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理论》2013,(34)
从社会制度方面来讲,中国和德国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上,既有很多共同点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复杂的政治历程使得德国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有着多元的内容和方式,同时也是德国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巨大成绩的重要因素。通过借鉴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案例,有助于极大地提高和改善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张新颍  孙晓黎 《学理论》2012,(5):181-182
思想政治教育是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并且渗透和普及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同,历史文化传统各异,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看法也不尽相同。研究和总结各国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不同论述对于我们正确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是一项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希望工程、社会工程和常态工程。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这一角度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建议如下: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重要性学习;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发挥思政教育多渠道作用;提高思政教育队伍素质。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政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由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受学生、教师和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学实效性面临诸多挑战,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4,(36)
人本思想是我国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所在,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从个体的主体性特征出发,切实符合个体的全面发展原则。作为思政教育改革的最核心元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是导致思政教育效果差异和价值差异的主要原因。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不断开放,无论是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还是教育模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极为重要。然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需要从思政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方面加以改善。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出发,分析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广泛运用,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主体间性理论的引入对我国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实践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通过对陕西某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应用模式和操作方法调查研究发现,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亟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交互意识,建立合理有效的沟通模式,丰富网络互动交往的对话内容,开展系统的网络媒介教育,注重网络教育与现实教育相结合,从而建立教育效果评估长效机制,增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实效,促进师生思想道德的和谐共生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7.
包姗姗 《学理论》2013,(22):209-210
中国和美国是两个社会制度根本不同的国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高校所采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各有不同。对现代中美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在继续发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优势的基础上,借鉴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成功经验,从而促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8)
自韩国成立以来,其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得到一致肯定,而高校无疑在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功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研究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透视其内容和方法,对新时期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有着重要启示和借鉴的意义。文章试图从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方法等方面入手探索创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路,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15)
笔者通过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反思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首先从日常生活理论的视角分析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内涵和本质,然后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生活维度这一概念,并从思政教育的主体、环境、语言阐述了日常生活维度,进而从三个角度批判了我国思政教育日常生活维度的迷失,最后提出了其日常生活维度的构建原则。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思政课教育对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思政课教育的成效成为考察思政课教育的重点指标,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就摆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9,(12)
思想政治教育历来受到我国的高度重视,并且在不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强调了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要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就要深刻认识思政课的特殊重要性,克服思想政治课的难点、克服误区,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守思政课的政治本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守正创新,壮大思政课教师队伍,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王喜 《学理论》2013,(23):363-364
文化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文化环境正处在一个开放、复杂和动态的体系中。受全球化、网络化以及大众文化迅猛传播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遭遇着深刻转型冲击。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优化措施有三:加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与创新;建立健全思政教育文化环境的制度和法律支撑体系;深度开发和整合思政教育文化环境的资源。  相似文献   

13.
吴凤 《学理论》2013,(21):385-386
不管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各国都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与思想政治方法成正比,要获得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显得很重要。采取怎样的、公民易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公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国家都从本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国情出发,采取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呈现出多样性。将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概念及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简单浅析,以对中国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6,(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分析高校思政课网站和大学生思政教育,探讨思政课网站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目的、内容、方式、评价等的关系。高校思政课网站一方面要占领网络阵地,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形成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长城"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思政教育的内在规律,从时间、空间和场域强调了思政教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对思政教育作出了新的要求、提出了新课题。落实这个要求,重点在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进一步拓宽思政教育的视域。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暴露出的问题,提出"智慧型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探究了智慧思政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针对智慧思政建设实行的路径提出国家层面、高校层面、辅导员层面、学生层面四个方面的建议,进行初步的智慧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尝试。  相似文献   

17.
公安院校长期以来始终坚持“政治建警”“为党育才”的历史使命,承担着公安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践行主体的典型代表。构建涵盖“专业发展”“人才目标”“师资建设”“课程创新”“教法探索”“资源拓展”“文化熏陶”为核心要素的“七位一体”型专业思政建设体系和内涵式实践路径,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国家一流专业点建设工作深度融合,实现“大思政”格局下公安院校思政建设工作由微观层级的“课程思政”向更为宏观体系化的“专业思政”突破和飞跃。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工作是大学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我国各个高校十分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研究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政治工作的创新,希望能够为高校的思政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郑群 《学理论》2009,(4):161-162
网络化时代,高校思政工作正在发生改变。本文认为,通过网络可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创设高校和谐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实现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但高校思政工作在运用网络载体时要加强正确引导和安全管理,尤其要注意建立健全思政工作的激励机制,致力于构建和谐的政治关系,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刘隽 《理论与改革》2013,(1):145-147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倡的是一种主客二分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重工具理性轻本真世界,脱离生活实际而缺乏教育的实效性,师生关系不融洽和自我缺失等问题。本文尝试将哈贝马斯提倡的以意义的双向理解与生成为目的交往行为理论运用到思政领域的研究中,通过对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新的理论修正和提升,探寻当今境遇下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