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7,(11)
<正>5月20日,蔡英文当局上台一周年。面对内外纷扰的局面,蔡英文突破惯例,选择不发表讲话,与小朋友在一起度一个耳根清静的周年纪念日。然而,连日来,岛内多家机构公布的不满意度超过了50%的民调,其两岸关系"交白卷"、拼经济拼到民调"失血"、大肆鼓吹的"新南向"也是缘木求鱼、"国际空间"更是寸草不生,这些都让蔡英文备感处处碰壁、灰头土脸。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7,(11)
<正>2016年5月20日至今,民进党在岛内全面执政已满一年。蔡英文已经从竞选时的"神坛"跌下,甚至面临"四面楚歌"的境况。这一年,台湾经济情况如何?未来走向又是如何?值得关注。台湾经济现况:经济弱复苏尽管蔡英文当局未能兑现"大选"时提出的发展经济"点亮台湾"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5月20日,蔡英文带着她的大陆政策主张正式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而她的这些主张也将成为其未来两岸政策的根据和出发点,并将直接影响到两岸关系发展。一般认为,蔡英文对两岸关系并不陌生。早在李登辉时期,蔡英文就开始介入两岸关系的研究和表述。1998年8月,李登辉要求"国家安全局"成立"强化中华民国主权地位"小组,由蔡英文担任召集人,研究如何将"中华民国主权"与祖国大陆的"一个中国"  相似文献   

4.
政治     
《台声》2017,(10)
<正>蔡英文执政一年改革惨败逾8成民众认为岛内经济不好蔡英文执政届满一周年前夕,岛内带有亲绿色彩的《美丽岛电子报》5月2日刊出其所做的"蔡英文执政一周年"民调,并分析指出,该民调结果出现了3个严重警讯,且都指向一个事实,就是蔡英文执政首年,全部改革确定惨败。民调数据显示出的3项警讯为:第一,蔡英文上台后所推动的重大政  相似文献   

5.
<正>5月25日,民进党第15届党主席选举结果出炉,蔡英文以93.71%的得票率当选。这不仅创下民进党主席选举以来最高得票数,也显示民进党人对蔡英文重掌党权,带领民进党打赢未来两年一系列选战高度期待。然而,蔡英文上任后,将面临应对2014年"九合一"选战,凝聚派系团结,推动党务及"宪政"改革,处理与公民团体关系等诸多挑战。蔡英文能有多大作为,各界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6.
政治     
《台声》2017,(2)
<正>亲绿民调:蔡英文声望仅剩38%六成民众不满经济表现据台湾《醒报》报道,"民众对蔡英文的经济政策从去年8月以来不满程度节节升高,至今已高达6成(60.4%)。"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2016年12月26日在记者会上指出,蔡英文近日曾表示要到2017年下半年才来全力拼经济,让民众相当不满。在亲绿的台湾民意基金会在26日所公布的民调中,蔡英文的声望在"5·20"就任时高达69.9%的巅峰,历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7,(9)
<正>4月26日上午,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马晓光现场回答了两岸媒体记者的提问。华厦不可无根基蔡英文执政将满一周年,自去年蔡英文当局上台以来,两岸官方联系沟通机制停摆,而台湾方面一再表示,希望尽快地恢复两岸双方的对话与互动,有舆论认为这是在向大陆释放"善意"。对此马晓光重申,2008年至2016年的5月20日之前,两岸关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7,(11)
<正>今年5月20日,是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执政一周年。一年过去了,执政政绩如何?百姓满意程度如何?这些都为世人所瞩目。那么,就先让我们一起去看一条台湾《中时电子报》的报道——报道称,蔡英文在去年"5·20"就职演说中,曾对全台民众许下承诺,要以"青年好政"充实青年权利、保障劳动尊严、支持成家创业,为青年朋友撕下"鲁蛇"(loser)标签。但民进党执政满周  相似文献   

9.
正至今年5月20日,蔡英文当局在台湾地区执政任期过半,届满两年。两年来的事实证明,蔡英文在选前所标榜的"新经济、新社会、新政治"口号彻底破产,经济发展束手无策,社会民生未见改善,内部政治对立更加严重;始终不承认"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推动"渐进式台独",阻碍两岸交流合作,致使两岸对抗风险增大,两岸关系形势更趋复杂严峻;推行"联美日、抗大陆"的对外政策,企图"挟洋自重",但越来越沦为美日等外部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7,(11)
正@台声杂志官方微博本期话题蔡英文执政满一周年,此前有台湾民调显示,蔡英文的声望一年来下滑了22%,满意度降到3成,不满意度达68%。政策方面,对年金改革满意度的族群落差、对"一例一休"最为不满;民众对蔡当局团队不满意度也高达6成。选前最挺蔡英文的年轻人更是反转,成为最不满的一群人。数据指向的事实是,蔡英文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6,(11)
正5月20日,台湾地区领导人进行更替,蔡英文成为首位台湾地区女性领导人。对蔡英文的"就职演说",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十分关注,多国媒体密集关注和报道了蔡英文的"就职演说",其报道的重点大多数聚焦于两岸关系。许多国家和媒体在"5·20"后当即发表申明和声音,表明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且坚决反对任何的"台独"分裂行径。世上只有一个中国当地时间5月19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索契表示,无论谁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俄方承认只  相似文献   

12.
《两岸关系》2021,(6):17-20
正近期,岛内针对蔡英文连任满一年的民调相继出炉,结果是一致的,即满意度大幅降低,蔡的执政走向崩盘边缘。台湾TVBS电视台民调显示,岛内民众对蔡英文执政的满意度由2020年5月就职时的61%降至41%,大幅下滑20个百分点,不满意度由25%升至44%,爆增19个百分点;亲绿的"台湾民意基金会"民调显示,民众对蔡执政满意度较就职时下滑25.5个百分点、跌至45.7%,不满意度增加25.7个百分点升、至41.3%。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7,(11)
<正>摘编自5月21日台湾《联合报》5月20日是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就职满周年的日子,各界原本期待听到她的演说,对过去一年的种种作为作个总结与反思,并对未来提出新的思考方向和战略。未料,对这个重要的日子,蔡英文却选择沉默以对,不作任何公开演说,当然也没有回顾与前瞻,也谈不上战略的转进。  相似文献   

14.
常超 《两岸关系》2014,(9):17-18
<正>7月20日,民进党十六届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台北举行,这是蔡英文5月当选民进党主席后党内派系争夺权力、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一次较量。最终,各大派系在中执委、中常委选举上均有斩获,蔡英文派系人马亦初具规模,民进党依然维持派系共治的格局。新一届权力核心改组作为蔡英文再次当选民进党主席后的首届全代会,本次会议被视为攸关民进党核心权力重组的关键一役。加之会前民进党员陈昭南、郭正亮等人发起连署"冻独"提案,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6,(11)
正5月20日,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就职。由于蔡英文一直未正面承认"九二共识",因此台湾今年是否能如过去7年得以"中华台北"的名义出席世界卫生大会(WHA备受各界瞩目。而就在报名截止72小时前,台湾当局终于收到5月23日世界卫生大会的邀请函,邀请函中特别注明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及世卫大会25.1号决议的一中原则。众所周知,正是有"九二共识"作为政治基础,台湾才得以连续7年以"中华台北"的名义出席WHA。然而,  相似文献   

16.
<正>5月29日至6月9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率一干人马,"浩浩荡荡"赴美国访问,进行所谓"点亮台湾、民主伙伴之旅",激起了一些涟漪。蔡英文此行主要有三个看点:一是与美国政府主管对华对台政策事务的官员及国会议员会面,到美国智库发表公开演讲,向美国"交心",以获取美国支持。二是参访硅谷知名企业,为民进党2016年再度上台后"壮大台湾"取经。三是  相似文献   

17.
正5月20日是民进党重新掌权之时,但台湾地区新领导人蔡英文在就职演说中,却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并认同其核心意涵,没有提出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具体办法。而新任的民进党当局教育部门负责人潘文忠,则在蔡英文就职次日,就急不可耐举行记者会,表明要废止马英九任内推行的"微调课纲",开始"文化台独"征程。此前的5月11日,民进党掌控的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6,(11)
正5月20日是台湾第三次政党轮替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就职之日,不只大陆和美国及海内外华人关心蔡英文新当局两岸关系的走向,全球的新闻媒体也对台湾新领导人蔡英文的"就职演说"密切注意,因两岸关系的好坏牵系着西太平洋稳定和安全。蔡英文的"就职演说",就如同大家所预期的没有提起"九二共识"这四个字,也没有提到"一中",而是绕了一大圈,从她的演说中提到"尊重两岸两会会谈的历史事实",由于民进党"台独党纲"和"台独"基本教义派的把持,在蔡英文1月16日当  相似文献   

19.
民进党主席蔡英文籍贯是台湾省屏东县,客家人,祖籍福建漳州,曾任台湾大陆事务主管、民意代表、行政部门副负责人。2008年5月18日,蔡英文当选民进党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党主席。2010年,蔡英文参加"五都"选举,角逐新北市市长的宝座,其政治行情看涨。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蔡英文和民进党在台湾地区领导人和民意代表选举中获胜,并将在5月20日正式上台执政。但选前还在强调"和解共生"的民进党和蔡英文,选后却很快变了脸,还未上台就开始利用"转型正义"之名,积极推行"去国民党化"和"去中国化",对国民党展开政治追杀。民进党首先瞄准的对象就是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