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4,(27)
2012年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向世界昭示了中国梦。中国梦分为两个层面,即个人梦和国家梦。"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而人的生命、人的健康又是人本之本。个人梦实现的前提是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而国家梦又是由无数个个人的梦所组成的,它的实现取决于全体国民的健康素质,可以说健康梦是实现国家梦的基础。我们结合自身办学实际和办学特点,努力探索出一条释梦、融梦、践梦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创新路径,全方位助推医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的讨论应更多地立足于国家的高度:一是中国梦的提出具有世界意义;二是无论是"民族独立梦"、"工业富国梦"、"现代化强国梦"、"小康社会梦"还是"民族复兴梦",均立足于国家高度,展望国家未来发展;三是中国梦植根于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因此,对中国梦的讨论不应降低高度。  相似文献   

3.
贾艳霞 《学理论》2014,(2):46-47
"中国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是十三亿人民的梦。而我国农民众多,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农民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日益增强,其精神物质文化需求也日益提高,如何实现中国农民的"中国梦",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阻碍新农民"中国梦"实现的关键问题是城乡差距,实现其"中国梦"的必备途径如下:纠正农村基层领导不正之风;加大农村基础教育和技校的投资力度;城乡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3,(34)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和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且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正式吹响了追寻中国梦的号角。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再次解读"中国梦",对推进中国梦的实现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22)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鲜明特征。实现中国梦必须将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三者有机统一起来。中国梦也是大学生的成才梦,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的成才梦;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大学生的成才梦将托起中国梦。  相似文献   

6.
翟屿潼 《学理论》2013,(18):382-383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大学教育的重点课题之一,大学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把握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通过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将自己的理想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共同实现中国梦十分重要。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引导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7.
吴溦 《学理论》2013,(22):200-202
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做支撑。运用先进军事文化培育战斗精神,是满足部队官兵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我军战斗力的重要举措。我军国防现代化建设正不断推进,军事实力稳步提升。信息化的浪潮催生了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机遇来临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新的挑战。"中国梦"从"人民梦"、"国家梦""、世界梦"三种维度为我军现阶段战斗精神培育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是引领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灵魂,它与"美国梦"、"欧洲梦"、"日本梦"有着本质的区别,是实现未来美好社会的宏伟蓝图。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是帮助青年大学生廓清认识、提升境界,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大力量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9.
桂冬 《学理论》2014,(7):5-6
近代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充满战火纷争、国破山河碎的屈辱史,同时也是无数仁人志士为挽救国家危亡追求民族独立的艰辛奋斗史。上至位高权重的封建统治阶级,下至人微言轻的农民阶级,以及代表不同派别利益的新生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纷纷踏上了探索强国御辱的道路。"强国梦""独立梦"逐渐由代表统治阶级少数人的"梦"演变成为代表整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7,(3)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梦"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国际社会从各个层面对"中国梦"进行了赞誉和解读。一时间,"中国梦"成了世界上部分国家实现本国梦想竞相模仿的范本。本文主要从国际视角探析"中国梦"的独有特色、"中国梦"与"世界梦"的统一性以及"中国梦"在国际舞台上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3,(34)
鸡西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鸡西未来的发展要‘高举绿色发展大旗’,努力把鸡西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绿色矿区、生态城市、宜居家园,建设成为黑龙江东部地区中心城市",这是指引鸡西未来发展的"鸡西梦"。把"绿色革命"、"绿色生活模式"等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绿色发展理念,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绿色发展战略,形成了思想上的高度一致性。强化绿色发展理念,对提升鸡西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具有现实和长远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25)
中国梦是我国人民不断奋发图强,不断前进的动力。不同领导集体在各个时期从它的背景和意义出发,通过研究中国梦的现状以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中国梦不只是梦想,必须把它放在社会发展进步、人民的根本利益、民族繁荣富强中去领悟。也就是从意义出发,把中国梦和国家梦、人民梦结合起来,共同去实现。  相似文献   

13.
安巧珍  王爱兰 《理论导刊》2015,(3):77-79,98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60年来,各项事业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是一代代兵团人实践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的结果。"兵团精神"是对祖国历史上屯垦戍边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是兵团固守边防、维护稳定的精神动力;是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宝库的思想资源;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7,(7)
幸福作为衡量人们现实生活的精神状态,已经成为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在马克思经典作家看来,现实的人是追求幸福的主体,人的本质是追求幸福的现实衡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追求幸福的保障。中国梦的提出,其实质就是人民幸福之梦,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克思幸福思想的指导,必须坚持"三个必须",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国民幸福指数,才能更好地实现以人民全面幸福为目标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5.
群众路线与实现中国梦具有内在一致性。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贯彻群众路线,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的无穷创造力,凝聚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力量;有利于汇集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有利于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方法;有利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从而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重要保障;有利于促进民生的改善,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具体着力点。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7,(1)
"中国梦"作为重要的执政理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对全党、全国人民、全体大学生提出了民族复兴的时代要求。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流砥柱,在推进民族文化发展进程,进而实现中国梦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文化自觉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之源、有力保证、便捷途径,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在教育的熏陶下,只有通过广泛学习,树立正确的"三观",逐步提高文化自觉,才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34)
多元文化伴随经济、政治全球化冲击我国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部分大学生群体出现传统文化认同危机。"中国梦"具有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底蕴,它赋予传统文化认同新鲜活力,并通过中华民族共圆中国梦的实践活动为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注入正能量。用"中国梦"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塑造新型媒体,复兴优秀传统文化,可有效消融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7,(1)
我国进入了全新的历史时期,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背景下,文化对国家和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和影响越发凸显。我们要正确把握文化建设"六个一"的核心内容,共同构筑我国的文化之魂。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幸福梦,文章分析了"中国梦"的幸福思想:满足人民意愿和社会发展需要是追求幸福梦想的内在动力;主动创造是实现幸福梦想的前提;物质幸福梦与精神幸福梦的统一;个人幸福梦与民族幸福梦的统一;人的幸福梦与生态幸福梦的统一;国家幸福梦与世界幸福梦的统一。其幸福思想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中国的发展,对现阶段建设"幸福中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鲜活的时代话语,有助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从知识教育向思想教育的转化。高校教师必须根据教材体系的编写逻辑、学科结构,以中国梦为主题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教学体系。围绕中国梦主题,我们可以构建现行四门课之间的理论教学逻辑是中国梦的"唤醒→展望→演进→实践",实践教学逻辑是中国梦的"参与→憧憬→奋斗→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