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是高校教育关注的重点;团体辅导是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有效载体。探索团体辅导活动对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生涯适应力的实践效果,结果表明,研究所设计的团体辅导活动方案对提高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生涯适应力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利娥 《学理论》2013,(30):366-367
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个体完成某项行为的自信心。以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基本理论为基础,抓住党员大学生思想活跃、热情开放、自我意识强、追求新鲜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心理承受力不强、人际交往存在欠缺等特点,运用团体辅导,让党员大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成功,在观察、学习和模仿中增强自信,学会积极归因,培养积极情绪,从而提升党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3.
胡月  何亚慧 《学理论》2014,(11):228-229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团体辅导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自尊水平的干预效果。方法:采取团体辅导的方法对大连理工大学的35名大学生进行干预,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研究的实验设计,使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和罗森博格自尊量表进行测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被试训练前后心理自评各项目、总分和自尊水平的得分差异。结果:团体辅导后,实验组被试的前后测差异显著,强迫和敌对水平明显降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显著提高,自尊水平显著提高;对照组心理健康状态前后测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团体辅导能够有效地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大学生的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4.
研究团体辅导对大学生适应能力的改善作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随机选取两个小组共80名学生作为被试开展研究,一组作为试验对象进行为期三个月共六次的团体辅导,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在辅导前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测量,通过对比前后学生适应能力的变化来研究团体辅导对大学生适应能力的改善作用.实验组经过团体辅导后,学生的适应能力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各分量表的平均值在24.66~52.21之间.通过与对照组学生的比较发现,学生在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满意度五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学生.团体辅导对于改善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14)
运用压力刺激理论与系统理论以团体动力学理论为指导,设计了以提高大学生压力应对能力的压力管理团体辅导方案。招募筛选了8名大学生参与了每周两次,每次60分钟,共计6次的团体辅导。在辅导前对其进行《压力反应问卷》的测量,评估其压力反应水平及是否适合参与团体辅导;在辅导过程前后均对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量,便于进行比较研究。从量化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来看,经过团体辅导后,大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在"解决问题"这一维度上的得分较辅导前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3,(36)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生命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激发他们的生活自信心;树立自利利他观念,克服自私自利心理,增强社会责任感;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在互爱互助的氛围中快乐成长,既是加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也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陈静 《学理论》2012,(8):169-170
素质教育是对知识教育的重要补充,团体辅导则是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与团体辅导所应具有的专业性、开放性、互动性、目标性等特征相比,当前我国素质教育存在团体辅导在研究对象、辅导模式、辅导教师水平等方面的不足。因此,我国素质教育要将团体辅导从教育思想和观念,转变为一种教育教学模式,发挥其引导学生形成自信、积极的心态和观念。  相似文献   

8.
团体心理辅导是依据一定的心理辅导理论与方法在团体中引导人们自我了解、自我探索、自我体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而专门组织的活动,具有教育性、发展性、预防性和治疗性功能,因而它受到了人们的欢迎。研究并总结我国团体心理辅导的历史发展情况、研究现状(包括研究被试、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工具)、优点与局限并提出建议和展望,将会促进我国团体心理辅导的进一步发展,使它在治疗、教育、职业训练等众多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10)
当今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涯辅导教育已经在各个方面相辅相成渐进融合。但融合的切入点上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弱化。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为目的,并帮助大学生形成全面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借鉴西方国家价值观教育的经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抓好传播途径、接受程度、内化路径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王晓燕 《学理论》2013,(3):165-166,183
由于工具理性的扩张,价值理性的萎缩,使当代教育和大学生忽视了对生命价值的关注。使得部分大学生对生命价值错误认识或是生命价值观扭曲。适时开展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既是大学生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实现大学教育目标的紧迫任务,更是促进社会发展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35)
人际交往的基础起源于人际动机,良好的人际信任能够促成大学生健康心理和社会性的发展。以大一新生为对象,将被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人,并对实验组实施8次团体心理辅导。问卷调查以及跟踪测量均显示,实验组被试人际信任水平超过对照组被试,并具有长期效应。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9,(10)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又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因此,面向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不仅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完善,而且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然而,目前各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还并不完善,应针对问题,积极引导学生,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9,(10)
大学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必须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从政治、经济、社会、组织和心理五种维度分析高校群体性事件的诱因,探索并构建有利于防范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长效机制,及时并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以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的状态,降低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7,(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高校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髓,使大学生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之基,引导和教育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如下:丰富课程教育体系、充盈素质教育体系、延展社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孙博  童欣 《学理论》2013,(24):336-337,370
国外聋人高等院校的实践证明,全纳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聋人大学生的社会融入能力和就业能力。文章在对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近几年尝试的高等全纳教育模式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以《聋人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为研究工具,通过对比发现接受全纳教育模式的聋生在求职过程中的职业目标、职业自信、职业自主维度都有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从政治文化视角研究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和培育,有助于丰富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内涵的认识,提升对大学文化教育本质和功能的体认层次,增强高校育人的应对意识和文化深度,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2×2×4混合实验设计探讨了性别以及方向对大学生个人空间圈的影响。结果显示:(1)被试性别对个人空间距离所造成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接近者性别主效应极其显著;(3)接近方向主效应极其显著:个人前侧的个人空间距离显著大于后侧、左侧和右侧;(4)接近者性别与被试性别的交互作用极其显著。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4)
教育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故教育应生活化,而生活在网络化时代,高校教育应根据大学生网络生活化的发展趋势,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等融入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中,以实现教育的生活化、网络化。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的现状有助于发现目前思想政治在网络生活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而对其意义及方法路径的探析则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24)
大学生性教育在大学中已经开展多年,但是真正有效的针对女大学生的教育模式却很少。本研究针对100名女大学生进行性教育工作坊研究,通过实验组和非实验组进行对比分析,进而验证工作坊模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