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课》2013,(14):44-44
“工资落实了,以后工作更有劲儿!”随着考核工作的完成,河北省肥乡县西南庄村村支书陶强高兴地领到了自己半年的绩效工资。长期以来,村支书既是村干部又是农民,既要顾!‘大家”又要顾“小家”,部分干部工作不安心、进取心不强。2011年以来,肥乡县探索推行“待遇工资化、经费保障化、工作专职化、服务常态化”的农村“四化”管理机制,把村干部的待遇由补贴制改为工资制,纳入县财政预算,  相似文献   

2.
赵武 《支部生活》2010,(6):29-29
2008年以来,昆明市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制定出台优惠措施,面向全国公开选聘大学生“村官”,不断探索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机制,促使大学生“村官”安心扎根基层、服务农村、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3.
外省经验     
河曲县实施了大学生村干部“一把手”工程,采取“两式化管理、创业年竞赛、班主任行动”三步培养法。“两式化”管理即工作上模拟学校式运行,生活上培养家庭式感情,激励大学生村干部安心在农村干事创业。  相似文献   

4.
曾听到这样一句话,如今一些乡镇干部说话越来越“牛气”,打扮越来越“洋气”,身子越来越“娇气”,唯一没有的是“土气”。乡镇干部应当是什么样子?除了具备公务员应有的素质外,还应有些“乡土气”,进农家门、吃农家饭、问农家事,和农民打成一片。时下一些乡镇干部距离农民越来越远,除了征收税费,平时很少深入农户问农事、嘘寒问暖。农民到乡镇办事,干部说话声高气粗,人难见、脸难看、事难办。甚至个别干部家住城里,“身在曹营心在汉”,工作不安心,作风飘浮,如此干部,群众怎能没有意见?笔者认为,要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村…  相似文献   

5.
对于农村基层工作者来说,要努力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就必须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切实做好群众工作。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提出要用“五心”来切实做好群众工作,构建和谐社会。即要安心,要公心,要细心,要耐心,要有事业心。体会之深刻,见解之准确,相信对每一位基层工作者来说都是很好的启迪。  相似文献   

6.
每到集中换届的时候,总有少数干部心浮气躁,不安心工作,他们信奉“当官在于跑”的歪理,热衷于“跑上”,到处拉关系找靠山。其实,“跑上”者未必就能达到目的。而那些默默无闻、扎根基层,整天“跑下”为民办实事的干部则会有更多的升迁机会。  相似文献   

7.
1956年是农业合作化的第一年.红安县委领导都缺乏办社的经验,一部分人不安心农村工作,不热心办社.在县级机关里,当时流传着“四多”、“三愿三不愿”的说法.所谓四多,就是“骑自行车的多,打篮球的多,穿大衣的多,吃食堂的多.”所谓“三愿三不愿”,愿坐在屋里开会办公,不愿下乡领导生产;愿到先进社,不愿到落后社;愿和乡社干部打交道,  相似文献   

8.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万人计划”就是要让那些拥有真才实学的“千里马”食得饱有力气,让那些因怀才不遇而打算外流的人才安心报国。  相似文献   

9.
2003年3月14日,我聆听了福建省委副书记王三运同志关于党史工作的讲话。王三运副书记在讲话中希望党史工作者“安心,静下心来研究问题,扑下身子来做好工作”,“耐得住诱惑,不去攀比”。我以为,王副书记希望全省的党史工作者要安于寂寞,把做好党史工作作为人生的“第一要务”,“踏踏实实干这一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十分牵挂和关心的问题。2004年以来,中央每年就加强“三农”工作连续下发了7个1号文件。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主题是“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特点是跳出“三农”看“三农”,把“三农”工作看得更高、看得更重,要求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郑会营 《求贤》2007,(9):18-18
乡镇党委是党在农村的“前线指挥部”,担负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任,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业,关键在农民。因此,农村基层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抓好农村基层工作,乡镇党委坚持做到“五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平阳县宋桥镇为改变以往乡镇党委“拉郎配”,按“一人一村”要求指派给各村农村工作指导员,竞争机制和考核绩效不明显,农村工作指导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普遍不强的现象,率先在全县推行农村工作指导员“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把原来31个村根据人口数、工作难易程度、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进度等原则整合成23个村,通过自愿报名、资格审查、竞选演讲、镇村干部双向选择、  相似文献   

13.
“劳动光荣”这个口号,在五六十年代十分流行。它的流行和被推崇,曾激励了千千万万在生产第一线辛勤劳作的工人、农民及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然而,近些年这口号不那么响亮了,劳动似乎也不那么吃香了。 据调查,城市青年中相当多的人不愿意到生产第一线工作。新疆某矿务局曾公开招收120名采煤工,到截止日期,仅有2人前来报名。农村青年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不安心务农。早在数年前有人就调侃,说现在种田的几乎全成了“3861部队”(指妇女、儿童),以至于  相似文献   

14.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为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自2009年以来,宜春市积极创新农村党建工作模式,全面推行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组织活动、队伍建设“三落地”工作。实践证明,宜春市开展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三落地”工作,增强了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扩大了党的工作覆盖面,巩固了党的执政根基。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彭山县通过试点先行、梯次推进的工作模式,致力于农村党风廉政标准化建设工作,构建了规范化、标准化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和操作体系。一是立规矩,破解制度不全、无章可循的问题,推进农村“两委”工作程序化。二是强管理,破解账目不清、运行混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要做好“三农”农村、农业、农民工作,就必须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最近,我带着如何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的问题,在岳阳楼区部分乡、村、组进行了调查了解。我觉得,要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工作水平和质量,必须注重提高他们的创新工作能力、协调工作能力和组织工作能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创新工作能力。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但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不松劲。当前农村情况表明,要发展农村经济,要带领农民发家致富,亟待培养和提高农村…  相似文献   

17.
加强教育引导,使组工干部“安心”组织工作。要强化党性锤炼,着力增强从事组织工作的神圣感。要把加强理论武装作为锤炼党性的重要方法,使组工干部在深入学习中不断增强为党的事业奋斗的使命感,  相似文献   

18.
《党员干部之友》2014,(2):56-56
“潜绩”与“显绩” 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村工作是基础性工作,“三农”工作的内在特点和规律,决定了这方面工作更多的是做铺垫的长期性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马上见效。这就有一个如何认识“潜绩”与“显绩”,创造政绩的问题。“潜”与“显”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  相似文献   

19.
《党建文汇》2004,(7):7-7
“三级联创”最实质的问题还是在“创”上。河南省委在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中,在各项工作推进中牢牢抓住“创”字不放松。一是创业。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化,更新观念换脑筋,大胆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合理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  相似文献   

20.
《新湘评论》2010,(19):17-18
近年来,湖南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始终把农业作为永不贬值的“黄金”来经营,毫不动摇地把抓好“三农”作为保增长、促发展的基础,努力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