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减灾》2011,(7):62-64
1月份,我国自然灾害呈现北方干旱、南方低温雪灾的格局。截至1月31日,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兵团)149个市(自治州、地区、师)867个县(市、区、旗、团场)约11620.2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5人,失踪1人,紧急转移安置62.3万人次;农作物  相似文献   

2.
《中国减灾》2011,(4):62-64
1月份,我国自然灾害呈现北方干旱、南方低温雪灾的格局。截至1月31日,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兵团)149个市(自治州、地区、师)867个县(市、区、旗、团场)约11620.2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5人,失踪1人,紧急转移安置62.3万人次:  相似文献   

3.
南方尚未摆脱台风洪涝灾害的影响,四川、重庆却遭遇五十年一遇特大干旱。中国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旱涝共存的特点再次显现。今年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旱情。四川、重庆的旱情形势非常严峻,粮食减产已成定局,农村经济损失严重。大量村民的饮用水发生困难并有扩大蔓延之势。  相似文献   

4.
干旱是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其发生频率大,影响范围广,具有普遍性、季节性、连续性和地域性等多样特征。近年来我国重特大旱灾频发,气候变暖趋势和人地关系紧张造成孕灾环境危险性增加,防灾减灾工作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承灾体是区域灾害系统中人类及其活动组成的社会系统,孕灾环境是生态系统,且承灾体和孕灾环境是相互影响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减灾》2011,(11):62-63
全国自然灾害概况一季度,全国灾害形势相对平稳。自然灾害呈现北方干旱、南方低温冷冻和雪灾,西南地震灾害频繁,风雹和山体滑坡泥石流零星发生的格局。一季度全国自然灾害受灾人口1.7亿人次,因灾死亡75人,  相似文献   

6.
金晓霞整理 《中国减灾》2011,(2):F0002-F0002
2011年,我国部分地区再次在干渴中迎来春天。2010年10月份以来,由于持续降水偏少,华北、黄淮、江淮北部等我国冬小麦主产区遭遇严重的气象干旱,有些地区达到特旱等级。时值小麦返青季节,在中央“全力抗旱保苗促丰收”号召下,受旱情影响的地区纷纷掀起抗旱保苗高潮。  相似文献   

7.
《中国减灾》2006,(7):33-33
入春以来,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持续大风少雨,从3月1日到6月12日,白城、松原地区平均降雨量为13毫米,比历年同期降低了67%。包括双辽在内,11个县(市、区)69个乡镇遭受了严重干旱。  相似文献   

8.
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害是地球表面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综合作用的产物。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洪涝、台风、干旱、风雹、雷电、赤潮、沙尘暴、风暴潮、高温热浪、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植物森林病虫害等灾害在我国都有发生,全国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影响严重的地区,常年受灾人口在2亿人次以上。  相似文献   

9.
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遭遇罕见雨雪冰冻天气,部分地区森林资源损毁严重,森林生态遭受重创,可能沦为生态安全的盲区。森林资源的增长需要日积月累,林业的生产周期长,破坏容易恢复难;灾后森林生态效益水平降低和环境功能  相似文献   

10.
2009年秋季以来,我省发生秋冬春连续干旱,为全省综合气象干旱重现期80年以上一遇,其中,滇中、滇东及滇西东部大部分地区为100年以上一遇。干旱范围之广、历时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重历史罕见。  相似文献   

11.
王东明 《中国减灾》2012,(11):50-51
干旱灾害(以下简称旱灾)是指由于降水减少、水工程供水不足引起的用水短缺,并对生活、生产和生态造成危害的事件。从空间分布看,我国的旱灾多发区域主要有三个,一是黑龙江西部、内蒙古中部、河北北部和宁夏等北部区域,二是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和河南等中部区域,三是四川、贵州和云南等西南区域。此外,甘肃陇东地区、新疆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2.
正回顾2013,这一年,自然灾害的阴影,并没有离我们远去。气候变化与地壳运动带来的强大破坏力深深地震撼并影响着整个世界。超强台风"海燕"横扫了菲律宾、越南及我国南部部分地区,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莫桑比克及我国部分地区遭受了洪水袭击,四川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甘肃岷县漳县"7·22"6.6级地震、7月四川盆地及西北地区东部暴雨洪涝、夏季南方地区持续高温干旱、8月东北地区洪涝风雹等重特大自然灾害相继发生。酷暑与严寒、干旱与洪涝、地震与台风,给世界和中国都带来了重大的损失与伤痛。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已进入汛期,北方部分地区旱情也在持续发展,全国的防汛抗旱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要准确地把握今年的防汛抗旱形势。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气象年景总体偏差。汛期我同主要多雨带位于华南大部、华北中部至淮河流域一带,  相似文献   

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精神,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森林防火工作,全面提高森林火灾的综合防控能力,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目前,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异常的影响,我国许多地区高温、干旱、大风和极端低温冻害天气增多,致使火险等级持续居高不下,特别是2003年夏季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发生了四季连旱,北方地区暖冬特点十分明显,森林火灾发生数量、受害面积、因灾  相似文献   

15.
有效地减轻自然灾害需要从科学研究、工程技术、资金投入、管理体系、政策、法规、宣传和教育等多个方面采取相互配套的综合对策,本文主要从因灾设防、因地减灾的基本观点出发,根据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形成的地理背景、地区分布与组合规律,探讨有关的区域对策。一、我国自然灾害形成和发生的地理背景我国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地理环境非常复杂和独特,对各类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发生、类型与分布有着深刻的影响,突出地表现在以下10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救灾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003年,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地震、洪涝、干旱、风雹、雪灾和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其中淮河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第二位流域性特大洪水,黄河主要支流渭河和长江主要支流汉江先后发生了较大洪水;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新疆巴楚—伽师、云南大姚、内蒙古赤峰、甘肃张掖等28次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自然灾害点多面广,发生频繁,部分地区重复受灾,给灾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困难。据统计,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6002.3万公顷,其中成灾面积3891.1万公顷,绝收914.1万公顷;因灾死亡2161人,紧急转移安置707.3万人;…  相似文献   

17.
4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回良玉主持召开了国家防总全体会议,研究分析今年汛情旱情形势,进一步安排部署防汛抗旱救灾工作。他强调。做好今年的防汛抗旱减灾救灾工作,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当前,南方局部地区的强降雨已经造成一些损失,北方部分地区仍持续干旱,今年第1号台风已较早登陆,防汛抗旱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8.
《时事资料手册》2008,(1):32-33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用水需求增加,以及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干旱缺水问题越来越严重,干旱灾害呈现频次加快、范围扩大、损失加重的趋势,受旱区域由北方、西部地区向南方、东部地区扩展,旱灾影响范围由农业向工业、生态等领域扩展。据预测,在充分考虑节水的情况下,2030年我国用水量将达到或接近可利用水资源的总量,抗旱形势更趋严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幅员辽阔,各种自然灾害频繁,每年都有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遭受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冰雹、霜冻及病虫害的袭击,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时有发生。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财产密度的增加,人口的增长及城市集约化的发展,因灾造成损失也将逐步增加。从近几年的情况看,1989年我  相似文献   

20.
正7月中旬开始,江西省大部分地区持续晴热高温天气,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旱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当前防旱抗旱救灾工作,省委书记、代省长刘奇,副省长胡强先后作出指示批示,第一时间召开防汛抗旱工作调度会,前往干旱严重的市、县查灾核灾,调研指导抗旱工作。省减灾委、省民政厅迅速落实省领导指示批示精神,第一时间启动干旱救灾预警响应,坚持防灾与救灾并重、防汛与抗旱齐抓。7月31日,省减灾办召开灾情会商研判会,及时研判天气变化和旱情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