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蔼然  曹顺仙  杨桃红 《学理论》2014,(32):291-292
道德教育的实施,应贯穿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等其他各级教育,应该根据学生自身年龄和心理发展规律,遵循教育过程规律,侧重于不同阶段的内容和重点。剖析当前大中小学德育衔接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对德育的有效衔接提出了几点建议:全面认识德育的功能,加大素质教育的宣传;明确大中小学德育的各自任务,培养德育衔接意识;系统规划德育目标,制定统一的德育标准。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关于德育地位、内容以及原则方法的论述,形成了系统丰富的德育思想,对当前高校认真贯彻"德育为先"的理念具有主要的启示意义。坚持德育为先,就需要在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的前提下,注重德育理念、德育内容以及德育机制等几个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吕晓婷 《学理论》2013,(8):267-268
近年来在职业教育与德育上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审视中等职业教育中德育现状,是一个亟待正视的问题。考察中等职业教育中德育的现代瓶颈,主要存在德育目标定位不清、德育内容与现实不符、德育方法滞后陈旧、德育评价单一倾向等,解读中等职业教育中德育问题的现代根源主要有理念上重视技能教育、忽视德育工作;生源上总体素质下降、加大德育难度;环境上社会环境复杂、影响德育成效等原因,基于此,提出中等职业教育中德育的现代找寻,即理念上理清德育目标、树立正确德育理念;制度上完善相应制度、确保有效德育实施;载体上丰富课堂教学、提升中职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宁晚枚 《学理论》2009,(5):38-39
德育的合理张力在于理性与感性的整合,这种整合是在不断总结、借鉴和整合理性德育和感性德育的理论基础和优势.把道德灌输和发展人的主体性结合起来,在德育内容、德育过程、德育方式、德育评价诸方面都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5.
雷田田 《学理论》2013,(17):397-398
中学生德育是德育的重要构成体系,也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过去在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更多地强调思想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教育,却忽视了道德教育,当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的德育,发现我们的德育过于追求理想化,而疏离了学生的实际,也造成了中学生的道德危机。因此,应从三方面加强和改进:树立正确的德育观,明确德育目标;丰富德育内容,跟上时代潮流;运用延展性德育评价原则,全方位评价学生。  相似文献   

6.
崔付荣 《学理论》2010,(14):259-260
德育贯穿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影响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关系着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形成,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导向、动力作用。因此,针对当前各高等学校德育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从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机制、教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建议,以期高校的德育课堂能充满生机,为培养国家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刘玉平  刘慧军 《学理论》2014,(12):251-252
德育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应从政治人格、道德人格、心理人格、法律人格和智慧人格等多方面入手,分析和把握德育教师人格修养的内容,并探索通过理论素养、社会实践、师生联系、评价机制等途径,促进德育教师人格修养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金世红 《学理论》2012,(6):142-145
"教育即生活"作为杜威教育思想的重要方面之一,是其对教育与生活二者间密切关系的一种把握。杜威的教育思想和德育思想是融为一体的,就实质而言,其教育思想是"道德教育"的思想,"教育即生活"即"德育即生活"。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德育意蕴为反思中国中学德育的实效性,进一步推进德育目标的现实化、促使德育内容的生活化,从而为进一步凸显德育方式的人性化、实现德育途径的开放化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儒家历来强调德育的重要地位,本文探讨了儒家追求圣贤道德至善的德育目标,与法家避忌道德最坏的德育目标进行比较,进一步阐述了儒家德育目标对当代德育目标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从德育与生活之关系来看,生活是德育的出发点、生活是德育的内容、生活是德育的归宿.德育在其产生之初是完全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后来却与生活逐步分离,大致依次经历了德育专门化、德育学校化、德育系统化、德育课程化、德育智育化、德育知性化的过程,成为知性德育.德育与生活的分离违背了德育的本义,从德育与生活的关系来看,德育是必须与生活合而为一的,克服当代德育的缺陷,使德育走出困境的根本之道在于使德育重新回归生活,使生活全面渗透德育,达成德育与生活的合一.  相似文献   

11.
德育评价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德育评价原则是德育评价的根本指导思想。高校德育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理念更新,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德育评价原则的建构。本文尝试从高校德育观念层面的革新入手,探讨如何应对德育工作新理念的要求,进一步重构和完善学生德育评价原则,以此提高高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陈小霞 《学理论》2010,(22):274-275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德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应当积极引进诺丁斯的关心德育理念,确立"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别人爱的人"的德育目标,并采取一系列相关措施来具体实施:注重德育应有的地位,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相结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情感体验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9)
各国都非常重视学校道德教育,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教育内容和方法。韩国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对国民素质的影响。考察韩国德育的内容、方法、评价标准对我国德育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孙彩云 《学理论》2012,(17):293-294
我国学校德育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就德育的地位、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由于儒家德育思想博大精深,是我们进行现代化道德教育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挖掘儒家德育思想对当代学校德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邱小禾  吴斌 《学理论》2009,(9):178-179
中职学校要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应在德育观念、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6.
感恩教育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但在我国当前的大学生感恩教育中存在着目标不当、缺乏系统性、内容空泛陈旧、教育方法单一等问题。从接受学视角出发,我们应从以下方面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深入研究和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需要,在感恩教育中提供系统而丰富的教育内容,采用多种教育方法,使感恩教育形成制度。  相似文献   

17.
颜元是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秉承经世致用之风,在反对宋明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性皆善"与"义利兼重"的独特观点。颜元以培育"实才实德之士"为目标,创立了"实学"与"习行"相统一的德育思想和"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颜元德育思想对现代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活德育让学校从知性德育的说教王国走出并回归生活,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参与去创造新生活,从而提高了德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但生活德育理论所固有的局限性却制约着生活德育的生动实践,使之生成应用上的局限,即德育目标的局限性、德育手段的局限性和德育对象的局限性。建立以"三德"为主导,以"人本"为主体的多层次的目标体系,实现德育手段和德育模式多样化发展,实施"六个结合",推动德育教育科学化、生活化和持续化发展是克服这一局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佛教认为人是兼具善恶两性的,在此法理下,池田大作提出了"人性革命"的思想,透过"善恶不二"的人性观,在道德哲学的范畴中,对"人性革命"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实现途径进行研究,从中探寻池田大作具有先进性的德育理念,并结合我国德育的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其应用到我们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中,对我国德育工作有很大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6,(3)
创新高校德育教学,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新时期军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军校以培养"红色传人"为目标,形成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统领,以我党我军优良传统为重点的教学体系,为部队输送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的优秀人才,为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入正能量。创建和发挥"红色传人"的德育榜样——教员群体的示范引导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