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企业集团大陆投资现况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台湾企业集团是由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围绕核心业务紧密结合形成的企业群。199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企业集团赴大陆投资步伐加快,不仅促使台商大陆投资呈现大型化、集团化、群聚化特征,奠定了大陆台资企业的地域分布格局,而且促进了大陆台资企业产业层级的提升及经营本土化,从而使台资企业更加融入大陆本体经济,对大陆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新世纪以来,台湾企业集团的大陆投资逐渐进入收获期,其大陆运营更加具有长远战略眼光。  相似文献   

2.
鉴于台资企业在两岸经济的重要地位以及当前两岸金融合作的乐观态势,研究台资企业的资本结构特征以及在中国大陆的融资行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由此,本文对大苏州地区的台资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取了第一手的台资企业(研究样本)财务资料和融资信息,对台资企业的资本结构特征以及在中国大陆的融资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台资企业的负债融资主要是依靠经营性负债和(或)短期性借款;向金融机构借款的比率并不高,且借款形式以短期借款为主;向大陆中资银行或金融机构的融资是台资企业重要的资金来源,尤其是在周转金安排上;造成台资企业在大陆借贷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政策、法令限制和企业自身财务的不佳.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深圳台商詹先生问:我在深圳从事电脑软件生产,听说大陆对高科技企业进一步实行税收优惠,增值税税率会降至6%,不知何时会实施,能否详述? 答:从1999年10月1日起,大陆对高科技产业实行税收优惠。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对在大陆的台资企业自行开发生产的计算机软件产品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后,实际税负超过6%的部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对台资企业中小规模纳税人生产销售计算机软件按6%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对经讨国家版权局注册登记的计算机  相似文献   

4.
融资困难是大陆台资企业生存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69家珠三角台资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除了企业内部融资外,大陆台资企业可选择的融资渠道主要包括向台湾、大陆以及第三地的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融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台资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十分强烈,不同的经营方式,对于台资企业融资渠道选择的影响也不一样。受制于多方面因素,多数台资企业倾向于向大陆境外资本市场(尤其是香港资本市场)融资,导致融资渠道的“单一化”。解决大陆台资企业的融资问题,关键在于扩大资金来源,减少和消除融资障碍,使融资渠道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台资企业投资经营的资金需求。  相似文献   

5.
<正>大陆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即所谓新常态时期。以经济新常态为核心的大陆社会经济转型以及相关法律、政策、制度等的调整,对各类企业尤其是对台资企业在大陆经营发展及未来投资产生重要影响。尽管新形势下台资企业发展面临诸多新的困难与挑战,但大陆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规划及扶持政策、功能性经济区建设等等,均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与发展机会,台商需要调整心态与思维,做出正确、科学  相似文献   

6.
大陆经济转型与台商投资演变趋势——以昆山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对大陆经济发展转型的内涵及空间格局的理论分析,结合对大陆台资企业的总体特点及昆山个案分析,讨论和分析大陆台资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因应策略,从而力图揭示大陆台资企业的发展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两岸经贸交流的发展,愈来愈多的台资企业争相涌入大陆,伴随企业而来的是带有几分憧憬,还有几分顾虑的台籍管理人员,人称“台籍干部”。在大陆的台资企业有5万多家,估计在大陆台资企业或机构工作的台籍干部已达50万人。  相似文献   

8.
钟邰升 《台声》2008,(5):23-23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最近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近三四年,大陆主要银行共为大陆台资企业提供融资7000多亿元人民币,涉及台资企业6300多家次。 近年来,大陆各银行根据台资企业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了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有力地支持了台资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又是一年春光好。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迎来了10岁生日。回顾全国台企联创生、成长的历程,这个大陆台商团体始终不忘初心,热心服务广大台资企业,积极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台商之家"之誉名副其实。十载筚路蓝缕,十年砥砺奋进。全国台企联既是台商在大陆发展的推动者和见证者,更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在茁壮成长中已成为团结  相似文献   

10.
李颖莉 《两岸关系》2007,(5):F0002-F0002
4月16日上午,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务院台办、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商务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部分台湾大型企业及工商团体负责人,大陆各地台资企业协会会长和企业代表共600余人出席了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11.
正江苏是台商投资最活跃、台资企业最密集、两岸经贸交流最频繁的地区之一。江苏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数量列大陆第一,吸引利用台资占大陆台资总量的近三分之一,台商投资、苏台两地贸易等各项指标多年在大陆保持领先地位。2017年,苏台贸易总额超过400亿美元,约占两岸贸易总额的五分之一。截至2017年底,江苏累计批准台资项目2.67万个,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6090个,实际到账台资747亿美元。总体  相似文献   

12.
叶林 《两岸关系》2014,(5):26-27
<正>作为大陆主要台商聚集地,东莞台资企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为了更好地解决东莞台资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为东莞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促进台资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由东莞市人力资源局、东莞市政府台湾事务局主办,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协  相似文献   

13.
《世纪行》2015,(4)
<正>本刊讯4月15日至16日,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郑立中、刘凡及全国政协常委邵琪伟率调研组在鄂调研考察"台资企业在大陆转型升级中遇到的新问题"。郑立中表示,此次调研在广东、湖南、湖北展开,调查了解台资企业在大陆经济发展新常态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各级政府和台资企业推动企业转  相似文献   

14.
蒋晔 《台声》2005,(1):41-41
记者在最近的采访中了解到,随着第一家台资背景的上市公司国祥股份去年底登陆A股市场,另外一家台资背景企业深圳成霖洁具股份有限公司今年5月也通过了中国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正等待安排发行上市。此外,包括中华映管在内的多家台资企业纷纷表露出在A股市场上市的愿望。进军A股市场看来已成为当前大陆台资企业颇感兴趣的话题。 台资企业A股上市三大动因 目前,台湾地区对台商投资大陆从行业、资金等各个层面均有不少限制,比如投资大陆的资金不得超过企业净资产的40%。这使许多台资企业赴台湾地区上市的意愿大大降低。因为台商如果有在大陆进…  相似文献   

15.
<正>多年来,广大台商在发展自身事业、积极参与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忘在公益事业方面发光发热,并已成为全国台企联历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台资企业的大爱之心、无私之举,诠释着台商回馈社会的良好形象,提升了全国台企联的社会影响力。为使公益事业开展得更加深入广泛,传递台商正能量,体现台资企业高度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2月15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台资企业浙江国祥制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新股,成为在内地A股市场发行新股的第一家台资企业。 国祥制冷正式挂牌上市,是原外经贸部(现为商务部)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后真正意义上外(台)资控股的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在此之前,台资控股的企业仅限于发行B股。1993年台商投资的厦门灿坤,于深圳B股市场成功挂牌上市,成为大陆首家外(台)商独资8股上市公司,也是大陆开办股市以来唯一一个台资企业的上市案例。国祥制冷上市成功将对促进两岸经贸合作关系、进一步引进台资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将对鼓励更多的台资企业发展壮大、在大陆公开上市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目前,有意在大陆A股上市且已经完成股份制改制的台资企业不在少数,由于中国证监会对外(台)企上市招股书内容及格式作了特殊规定,这一举动使广大台资企业在大陆A股市场上市的条件日趋成熟。台商在大陆投资的企业包括统一、华映、金桐石化、成霖等知名企业,均有意在大陆发行A股。 为解答台资企业在大陆发行A股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本刊记者专门走访了北京海瀛律师事务所的丁利明律师、林涛律师以及张宏政律师。相信他们的专业回答会  相似文献   

17.
《两岸关系》2023,(6):46-47
<正>5月18日至22日,第二十五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简称“海交会”)在福州举办,这是疫情后大陆举办的首场大型对台经贸交流活动。本届海交会以“深化两岸融合、建设第一家园”为主题,以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加快深化榕台产业融合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主线,举办了“一展三会”(台资企业投资大陆成果展、2023海峡两岸商会合作论坛、大陆台资企业上市政策座谈交流会、第六次福马磋商会),受到两岸各界广泛关注。共有46个岛内工商团体、353名台胞台商参与活动,台湾嘉宾人数创历年之最。  相似文献   

18.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等三个行政法规,已经朱镕基总理正式签发。这些法规明确了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事业单位等三类社会组织的民事主体资格,规定了不同的登记管理制度,为这些社会组织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事业单位与企业划定了界限分明的“跑道”。  相似文献   

19.
1997年,民政部社团管理司业务格外繁忙。谈到已取得的成果,吴忠泽司长说:这一年里,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工作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和(外国人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正在抓紧制定;社团清理整顿工作依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已在全国展开,截至目前,社团自查和业务主管部门审查阶段已经结束,登记管理机关审定工作正如期进行;机构建设取得初步进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工作进一步严格规范;查处非法组织和社会团体违法活动的工作力度加大。总之,中央关于加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  相似文献   

20.
第一条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民间组织:(一)未经批准,擅自开展社会团体筹备活动的;(二)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或者民办非企业单位名义进行活动的;(三)被撤销登记后继续以社会团体或者民办非企业单位名义进行活动的。第三条社会团体和民对、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以下统称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对非法民间组织进行调查,收集有关证据,依法作出取缔决定,没收其非法财产。第四条取缔非法民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