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台声》2016,(17)
正摘编自8月19日台湾《中华日报》"5·20"之后,蔡当局对于两岸议题每每呼吁两岸协商、对话,也动辄表示台湾方面已释出善意。然而,外界并未看到蔡当局对于两岸协商做了什么准备,所谓呼吁对岸协商只能算是鸡毛蒜皮的善意!台当局公布"新南向政策纲领"之后,绿营"立委"随即响应,强调在"新南向政策"中抛出两岸对话,是宣示"我方善意"。但也有绿营"立委"表示,"别为了沟通而沟通""不清楚中国大陆到底坚持什么"。  相似文献   

2.
<正>7月4日,以"创新、合作、未来"为主题的"2019上海—台北城市论坛"在上海举行。在台湾岛内政局诡异多变、两岸形势严峻复杂的当下,双城论坛能够顺利举办,再次说明坚持既有的政治基础,秉持"两岸一家亲"的善意,围绕基层民生的需求,两岸交流就能长期持久,两岸社会就能共享共荣。对两岸关系性质的正确认知,是双城论坛得以持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5,(10)
<正>去年三四月间,台湾岛内"反黑箱服贸民主阵线"等反对签署《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团体发起"太阳花"抗争运动,迫使台当局接受"搁置审查、先行制定两岸签署协议监督条例,之后再重审两岸服贸协议"的举措。由于岛内部分青年群体在抗争事件的过程中,及其后岛内地方"九合一"选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加上岛内媒体一波波所谓的"中国人认同民意调查"结论,两岸一些学者、专家也开始对台湾整体政治发展走向感到忧心。就事实而言,岛内"太阳花学运"阻滞了两岸签署协议的进程,确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太阳花学运"呈现出的"反服贸"表象要比各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6,(11)
正摘编自5月21日台湾《工商时报》新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发表"就职演说",其中的两岸政策论述,虽有尊重"九二共识"之暗示,但尚未能完全取信于大陆,因而近来两岸的风风雨雨,仍未能停歇。民共双方下一步仍难免龃龉磨擦,只是暂时不会有"地动山摇"。我们郑重期盼蔡英文,应以实际行动,持续释出善意,致力消除对岸虞虑,以充分补强民共互信,并借此来维护两岸和平发展现状。这样才能安定台湾商民心理,而为蔡  相似文献   

5.
正民进党上台两年多来深陷执政困境,民望连遭重挫。为应对年底"九合一",民进党使尽浑身解数作困兽之斗,但仍难挽颓势。一、"双十讲话"包藏"两国论"祸心,图谋"联外抗陆"只能自取其辱民进党当局领导人今年的"双十讲话"被岛内媒体讥讽为"走夜路吹哨壮胆"的选举文宣。尤其是在两岸关系上,卸下一度故作的"善意姿态",以"中国"称呼大陆,炮制"中华民国台湾"的错乱概念,闭口不谈两岸交流,公然指责大陆"文攻武吓、外交打压,伤害两岸  相似文献   

6.
<正>中共十九大的成功召开,受到台湾各界高度关注,其中台湾青年不在少数。特别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就学、就业等问题,引发岛内广泛热议。这令人高兴的现象,来自于两岸长期交流的成果,也代表大陆对台政策的成功。而台湾青年赴大陆学习就业,不仅能打破"台独教育"灌输给台湾青年的错误的大陆印象,更能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庄重承诺,那就  相似文献   

7.
鲁洪柯 《台声》2010,(3):9-9
<正> 虎年春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专程到漳州看望当地台商,与他们亲切交流,并就两岸商谈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问题发表重要谈话。谈话意蕴丰富,富有针对性,向台湾岛内传递了清晰的信息。其中最核心的思想,就是要真诚为台湾同胞谋福祉、办实事,反映出对台湾同胞一以贯之的善意和诚意,不仅大大振奋了台商在大陆创业发展的信心,也受到了岛内各界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7,(22)
<正>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10月10日在岛内发表"双十"谈话,其中有关两岸关系部分,继续重复其一贯的"四不"论调,即"善意不变、承诺不变、不会走回对抗的老路,但也不会在压力下屈服"。不过,从蔡英文去年"5·20"上任以来的一系列言行观察,其口口声声的"善意"也只是说说而已,从没见诸行动;其所谓"维持两岸关系现状"的承诺,因否认"九二共识",避谈两岸同属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7,(9)
<正>4月26日上午,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马晓光现场回答了两岸媒体记者的提问。华厦不可无根基蔡英文执政将满一周年,自去年蔡英文当局上台以来,两岸官方联系沟通机制停摆,而台湾方面一再表示,希望尽快地恢复两岸双方的对话与互动,有舆论认为这是在向大陆释放"善意"。对此马晓光重申,2008年至2016年的5月20日之前,两岸关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7,(23)
<正>11月15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本次新闻发布会是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首次召开的发布会,两岸媒体记者针对十九大前后的两岸热点精彩提问。发布会由国台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马晓光主持。一系列便利台商、台生等同胞的政策将陆续出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要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十九大闭幕后有关单位也陆续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5,(10)
<正>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于5月2日至4日完成大陆之行,综观其此次率团参加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并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面,可以说传承多于开拓、务实多于激情。就行前岛内媒体提出的三大期望"持续两岸和平发展,巩固两岸协商基础,擘划两岸发展愿景"皆有所获,此次国共两党领导入会谈可说是一次成功的会面。自去年以来,台湾内部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岛内"公民运动"从社会议题转向两岸关系,部分年轻世代和民众对两岸关系发展产生不少疑虑。此次国共两党领导人会谈,  相似文献   

12.
李家泉 《两岸关系》2004,(11):16-17
陈水扁“双十”讲话是旧话重谈,只不过又加上一些漂亮的骗人的修饰词。换句话说,他的这篇讲话,实在是以“善意”、“和平”之名,而行“台独”、“欺骗”之实。什么是和平与安定的灵魂 如果简要地加以概括,陈水扁“双十”讲话中的“善意”就是两句话:一是“两岸要和平”,二是“岛内要安定”。这都很好,也确是两岸特别是岛内十分需要的。  相似文献   

13.
2012年9月19日,马英九当局对两岸、"外交"、"国防"等所谓"国安"团队进行人事改组,马团队新闻发言人王郁琦执掌两岸事务部门,接替赖幸媛出任台"陆委会"主委。1969年出生的王郁琦辩才一流,性格沉稳,是台当局迄今最年轻的两岸事务部门负责人,被岛内媒体称为"马家军"重要成员,他也毫不含糊地表示,"将精准执行马英九的两岸政策"。王郁琦被称为马英九的"分身",不仅自身条件与"马家军"契合,且从政经历深获马信任。岛内媒体认为,马用人偏好背景与自己相似的人,"马家军"成员大都具有"留美博士、当过大学教师、形象清新"等特点,王毕业于台湾大学,获法律学士学位后赴美深造,获得美国印第安纳大学  相似文献   

14.
今年两会期间,台湾媒体、学者高度关注政府工作报告涉台部分,普遍认为这些内容彰显了大陆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战略定力,体现了大陆推进两岸融合发展、造福台湾同胞的善意和诚心;认为民进党当局应调整两岸政策,放弃“反中”“脱钩”的不合理做法.  相似文献   

15.
<正>蔡英文当局在台湾执政一年多来,始终拒不承认"九二共识",造成两岸联系沟通和协商谈判机制停摆,台湾旅游业萧条,台湾经济受到重挫,两岸交流受到冲击。有台湾媒体针对岛内乱象,发出了"台湾,风景不再美丽"的无奈之叹。陆生沦为政治操作工具蔡英文当局执政后,不断利用陆生操弄敏感议题,钳制两岸教育  相似文献   

16.
陈先才 《台声》2014,(6):37-38
<正>5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来访的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行。此次会见因台湾社会一系列社会运动后,首位岛内政治人物的登陆而备受两岸各界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就两岸关系发展问题着重表达了"四点意见",即两岸媒体所称的"四项原则":"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不会改变","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6,(21)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洪秀柱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并就两岸关系发展提出六点意见。岛内各界人士和舆论高度评价此次会面,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坚定原则,释放善意,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深化两岸社会交流,指明了道路、方向与目标,为两岸僵局带来暖意,具有重要意义。新党主席郁慕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重申必须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必须坚决反对"台独"。  相似文献   

18.
台晟 《台声》2023,(4):36-37
<正>2月25日上午,台湾统派政党统一联盟党在台北举行“二二八”事件座谈会,批驳民进党当局扭曲“二二八”事件的历史真相。与会人士呼吁,民进党当局要珍惜大陆释出的善意,认同“九二共识”,努力促进两岸交流合作。76年前的“二二八”起义,是台湾同胞反对当时国民党当局专制统治、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爱国民主自治运动,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一部分,充分展现出台湾同胞薪火相传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座谈会现场,新党“21青连线”发起人林明正表示,如今民进党当局大力推动“台独”史观,将“二二八”事件扭曲成“台独”思想的源头,为“台独”分离主义争取所谓道德正当性。有鉴于此,岛内有识之士应公开纪念“二二八”事件,还原历史事实,与岛内“独派”争夺话语权,不容青史尽成灰。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5,(11)
<正>前段时间,台湾岛内知名导演侯孝贤、演员舒淇赴法国戛纳参加影展,主办方将两人国籍标注为中国。此后经特定媒体煽风点火,引发岛内社会就此议题展开争论。一些学者认为,岛内民众对于台湾现有的"国际空间"并不满意,对于参加非政府组织遭到的不公平待遇,更是感同身受。这种解读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因而流于表面化。可以说,台湾地区的"国际空间"问题历来是两岸关系中最复杂、最敏感的问题之一。自2008年以来,两岸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5,(24)
<正>12月9日,海协会会长陈德铭率领大陆经贸代表团抵台,开始8天访问行程。时值两岸"三通"6周年之际,当前岛内对两岸关系何去何从的看法呈现出胶着状态,岛内外媒体关注着陈德铭一行的一举一动,想从中看出大陆如何判断未来两岸关系的走向,以及两岸经贸关系将如何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