中常会近日正式通过"中国事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除党主席苏贞昌亲自兼任召集人,委员包括民进党前主席蔡英文、游锡堃、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高雄市长陈菊、台南市长赖清德及新潮流系大佬邱义仁和吴乃仁,并于5月9日召开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至此,喧嚣多时的所谓"中国事务委员会"终于尘埃落定。台湾舆论认为,委员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7,(5)
<正>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方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这对一直以来押宝TPP的民进党当局来说,无疑是被打了一记大耳光。面对岛内的质疑声浪,民进党当局强作镇定。但台湾社会舆论认为,民进党当局"亲美远中"的区域经贸布局若再不做调整,恐将使台湾陷入边缘化的危机,重创台湾经济核心命脉。美国退出TPP,冲击台湾的经济布局,台湾社会忧心如焚。台湾《联合报》认为,  相似文献   

13.
张琳 《两岸关系》2021,(1):46-48
2020年,民进党在台湾地区两项选举中胜出,岛内形成民进党"一党独大"局面,蔡英文当局加紧对岛内社会的控制,推动渐进"台独",利用新冠肺炎疫情以疫谋"独";国民党连遭挫败,江启臣任党主席后致力于党内革新,但内忧外患形势未能根本改变;其他政治势力分化盘整,小党处境艰困.  相似文献   

14.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揭晓,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连任,民进党在立法机构获得过半席位。海外华侨华人关注着台湾岛内的政治生态变化和台湾将何去何从,更加感到台湾问题的复杂和岛内政治舆论环境的诡异。这场选举,民进党蔡英文为争取连任,用尽一切卑劣手段,主导一场不公不正的肮脏选举。这也是20多年来,李登辉"两国论"、陈水扁"一边一国"以及蔡英文所谓"维持现状".  相似文献   

15.
洛基 《台声》2014,(2):44-45
<正>最近,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举行第5次会议后,总结出"2014对中政策检讨纪要"。其中前"行政院长"谢长廷提出的"宪法各表"、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提出的"冻结‘台独'党纲"皆未列入纪要之中。经过讨论,前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提出"应该积极凝聚台湾内部的共识作为两岸对话的基础"纳入该纪要中。善于玩弄文字游戏的民进党,这次再度将其发挥到极致。明眼人一看就知,这份纪要根本就是党内各派系妥协下的产物。2012年,蔡英文败选的主要原因,就是抛不开"台独"这一沉重包袱。选举期间,其提出的"台湾共识"、"和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台湾迎来选举年,岛内各股政治势力围绕11月底"九合一"选举布局展开博弈。就两岸关系而言,虽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经成为台湾民意的主流,但民进党不甘于在两岸议题上被逐渐边缘化,仍力图利用各种可能的手段干扰、破坏两岸关系发展的势头。但整体来看,民进党无法改变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趋势。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将迈向新境界。  相似文献   

17.
正一如所料,民进党当局一手操控的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课审大会"8月13日通过了岛内12年义务教育高中历史课纲,依据这个课纲,以后台湾的高中历史课将只教单独成册的台湾史、东亚史及世界史,之前的"中国史"不再存在,被"纳入东亚史的架构下讨论""以主题方式分单元呈现"。这份升级版的"台独"历史课纲一出笼,就遭到岛内外有识之士的口诛笔伐。毋庸置疑,民进党当局为了一己之私,将岛内学生当成"政治祭品",将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7,(17)
<正>民进党的党纲第一条就是"台独"。长期以来,民进党不遗余力地宣扬"台独"史观,手法多种多样,修改课纲、进行"台独"洗脑教育是最便捷的一环。民进党为什么如此肆无忌惮地修改课纲,宣扬"台独"史观,显然是从中尝到了"甜头"。这就是蔡英文从所谓"太阳花学运"中总结出台湾青少年的"天然独"。2014年"九合一"选举与2016年"大选",民进党收获了"天然独"的选票,因而在选举中大获全胜。李登辉在2015年初与台湾岛内大学生进行世代对谈,公然宣称  相似文献   

19.
缥缈的命题     
《台声》2015,(4)
<正>摘编自1月30日台湾《中华日报》民进党中常会通过提前进行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初选,顿时令岛内政坛硝烟味更加浓烈。此次选举关乎未来岛内政局走向,两岸关系则是影响台湾整体走向的关键因素。观诸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日前就两岸交流立场首度提出的"三个有利、三个坚持",再次显现出其对于两岸政策仍未改缥缈务虚的调性。自1986年民进党创党以来,其面对两岸关系立场始终处于"混沌理论",举凡相关论述或政策都以零碎片断呈现,未能组构成完整的体系,致使所谓  相似文献   

20.
2021年,台湾政局内斗博弈激烈,政治乱象频出,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复杂变化。民进党当局持续谋"独"挑衅,制造两岸敌意对抗,在岛内为谋求一党政治私利,持续打压政治对手,同时施政问题凸显,遭到民意反弹。岛内在野政治力量围绕疫苗、民生、经济等问题加大制衡民进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