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许阳 《前沿》2005,(7):111-112
本文对百名学生进行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持信仰和基本信仰态度,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当前我们必须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特别是“三个代表”、“务真求实”的教育,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回答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重点、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等基本问题,是我们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宏大的科学理论宝库,其内涵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3.
论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学生是一个富有特殊意义的群体,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看法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我国关于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研究需要在三方面加以完善:关于青年学生心理特点和思想特点的分析、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应用、重视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个体终极关怀的作用。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环境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只有及时反思我们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应对之策,才能使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在政治课教学中,要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并能较好地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提高觉悟,突破教学中的“乏味关”,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这是我们在政治课教学改革中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陈云指出,我们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观察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就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6.
青年学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对象和群体.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有得有失.所得在于始终围绕中国实际开展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创新了一套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理念、方法和途径;所失在于马克思主义被偶像化、凝固化、片面化,马克思主义教育被幻化成防范人、驯服人、控制人的工具,马克思主义教育被扭曲为居高临下、灌输结论的一门“课”.只有认真分析总结这些问题,才能为当前的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鲜开林 《人权》2007,(1):48-50
近几年来,东北财经大学先后开设了本科生的马克思主义人权选修课、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人权方向课和人权学术沙龙课。内容新颖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课,引起了青年学生的浓厚兴趣,更坚定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研究和人权理论教学的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始终遵循的科学命题。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都反复强调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应该说,这个问题在理论上我们党已经解决了,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伟大的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结合的结晶。我们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我们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什么芽搞清楚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如果分不清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9.
政治课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知识的课程。其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学生的头脑,为其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理论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为贯彻这一原则,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了全面考虑、互相配合,抓住了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既要有长远观点,有预见,又要不放过眼前的思想问题。所谓长远观点和预见有两层意思:一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初中到高中,向学生讲授哪些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解决学生哪些思  相似文献   

10.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提升高校学生工作理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的重大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提升学生工作理念,是高等学校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曜 《前进论坛》2010,(7):16-17
<正>怎样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如何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这不仅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历史经验表明,什么时候我们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就强,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得就好;反之,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论点摘编     
《公安研究》2008,(1):92-9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语境”问题分析姜喜咏在《探索》2007年第3期上撰文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语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根据和首要的基本理论前提问题,也是社会主义民族国家的时代问题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实质和方向问题。必须追问:我们需要怎样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言说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讨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语境”问题首先要深刻反思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中国化的理论向历史转化的复杂内在递进逻辑,特别要注重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的中间逻辑环节。当代马克思主义中…  相似文献   

13.
<正> 理论界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提出了“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我们认为,要真正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经历若干不同的阶段及其相应的步骤。首先是回到马克思。谈到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必须下功夫直接研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初了解是由于俄国革命而介绍过来的,因此,长期习惯于把列宁、  相似文献   

14.
《光明日报》编者按:本报今天发表的《一位研究生关于高校思想阵地问题的来信》,反映和批评了个别人以给大学生作学术讲座\报告为名,在青年学生中散布西方腐朽思想,散布违反改革开放政策、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观点。这封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事实证明: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对学术问题,要坚持“双百”方针,平等讨论和切磋。对涉及政治原则、政治方向的问题,必须旗帜鲜明,分清是非,决不能给错误的…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讲求实效性,也就是说通过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力量,让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象钉钉子一样,一个个地在学生脑海中“钉”得牢牢的,为他们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思想品德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廓清学生在理论上和现实问题上存在的疑惑或模糊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要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当前有两方面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引导学生正确地思考和回答所关注的现实问题。生活在当今时代的青年,对于理论的选择、追求和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论是否科  相似文献   

16.
判断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反马克思主义,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不能简单化。既不能把一般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把不同的学术观点说成是反马克思主义,也不能把探讨中出现的失误或一些错误看法,视为反马克思主义。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反对各种否定和败坏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言论的时候,真正弄清楚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不能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的些许偏颇和疏误,只能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有人提出“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还有人认为,“对于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8.
时事政治教学不能单纯传递新闻、传播知识,而要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特别是有关党和国家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教学要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懂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和基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永远不会过时李理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从我们党成立时起,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们社会的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主义居于指导地位。这都是写进了党章,写进了宪法的,并成为我国立国之本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然而多年来...  相似文献   

20.
系谱学方法曾经被人们用来思考历史现。这种思考可以使人们发现一些传统的历史学方法所忽视的东西。当我们用系谱学方法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的时候,我们发现,在历史上,马克思的思想曾经受到排斥,这种排斥使人们很容易辨认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而后来马克思主义普遍发展了,甚至被神化了。这个时候,马克思主义思想形式化了,真假马克思主义无法辨认了。哲学基本问题在马克思那里曾经是一个边缘性的问题,而在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却转化为中心问题,而这种转变使马克思思想中的中心问题即无产阶级解放的问题受到排斥。抽象的人的解放曾经是马克思批判的对象,但是在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人的解放成为马克思思想的目的,而实际上,这是马克思所批判的人道主义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