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学理论》2018,(11)
面对当代物欲释放下为学发展的困境,根植儒家文化传统,通过对"为己之学"内涵演变和价值维度的探讨,汲取文化中国自身的精神源泉和文明精华,实现传统儒家人文精神和批判精神的灵魂再植,为当代治学精神的重构提供可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2.
为己之学观是孔子修身养性之学,是儒家的一贯之道,对当代大学生构建理性处世观、培养高度责任感、塑造健康人格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针对大学生人格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为学及立身处世等方面,阐述了《论语》为己之学观对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9)
"慎独"之所以一直受到德育思想家们的重视,是因为它在人们修身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论述了传统道德教育"慎独"思想对当代社会人们的道德教育作用及其重要意义,尤其是对是大学生更能发挥出凝聚"中国梦"的正能量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周敦颐对儒家“慎独”思想的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慎独"是古代儒家创造的自我修身方法,即个人独处不犯错误,能保持自己清廉的节操。周敦颐的《爱莲说》提出了外在环境污浊的情况下,也要能保持自己清廉的节操,这样扩大了作君子的参照系,超越了"慎独"的原意。这就要求克服错误的"从众"心理,来保持自己独立人格。周敦颐的人生观是入世的、积极的,他赞扬清廉的"莲",不赞成"避世"的"菊"和追求富贵的"牡丹"。  相似文献   

5.
先秦儒家的王道理想体现了古代思想家的道德追求,先王之道既是先秦儒家所能构想的绝对符合道义原则的政治,也是他们所设想的尽善尽美的社会状态。先秦儒家在主观上追求符合道义的政治,因而拒绝用功利主义和效果主义的观念理解社会政治,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不是空谈义理、反对国家富强。先秦儒家的王道理想也反映了思想家对于现实政治生活的批判态度,因而也赋予了儒家思想批判的本质。先秦儒家所以向往先王之道,其深层原因是由于他们通过经验性的历史过程理解道义原则的认识路径。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7,(5)
比较先秦儒家美德伦理学与古希腊美德伦理学之间的差异性、相似性和所面临的困境。在差异方面,两种美德伦理类型具有展开路径不同、成德践行的内在动力结构不同以及思维方式不同。在相似性方面,两种美德伦理类型都确定道德可教并强调德行教化的意义,两者在个体成德践行的具体途径或方法上都选择中庸。在困境方面,两种德性观都面临理论和现实的挑战。对于古希腊美德伦理学,这种挑战主要是道德相对主义和自然主义;对于先秦儒家伦理学,则是其依附的礼制被边缘化和传统文化价值的失落。  相似文献   

7.
张迁 《学理论》2013,(17):26-27
先秦儒家文化代表孔子、孟子和荀子,其义利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核心,是构建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的坐标和基石。三者"义以为上"、"义然后取""以义生利"的思想对中国传统"重义轻利"的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孔孟荀并非如人们所认识的那样只言"义"不言"利",而是认为在人们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时应该以追求更高的道义精神为目标。  相似文献   

8.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通过对殷周时代关于"孝"的基本思想的创造性改造,逐步形成了以养亲、敬亲为基本内涵的儒家孝道.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大力倡导和弘扬儒家敬养之孝,对于提高人类道德境界、协调代际关系、建立人际和谐具有普遍的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是一个个体及社会道德水平都达到一个较高层次,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从公务人员、企业管理者及普通民众三大方面阐述了“慎独”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并提出了“慎独”品性的培养是一个时刻反省自我的过程.只有经常反复的自省自律才能使人们更加真切地了解自己、分析和把握自己、提高自我意识,从而正确处理好个人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以及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动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和关注.为了加强学生道德教育,教师必须具备完善的道德人格.而现代化进程使传统伦理精神和道德体系被消解,教师道德人格的形成受到一定影响,需要继续完善.首先,要从基本建构上完善.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庸"存在着些许误读,因而有必要从历史文本的回归中考察"中庸"作为哲学范畴和方法论的本真内涵,探究"中庸"致"和"的时代价值意蕴。"中庸"是当下人们实现身心之和、人际之和、人与自然之和、人与社会之和的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我们在践行"中庸"之道时,要遵循"中庸"自身的两个基本原则,即"权变"与"时中"的原则,以利于我们立身处世、齐家兴业和治国安邦。  相似文献   

12.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主客相融、亦主亦客,集本心与天理于一体.王阳明"致良知"命题的经典诠释,就是读者运用自己的良知,去与经典文本意义中体现出来的圣人的良知相交融.从了解经典文本的符号意义,进而了解经典文本意义中的"理".最终达到对于圣人良知的体悟,实现自己的"良知".从这个意义上说,"致良知"就是"良知"致"良知".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晚年研究俄国社会发展问题并最终提出“跨越”设想 ,是基于实践发展和理论发展的双重需要。期盼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关注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是“跨越”设想提出的实践动因 ;完善唯物史观 ,深化《资本论》的理论逻辑 ,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是“跨越”设想提出的理论动因。  相似文献   

14.
当今学界关于儒家“超越性”的争论,因言说方式缺乏分层,故多有混淆。实际上,该话题肇始于明清之际,是耶儒双方围绕着“因性”与“超性”问题而展开的交流实践。重回明清之际,梳理阿奎那关于“超越”术语的几种用法,比较耶儒双方关于“超越性”的言说方式,可以发现儒家并非以神为中心进行自上而下的言说,而是从现实出发,对“超越性”问题进行自下而上的回溯。  相似文献   

15.
儒家仁学与普遍伦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学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历史悠久、积蕴丰厚、影响巨大的思想化体系之一,它可以与基督教化、伊斯兰教化、印度教与佛教化相并立。儒家仁学,也可称为仁爱通和之学,是儒学的精华,最具有普世性,它可以为人类普遍伦理提供重要的思想基础。仁爱之心是一铆道德行为的基石,培养爱心,扩充爱心,是建设道德明的基础性工程,建设普遍伦理最紧迫、最因难的任务是将爱心扩充到全人类。儒家强调“四海之内皆兄弟”,视天下犹一家,人类只有具备了此种情感和意识,普遍伦理建设才能顺利进行。同样,通和之学用之于道德,便要求打破以部为空的狭隘性,淡化族群仇恨心理,实现真正的博爱。总之,儒家仁学,包括它的仁爱通和之学,会为普遍伦理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Rajiv Prabhakar 《政治学》1999,19(3):173-178
This paper focuses on illuminating the idea of a stake within stakeholding discourse. To do this involves forming a prior conception of what stakeholding constitutes. Focusing on the individual strand in stakeholding, it will argue that this is best seen as left popular capitalism. Core to this is a developmental view of the self, which occurs through the possession of stakes. This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conditions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what stakes are offered.  相似文献   

17.
对陈独秀的思想进行全面地考察分析得知,所谓他有“二次革命论”的观点很难成立。陈独秀在大革命时期并未想放弃革命的领导权,共产国际和联共(布)中央领导出于苏联国家利益的考虑决定对国民党予以妥协,从而丧失了革命的领导权,最终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  相似文献   

18.
孔子乐教思想的革新性,表现在以人为本与以社会为本位,“宽则得众”的民主精神,立论的思辨性和首开我国教育探索学习心理先河等四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值得后人珍重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年轻小伙子古德曼·布朗》是纳撒尼尔·霍桑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深受无数读者的青睐,也得到了无数批评家的赞美与肯定。利用颇具邪恶色彩的背景,故事探讨了人们内心深处对其信仰的不肯定。通过解析人物与邪恶罪行之间的关联,阐明了什么是黑色力量。通过对故事所用象征手法及其他写作手法的分析,旨在进一步剖析作品及其作者本身给读者所带来的黑色印象。  相似文献   

20.
儒家仁学是一种人生哲学,以个体和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理想。它即是一种伦理精神,又表达了一种审美趣味。儒家仁学不仅要在道德生活中寻求普遍的和谐,而且坚持从这种和谐中去寻找美,认为审美和艺术的价值就在于它们能够从精神上有力地促进这种统一的实现,进入审美境界、实现艺术人生就成为其人生哲学的目标与归宿。儒学仁学的道德审美理想不仅对于人的完善具有重要价值,而且能够为当代人树立合理的发展观、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若干方面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