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徐恒誉  赵芳 《今日民族》2006,(2):I0002-I0002
“高山顶上茶花开,阿哥阿妹跳脚来,跳脚跳到黄灰冒,跳脚跳到太阳出……”,这是永仁直苴地区彝族传统赛装节跳脚场上的真实写照。每年的正月十五,在云南永仁县直苴地区,都会有一场盛大的彝族“赛装节”。2月12日,我有幸参加了今年的赛装节。赛装场设在中和乡直苴村的一个山坡上,  相似文献   

2.
普艺 《今日民族》2001,(5):25-25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大理市的凤羽镇不大,却以出产佳砚而名闻四方。 前不久,朋友来信索求一方凤羽砚,适赴洱源出差,绕道凤羽,借当地老学者董亮伟之助,采访到制作凤羽砚的白族人杨世昌。 杨世昌的凤羽砚台厂在凤羽镇的起凤村,离镇上仅四公里。进入杨家,发现厂房就在庭院的一隅,十多个工人正在忙碌着。“别看厂房不大,年产量却可达到千余盒,产品除满足全国各地、港澳台地区外,还销往美国、日本、瑞士、英国及东南亚各国,可以说供不应求呢。”董老师介绍说。杨世昌是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很精干的样子,最弓;人注…  相似文献   

3.
有一次,齐国同时遭到普、燕两国的入侵。在“齐师败绩”的危急之中,齐景公起用田穰苴为将军,领兵御敌。田穰苴对齐景公说:”我一向地位低下,君王把我从军民中提拔起未,位置放在大夫之上,‘士卒末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希望能有一位君王的宠臣、国人所尊重的大臣来担任监军”。齐景公准其清,就命自己的宠臣庄贾任监军。田穰苴随即约庄贾明日中干“会于军门”。压贾得宠君主,向来骄贵,根本不把田穰苴放在眼里。田穰苴第二天在军中“立表下漏”(竖起计时标杆,开启铜壶滴漏计时),等候监军到来,一直等到太阳当顶,还不见庄贾…  相似文献   

4.
凤羽砚     
<正>世人皆知端州(今广东肇庆)盛产端砚,却有人知云南产的名砚——凤羽砚。为了探寻神秘凤羽砚台,我乘了火车又换汽车,风尘仆仆地来大理州洱源县凤羽镇起凤村。起凤村坐落在郁郁葱葱的罗坪山下,面朝顷良田的凤羽坝子,清泉环绕、祥云高照。起凤有两家专门的砚台厂——凤砚工艺品厂和凤羽砚厂,规模都不大,是两家人开的家庭作坊。因凤工艺品厂正忙于扩建厂房,我们就来到了凤羽砚  相似文献   

5.
弘扬民族文化著书呕心沥血———记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张书碧潘长顺砚,是文房必备品,被誉为文房四宝之一。明代学者陈继儒说:“文人之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也,一生之中,最相亲傍”。济源天坛砚,是我国较著名的砚种之一。“磐谷,即李原归隐处,产石可为砚,亦具焦叶、...  相似文献   

6.
局部 《今日民族》2016,(3):32-35
正"赛装赛到日头落,跳脚跳到月当空",这是形容云南楚雄州永仁彝族赛装节的一句话,但实际上,这句话远远不足以形容这场历史久远的盛会之华美与激情。2016年2月22日,"七彩云南(国际)民族赛装文化节启动仪式暨中国·永仁2016直苴彝族赛装节"系列活动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中和镇直苴村的赛装场举行。当天,来自四乡八寨的彝族同胞身着自己亲  相似文献   

7.
《精神文明导刊》2013,(7):49-49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景公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穰苴日:“臣素卑贱,君擢之间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  相似文献   

8.
孙燕娜 《中国减灾》2011,(11):55-56
2005年秋,因实施美国ProVentionConsortiUm基金会“利用竹材加固中国云南地震多发区农村民房研究”项目,我有机会来到云南文山州做调研,去往文山县一个叫作古木的小镇。古木镇是1979年我国对越自卫反击战时的一个边陲小镇,因盛产名贵中药材“三七”成为云南著名的“三七之乡”。10月末的北京秋意正浓,古木镇的气候却格外舒适,秋风拂面,空气里飘着淡淡的花香,  相似文献   

9.
孟志刚 《今日民族》2010,(5):F0002-F0002,I0001,I0002
百年前,云南的崇山峻岭间第一次响起火车的轰鸣时,对世人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百年后,那条在“云南十八怪”里被描述为“火车没有汽车快,不通国内通办外”的铁路——滇越铁路,却沉浸于青山绿水之间,只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一个模糊的背影。  相似文献   

10.
赵玉平 《群众》2013,(3):I0063-I0064
如果有一天,你一不小心站到了前排,而你的身后恰是一群并不信服你的人,你该怎么办?齐国的大军事家司马穰苴“罚上立威”给出了一个经典的案例。  相似文献   

11.
走出“富饶的贫困”──兼论云南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施本植,钱红编者按:云南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原料和能源基地之一,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发挥资源优势却始终未能摆脱"富饶的贫困"这一阴影。怎样使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这是需要从上到下的云南...  相似文献   

12.
杨乐  牛帆 《中国残疾人》2011,(10):16-19
来也匆匆。几经周折,我们终于踏上前往云南昭通的行程。虽说已经习惯了日常的采访,但像这次置身基层,亲自调研,我们却着实有些陌生。云南是一个“少边穷”地区,基层残疾人工作十分繁重、而我们即将拜访的位于滇东的昭通市,  相似文献   

13.
《今日民族》2020,(8):11-13
正"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2015年,一封被网友誉为"史上最任性的辞职书"爆红网络。"生活与诗二选一"这一话题,因戳中众多"工作汪"的心而引发广泛热议。其实,此前十年,伍元东就以自己的方式,在"苟且的生活"与"心中的远方"之间作出了抉择。2005年,刚刚迈入而立之年的他顶着各方压力,毅然辞去了铁道部第二勘探设计院昆明分院的地质工程师一职,全身心投入到"苴却砚"的文化复兴和工艺传承中去。  相似文献   

14.
云南建工集团在云南省阿俗称“省建”,长时间以来一直是脏乱差的企业形象,傻大粗的职工队伍形象,职工工作在尘土飞扬的工地,生活在低矮破旧的红砖房,企业效益低下,常年有人上访。然而近年来云南建工集团却焕发了活力,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  相似文献   

15.
土司制度效仿唐朝的“羁縻制度”,始置于元代、完善于明代、衰落于清代。清代“改土归流”以后,云南境内的土司减少了,但部分边境地区的土司制度却一直延续到21世纪50年代初。  相似文献   

16.
谈起文房收藏,定会想起“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砚即砚台,是研墨之台、盛墨之池,也可抹笔以顺毛、掭笔以去墨。因研墨,必有一块平坦之地;因盛墨,当有一个凹陷之处。宋苏易简《文房四谱》云:“四宝研为首,笔墨兼纸,皆可随时收索,可终身与俱者,唯砚而已。”  相似文献   

17.
2004年的7月,对于云南师范大学的罗正秀来说,和2000年的7月一样,是她人生旅途上的重要时刻。2000年的7月,罗正秀从云南漾濞考取了云南师范大学,但家里却没钱为她交学费。2004年的7月,罗正秀从云南师范大学顺利毕业回漾濞工作,却推迟了保送读研究生的时间。在罗正秀心里,永远都铭记着这样一个名称——“西部开发助学工程”,  相似文献   

18.
<正>2月11日,由省文产办、省民族宗教委、省文化厅、省旅发委和楚雄州人民政府主办,省新闻办等七家省直宣传文化部门协办,楚雄州委宣传部等州级部门和楚雄市人民政府、永仁县人民政府承办的七彩云南2017民族赛装文化节暨中国.永仁直苴彝族赛装节,在永仁县中和镇直苴村正式启动。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赵金出席活动,省旅发委副主任文淑琼主持启动仪式,省民族宗教委  相似文献   

19.
在云南少数民族纪录片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纪录片这条曾经很“偏僻”的道路上,他默默地走着自己的路,没有口号,没有宣言,也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但他却从不感到寂寞,因为他把这一切当作了自己人生的一部分…… “我这一生为拍片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特别是云南的旮旮旯旯、山山水水…… 田正清的履历很简单: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纪录片编导,拍摄云南题材的照片、纪录片,参加展览,获得好评和国内外大奖。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履历,却耗尽了他大半生的精力。如今,熟悉田正清的人,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田”。这个称呼是从什么时…  相似文献   

20.
樊泳湄  李锐 《创造》2010,(5):80-81
近年来,云南在民族民间歌舞的市场化运作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如《云南映象》即是一个把展示、保护和开发云南民族歌舞资源融为一体的成功例证。而被誉为“东方的黑珍珠”、“亚洲的野玫瑰”、“云南的黑牡丹”,曾震撼过巴黎艺术圣殿的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司岗里艺术团,却走过了兴起——辉煌——衰落——消失的历程,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遗憾。笔者在沧源县对司岗里艺术团进行了调研,得出的结论是:在民族地区,民营文化企业如果没有政府的大力扶持,难以做大做强;民营文化企业闯市场,没有政府的引导将会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