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两年来,我国以三九集团为带头的城市工商企业参与农村经济规模开发呈风暴之势。为何称之为迟刊的风暴?这是因为自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十多年间,城市经济体制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同步,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始终未打破。如今,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农村出现的这种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早已大量推行的、以城市工商企业为投资主体的城乡优势互补型的农村经济开发模式终于跳出了城市经济的束缚,并且从一开始,就显示了较强的体制爆破力,产业爆破力,市场爆破力。当前,如何正确引导其健康发展,笔者特作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2.
改变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发展一元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之一。所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发展一元化,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具体表现在:第一,城乡的生产方式是二元的。在城市,已初步建立起了现代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开始发展知识经济或新经济的生产方式,但在农村仍然广泛存在着传统落后的农业经济生产方式。第二,城乡的生活方式是二元的。在城市,随着工业经济和知识…  相似文献   

3.
浅谈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这个决策跳出了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是经济体制改革指导思想和改革观的丰富和发展。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问题改革开放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城乡联系显著增强。但是,由于长期受工农分割、城乡分割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缓慢,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总体上呈扩大趋势。长期积累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成为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4.
《党课》2006,(2):12-13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在统计收入、隐性收入上差距不断扩大,这主要是由于城乡产业特性差异、非均衡发展战略、二元经济社会体制等原因造成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等方面做文章。  相似文献   

6.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已经成为经济体制改革中诸多矛盾的瓶颈问题,而制度性缺陷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存在的主要原因.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新时期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乡二元制度是二元经济结构产生、强化、僵化的重要原因.国家非均衡的制度投资形成了城乡不同的制度结构.正式制度占主导的城市制度有利于保护产权,减少交易成本,技术创新,降低不确定性风险,对经济社会环境的适应力强,有利于经济增长.以非正式制度为主的农村制度不利于产权保护和技术进步、交易成本高,不利于经济发展.两种不同类型的制度造成两种不同的制度演变和经济发展路径,导致城乡差距难以缩小.转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必须优化城乡二元制度结构.  相似文献   

8.
就业体制改革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城乡劳动力迁移是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关键支撑。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就业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革,由"统包统配"发展为市场化的就业体制。城乡二元分割的就业体制被打破,一体化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并完善。城镇就业体制变革和劳动力转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典型特征,形成了可供借鉴的历史经验,为新时代劳动力市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北京城乡结合部社区建设浅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乡结合部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地区,它因“二元结构”而存在,有许多不同于城市和农村的自身特点。本文指出,城乡结合部的社区建设,应从建立以同质性人口为主体的“多元化”社区入手,将村居体制转换与基层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农村集体经济转制结合起来,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0.
解决“三农”问题是新时期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有丰富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乡关系思想,是我们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我国日益凸显的城乡二元结构构成了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实践需求。我国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路径是: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体制机制;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农业和农村;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