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梦与中国外交人员核心价值观有着同一性和交互性。中国外交人员的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有共同的价值主体目标,并且都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外交人员核心价值观是托举中国梦的坚实力量,而中国梦则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价值目标,是中国外交人员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引领、精神旗帜,并进一步推动外交战略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内容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当前,我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仍存在教育渠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过于单一等问题。应在充分考虑我国高校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的基础上,学习发达国家丰富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经验,以学校为主线,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程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发挥家庭和社会的协同作用,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形教育体系;以个体为龙头,形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渠道和宽领域教育格局,不断提升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6,(11)
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自身存在的四大职能以及高校的文化自觉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起点、内在使命和应有之义。高校应发扬自身的人才、传播和文化优势,主动作为,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平台、传播平台和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外交思想是在其外交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毛泽东外交思想为我国革命事业顺利发展作出了贡献;毛泽东外交思想中独立自主和平等互利原则以及平衡制约的策略对我国外交事业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3)
高等学校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同时也承担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光荣使命。因此,探索高等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就成为所有高等学校工作者需要面临的主要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需要从如何提升理论认知,促进价值认同,形成实践机制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为培育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进而树立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价值观自觉,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6.
“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是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履行着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反映着国家意志的军队中所有成员秉承的价值标准、价值判断、价值实践的总和,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新时代国企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走在前列,带领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新时代国企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初心是什么?初心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原点,是事业开端的承诺。中国共  相似文献   

8.
王启浩 《学理论》2015,(7):234-23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灵魂,而大学生更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关乎党和国家的未来,乃至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因而,做好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是国家思想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思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当前世界和我国形势出发,分析了我国大学生的主要思想特征,阐述了培育与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多方联动、高效融合、知行合一、显隐结合、多元教化的有效途径。以冀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培育和广泛践行,塑造全社会共知共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风貌。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1)
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明确女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明确女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为了提高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实效性,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先进性别文化教育和"四自"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和国力不断增强,如何将大国的综合实力转化为大国的外交能力,这就关系到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的问题。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是一条与传统大国不同的强国之路,内涵深刻,体系丰富,特征鲜明。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使命凝聚着大国外交中国特色的精髓。"和合文化"构成大国外交中国特色的根基与渊源;"合作共赢"是大国外交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内涵;"命运共同体"是大国外交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及历史使命。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正探索与历史上崛起大国根本不同的新理念、新道路、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2)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国家民族的未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包括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三个方面。由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领域的深刻变化和大学生思想观念的不成熟性和社会实践的局限性,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存在一些问题,有些甚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高校应针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领大学生自觉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12)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指明了方向。文章探讨了"95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引领作用,提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95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途径如下: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发挥校园文化的文化育人功能;搭建实践平台,实现实践育人;加强网络新媒体阵地建设。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开展和推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牢牢抓住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人的素质这个重点。坚持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坚持政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22)
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分子,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实现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责任和使命的迫切需要。将红色资源应用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意义重大,可以通过将红色资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载体;加强红色资源的整合,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成果;利用红色资源,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基地等方法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增进社会大众认知认同。近年来,江苏、安徽、江西等地开展的"好人文化"建设,在内容层面对接了核心价值观,在实践层面不仅促使核心价值观接地气、贴民心,还涵养了核心价值观"大德"和"小德",凸显了核心价值观的经济社会效应,因而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典型范例。"好人文化"建设的实践启示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植根于民众生活沃土,依靠政府与大众的良性互动,构建常态化机制和路径。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28)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内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中央高度重视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党校学员价值观教育是当前加强党校思想意识形态建设和推进干部培训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一个思想理论教育与干部党性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4,(34)
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对于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也是开启实现中国梦新征程的精神动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是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集中体现在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国家、社会与个人的统一,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现"中国梦"的统一的六个侧面。  相似文献   

18.
“使命”观与美国外交的孤立主义和扩张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涛 《理论导刊》2001,(7):49-52
“使命”观是美国人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外交的孤立主义和扩张主义传统是这一观念的反映。从表现上看,孤立与扩张是矛盾的,但从深层次看,两者都表现了美国人的使命意识,是实现美国“使命”的不同方式。随着美国国力的不断增强,美国人实现“使命”的方式更为粗暴、更富侵略性,“使命”观危险的一面日渐突出。   美国人的“天赋使命”   在许多美国人的意识里,美国是上帝选择的特殊国度,美国人承担着改造世界、拯救人类的神圣使命。这一观念在美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当中根深蒂固。美国政治学家理查德·巴尼特说,…  相似文献   

19.
丁桂馨 《学理论》2022,(11):3-5
倡导地球村成员和合共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文化价值观本无高下之分,皆是特定时空下人类的实践智慧。但气候危机的全球同步性决定了和合共生成为人类的必要价值,是新时代中国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思想世界意义的突破口。当前,学术界应以“一多不分”的中国话语体系构建、媒体以微观故事动态呈现、政府以系统思维打造国际阐释队伍等路径,使国际社会从理性认知、感性认识、利益感知、民心相通等维度体悟新时代中国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谋求地球村成员“绿色共在”的科学性、真理性,破除西方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思想的误读与猜忌,以其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推动气候危机等一揽子全球性问题的治理。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身份标识,是中国作为大国走向世界的文化象征,是中国向世人展示的文化名片,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的思想理论前提。科学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务必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自己"的,而非任何其他地方的,打着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旗号全盘复制西方核心价值观是不可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性质"的,而非任何其他主义的,将资本主义乃至封建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采取"拿来主义"的策略也是不可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阶段"的,而非任何其他阶段的,超越发展阶段提出只有未来社会才能确立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不明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价值观的"核心"部分,而非边缘部分,将那些无法占据道德制高点的价值理念提升至核心价值的高度是不现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观点",而非"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取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