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正当防卫与非正当防卫区分的界限问题上,法学界对此认识相对比较明朗,争议相对不大,然而在针对正当防卫过程中如何把握防卫的必要限度。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标准是什么,怎样去衡量这个必要限度的度以及怎样才算超过了必要限度、超越了这个必要限度应当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等问题,在法学界尤其在刑法学界存在较大的争议,因此笔者认为防卫人如何掌握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理所当然是正当防卫体系中的重中之重。对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的研究具有现实和理论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刑事审判实践中,对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要求十分苛刻,防卫行为涉嫌犯罪时最终认定无罪的比例极低。尽管有"折中说"作为指导,但司法实践中总体上还是形成了以防卫结果作为认定防卫行为是否超过必要限度唯一标准的局面。同样类型的案件在各地、各审级法院之间有着不同的审判思路和标准。审判实践中应当适当放宽正当必要限度条件的标准,结合防卫行为与侵害行为的强度、现实的缓急、不法侵害的权益以及防卫人本身状况这四个要素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3.
曾庆金 《学理论》2009,(30):151-152
相似的防卫案件,有的法院认定为正当防卫,有的法院判防卫人有罪,这源于对“正当防卫”法律规定的理解不同。正当防卫争议的焦点有两个:一是防卫适时性问题,二是防卫必要限度问题。本文只探讨防卫适时性问题。理解“防卫适时性”的法律规定,必须把握法律的正确导向:站在有利于保护防卫人合法权益的立场上,真正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人民法院的判决,要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客观、公正。既保护受害人权益,又惩罚罪犯的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4.
紧急避险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利益的行为。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涉及一个权衡将要保护的利益与实施紧急避险行为将要损害的利益之间的轻重问题。行为人在必要限度内实施紧急避险行为,因其所保护的利益大于其所造成的损害,其行为具有正义合理性。紧急避险超过了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损害的行为,则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相似文献   

5.
无限防卫不是没有任何条件限制,也不是没有任何强度要求的防卫,无限防卫其实是“有限防卫”。无限防卫是一种有条件的最大限度的合法自卫行为。无限防卫也不是一种独立的防卫制度,而是正当防卫的一种特殊情形,无限防卫的要件以正当防卫为基础,较之正当防卫的要件更为严格。  相似文献   

6.
成立正当防卫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防卫意思。但我国刑法目前对防卫意思的构成标准要求过高,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正当防卫的成立范围。所谓防卫意思,是指行为人认识到正在遭受急迫的不法侵害的心理状态。在行为人认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场合,即使行为人主观上没有积极的防卫目的、动机,只是出于紧张、惊愕、恐惧、憎恨、激愤或者报复心理而实施了反击,同样可以肯定防卫意思的存在,从而成立正当防卫。  相似文献   

7.
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认定是司法实践中一个较难掌握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新刑法中有关正当防卫的规定进行分析,并就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认定尺度及影响正当防卫必要限度认定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力求使人们正确把握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内涵和外延,清晰认识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既为司法审判提供参考,又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李川 《理论探索》2023,(2):16-25
为他人强行防卫等正当防卫适用中的认定争议,体现出探究正当防卫法哲学理据的必要价值。就正当防卫权利保护理据的两种论理路径而言,主张权利义务平衡关系的主观权利论比主张自然状态自助的例外私力救济论更具合理性,但仍然无法说明为国家与公共利益防卫等防卫形式的正当性。法秩序维护理据虽然在超个体的秩序法益基础上说明了为公法益防卫的正当性,但其抽象论证法秩序的逻辑导致内涵空洞化、个体手段化、效果附随化的适用困境。而综合权利保护与法秩序维护的二元论虽然说明力更强,但隐含着将权利与秩序对等并立的立场预设,从而错置二者层级关系,造成论证逻辑同义反复或内在矛盾的问题。正当防卫的实质根据应在权利保护理据前提下,补充社会连带作为正当防卫的全面理据,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法容许规范衍生防卫权作为正当防卫的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9.
无限防卫的不合理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限防卫是1997年新刑法在正当防卫制度中的一项规定,这一规定的合理性一度引起理论界、司法界的争议。笔者认为,无限防卫制度的推行实际上与防卫权的发展趋势相悖,造成公力援救与私力救济的冲突,国家刑罚权与个体防卫权的冲突,立法权与司法权的冲突,维护防卫人利益与保护不法侵害人人权的冲突。透过这些冲突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一制度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涂欣筠 《理论探索》2017,(2):117-122
新社会防卫论作为20世纪现代刑事政策理论,发展革新了社会防卫思想,批判地吸收传统刑事政策的理论观点,坚持自由意志、道义责任、法制原则,反对报复刑、死刑、监禁刑,主张从犯罪人社会化再适应出发组织刑罚和预防措施,走出了一条合理地组织对犯罪的反应、人权保护与社会防卫相协调的人道主义刑事政策之路。新社会防卫论在倡导一体化刑事政策、犯罪应对的多学科联合、谦抑的犯罪化、刑事处遇的人道化等方面,对我国刑事政策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陈婧 《理论与改革》2015,(2):156-159
自我国刑法颁布实施以来,围绕着"行凶"一词的确切含义,刑法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直至今日,也尚未有定论。所以,本文以列举对"行凶"概念的不同观点入手,对各种观点进行客观表述并进行综合比较和简要评析。以刑法条文的体系结构和立法目的,对"行凶"所包含的刑法学含义做了全新的剖析,以试图找到完善认定"行凶"犯罪的司法标准。尽管对"行凶"的特别防卫权规定一直以来都存在很大的争议,但是我们还是要以历史的眼光看到对"行凶"的特别防卫权规定有其独特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它不但丰富了特别防卫制度,而且符合当下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的社会需求,具有积极的立法意义。今天我们的讨论,乃是期许特别防卫权制度能够越来越向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更加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更加符合打击严重暴力犯罪的法律需要。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20,(5)
国家为了达到对防卫人真实有效的保护,法律赋予公民进行正当防卫的权利,但是由于规定得过于宽泛,在实用中不好掌握,也让这一制度没有发挥其效用。随后在1997年刑法修改的时候,立法者便对这一制度进行了丰富,增加了第三款的内容,也就是现行刑法中称之"特殊防卫"的制度,但是由于增加的这一内容在文义表达上不够清楚,而学者对于其内涵的理解也有分歧,所以这一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常常被束之高阁,而要打破这样一种局面就需要了解该制度的含义及特征和适用条件,从而物尽其用,实现该制度设立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正>当防卫从习俗到习惯再到法律,从防卫本能到防卫权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演变至今,普遍规定在各国刑事法律中,且备受关注和热议。试图从正当防卫的实质特征出发,结合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浅析正当防卫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述了三种典型的自我防卫机制(认知失调、社会比较和自我肯定)及它们的可替代性,自我防卫机制研究方法的变迁、原因及解决方法,自我防卫机制与相关变量的研究成果,以及我对这个领域今后研究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谢晖 《理论探索》2023,(2):5-15
近年来,正当防卫问题超出我国法学家特别是刑法学家的视界,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实务界与学术界对它的看法也有歧义,特别是针对防卫热点案件的讨论,更是热烈且尖锐。跳出法定概念正当防卫本身,换个视角观察,则防卫是人们立基于好利恶害之人性的内在需要,防卫行为是此种内在需要的行为表达。置诸制度,防卫是主体对自我的习惯权利,同时也是主体对社会的伦理义务,这构成防卫作为内在制度的基本规范结构。而防卫的内在制度只有外在化、正式化,才能收到更好的正当效果和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攻击与防卫     
韩东 《党政论坛》2010,(12):23-23
攻击是人的天性,就像防卫是人的天性一样。攻击、防卫乃是一体两面。进攻不过是主动的防卫,而防卫也可以说是被动的进攻。一切都建立在力量的对比之上。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法将防卫人身与防卫财产规定于同一条款,司法实践也未发展出区分防卫人身法益和财产法益的裁判规则。美国刑法中,防卫人身是防卫抗辩体系中基础、核心的类型,其又分为自我防卫和为他人防卫。自我防卫人身成立要件包括非法武力的存在、使用武力的时间、使用武力的限度、使用武力的必要性、(合理)相信的心理。为他人防卫的与自我防卫成立要件相似,其特殊点在于"他人"的范围和第三人客观的防卫权。美国刑事立法中正当防卫的类型化、偏主观的认定进路、防卫权本位的观念值得我国部分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现行刑法第20条第3款明确了对正在进行的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行凶"可实施特殊防卫。多数学者认为此系立法的重大技术性失误,但透视"行凶"的语义逻辑与价值,可知该款所规定之"行凶"仍具有较大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故不宜废除。  相似文献   

19.
与1979年刑法典对正当防卫的规定相比,1997年刑法典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在第20条第3款规定了特殊防卫权的问题,即"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这一规定改变了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立法格局.但伴随着新规定的产生,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评判,不仅有助于理论的丰富和完善,而且尤为重要的是,更有助于司法适用.  相似文献   

20.
警察职务防卫权作为法律赋予警察的一项特殊权力,具有截然不同的两种特性。如果运用得当,它能够成为警察震慑不法分子、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维护法律尊严的有力武器;一旦被滥用,它又可能成为警察滥权、欺凌弱者的工具。在法治已经成为我国基本治国方略的今天,运用法治基本理念对警察职务防卫权进行深入研究,无论对于普通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还是对于警察自身执法权益的保护,都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