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学理论》2017,(3)
现代工程对社会影响广泛而深刻,由此带来的伦理问题逐渐突出。高校对工程类在校大学生进行工程伦理教育非常重要。笔者针对工程伦理教学面临的困境提出了教学改革思路如下:从学生层面进行编组,开展案例分析;从教师层面构建教学团队,提高教师综合水平;学校与学院的指挥棒大方向应一致。  相似文献   

2.
吴代建  傅骏  蔺虹宾 《学理论》2014,(15):239-240
通过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嵌入工程伦理教学模块,学习工程伦理基本内涵,深化培养学生工程伦理素质。联系企业生产实际探讨相关工程伦理案例,强化高职校企合作、产学接合的办学模式,收集整理出适合铸造专业的核心伦理责任,深度优化高职铸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3.
关于工程活动引发的伦理问题研究产生了工程伦理学,将我国与欧美各国的工程伦理学发展做对比。进而挖掘工程活动中存在的诸如注册工程师考核不规范、伦理意识薄弱,科学认知不足等问题。建立和完善注册工程师制度、加强工程伦理的教育以及促进公众参与将是我国工程伦理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7,(3)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工程伦理问题也层出不穷,加强工程伦理教育势在必行。分析了理工科院校加强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论证了理工科院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工程伦理教育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行政腐败中"服从上级命令可否免责"问题引起了不少人的疑惑。面对上级错误命令是执行还是拒绝,行政工作中是对上级负责还是对公众负责,这些"道德选择困境"涉及的正是行政伦理问题。从行政伦理的角度进行探讨,其结论是:认为行政人员在服从上级命令、遵守法律准则的同时,更应对公众负责,秉持是非观念,坚持道德伦理。就行政伦理困境的产生原因及其道德选择困境的表现来看,构建行政伦理框架应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正确认识行政伦理要求,重建道德的惩戒力量;开启行政人员的责任教育,构建个人伦理决策模式;完善组织制度,提升组织文化;加强行政过程的伦理立法,健全法律监督体系和组织内部监督机制;加强行政伦理的社会公共监督。  相似文献   

6.
任珊珊  殷梦婕  王莹莹 《学理论》2012,(29):196-197
制度的存在与其背后蕴涵的伦理存在相适应。由此入手,通过探讨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问题,可以对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原则和制度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从《乐记》中演化而来的伦理一词是人类社会制度的形成之本,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制度未完善的国家,我们需要认清自己的特点,分析中国自己的伦理根源,建立合适的、正确的的工作准则,解决学校环境下心理健康工作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脱贫攻坚过程中乡村社会诸多关系被触动和重塑,本文尝试从乡村伦理角度对此进行反思。在家庭伦理方面,脱贫攻坚以消除农村贫困为目标,但是强调帮扶责任同时不能弱化家庭内部伦理责任。在社会伦理方面,我们要关注贫困户与非贫困户、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村贫困户和非贫困村贫困户之间形成的不平衡问题。在基层政治伦理方面,扶贫干部不仅要做好帮扶工作,还应该坚持公平正义,提高扶贫资源分配公平性;帮扶工作中干群关系需要正确定位,扶贫干部的任务是帮扶,而不是包办。  相似文献   

8.
关于领导伦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一支具有良好伦理道德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本文在正视当前领导伦理道德问题、揭示其产生原因的同时,从领导伦理与道德的关系、领导做人伦理、领导目标伦理、领导环境伦理、领导决策伦理等方面,对我国发展黄金期、社会转型与矛盾凸显期的领导伦理道德素质内涵、建设途径与研究方法论诸问题,做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作为伦理实体与道德主体间的价值托付,公共信任建设目标在"信任"而关键在"公共"。基于此,社会公共信任建设中的伦理规范力要求伦理规范的设计要合情、合理、合时,强化伦理规范践行效果的监管与反馈,谨防知而不行的伦理伪善;社会公共信任建设中的伦理监督力强调监督的伦理本真是求真与向善,突出道德信用机制在伦理制衡中的积极作用;社会公共信任建设中的教育实践力要求家庭监护人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师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政府应以公共事件为契机公开而透明,培育公民的参与意识;社会公共信任建设中的道德引领力倡导政府要通过顶层设计形成道德引领制度化,形成全社会尊重、效法道德榜样的伦理风尚,舆论传媒则要秉持职业良心,以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夯实道德引领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作为伦理实体与道德主体间的价值托付,公共信任建设目标在“信任”而关键在“公共”。基于此,社会公共信任建设中的伦理规范力要求伦理规范的设计要合情、合理、合时,强化伦理规范践行效果的监管与反馈,谨防知而不行的伦理伪善;社会公共信任建设中的伦理监督力强调监督的伦理本真是求真与向善,突出道德信用机制在伦理制衡中的积极作用;社会公共信任建设中的教育实践力要求家庭监护人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师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政府应以公共事件为契机公开而透明,培育公民的参与意识;社会公共信任建设中的道德引领力倡导政府要通过顶层设计形成道德引领制度化,形成全社会尊重、效法道德榜样的伦理风尚,舆论传媒则要秉持职业良心,以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夯实道德引领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孔超  陈立媛 《学理论》2012,(6):109-110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精髓,为现代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为此,高等工程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还要强化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以弘扬人文精神、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为主旨,增开人文选修课程,强化实践应用环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等,是工程院校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工程技术人才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提出对高校法学教育的改革提出了要求,合作教育的开展对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路径,合作教育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提供指导,为卓越法律人才课程体系的设置提供方向,为卓越法律人才的教学团队提供新鲜血液,为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提供实践基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合作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各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孔超 《学理论》2012,(31):260-262
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要求其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办学实际进行重新审视和科学规划。应从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工程技术人才出发,构建体现大工程观、大德育观、大实践观、大文化观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突出思想道德教育、意志品质锤炼、工程文化教育、现代教育方式、职业生涯规划、队伍一体化建设等内容和举措,以保证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4.
道德教育具有极端重要性,这无论是从西方历史上,还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都可以得到印证。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主要经验包括:高度重视道德教育,明确道德教育的目标;把道德教育视为一个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宗教教育构成的完整体系;采取有效方式,强调领导者的率先垂范等。重视中华传统伦理,加强道德教育,国家重视是前提,领导垂范是关键,小区试验是模范。  相似文献   

15.
周兰珍 《理论视野》2007,(12):22-23
生态伦理学缘起于西方,必须尽快完成中国化的过程:一是要摆脱西方话语的控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二是要确立中国生态伦理的研究重心,从"何以可能"走向"何以建设";三是确立中国生态伦理的价值定位,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6.
丁海丽 《学理论》2012,(28):247-248
金融院校的宗旨无疑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与输送各级、各类金融人才,然而,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与金融业的日益兴盛,金融领域内各种负面事件迭起,金融伦理才逐渐跃入国内学者视野之中,并被逐渐引入到金融院校大学生的实际教学之中。从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三个层面入手,切实解决好存在的问题,建立起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的"三位一体"式的教育模式。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提高金融院校大学生金融伦理教育的实效性与应用性,为金融业健康良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进行行政伦理建设,目前最有效可行的方法就是行政伦理制度化。但并不是一切行政伦理都可以进行制度化,制度化有其限度和适用范围。要针对不同的行政伦理规范,选择合理的制度化方式。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3,(29)
目前,我国公民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消费伦理问题,加强我国公民的消费伦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我国公民消费伦理教育的内容上,应注重消费伦理知识的传授、消费伦理意识的培养以及消费伦理行为习惯的教育。要有效地进行我国公民的消费伦理教育,首先,发挥政府在公民消费伦理教育中的引导作用;其次,注重提升公民消费伦理的践行能力;最后,继承和发扬我国节俭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9.
行政伦理界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语义学和语用学角度对法、道德、伦理以及行政、公共行政等行政伦理的相关概念作了分析 ,认为行政伦理就是政府过程中的伦理。在语言分析的基础上 ,文章分别从价值层面、规范层面、秩序层面和治国层面对法、道德、伦理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3)
高等工程教育是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专门教育。它是近代以来为适应西方产业革命的兴起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起步较晚,萌芽于19世纪末,形成于20世纪初,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经历了开创、形成与发展几个时期。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之所以起步晚,是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背景分不开的。着重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做一粗线条的描述,这为民国时期的实用主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技治主义和当前的科学主义等工程教育理念的产生提供了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