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党员》2007,(9):29-29
农民进城,究竟有哪些困难?根据相关调查发现,重庆农民进城主要有八大难—— 一是就业信息少。多数地方农民外出打工,除靠亲戚、朋友、同学、老乡这条渠道外,根本找不到任何就业信息。  相似文献   

2.
“一个没有技能的农民,打工一天也就挣三五十元,掌握了技能,他能挣将近一百元。”  相似文献   

3.
外出打工,被逼“入伙” 今年36岁的农民刘发全,家境比较贫困。两年前妻子和他离了婚,年迈的母亲又患了肺部肿瘤。为攒钱给老母亲治病,他于2005年夏天只身从山东沂蒙山区来到大连打工。  相似文献   

4.
已过不惑之年的黄久生本是一位在郑州打工的农民,可自1996年起,他却拿出有限的打工收入开始资助家乡的680位孤寡老人,至今已坚持了14年。  相似文献   

5.
26岁的董晓晨,出生在安徽省黄山市一个农民家庭。2004年高职毕业后。她来到省城合肥市一家公司打工。  相似文献   

6.
问:开春了,我和村里一些有盖房手艺的农民到城里打短工。我原想跟村支书打招呼,但有的人说无所谓,我就出来了。请问短期外出打工用不用告诉党支部?  相似文献   

7.
有资料显示,2005年,我省劳务输出大军已达1557万人,劳务收入7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来自劳务输出。外出打工已成为我省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8.
吴付刚 《当代贵州》2007,(24):44-45
在农村,千千万万年轻农民走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这一走,他们有事找谁?留在家里的年迈双亲的赡养问题谁来担?子女如何健康成长和学习?  相似文献   

9.
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有超过1.3亿的农民在城市打工,这个数字每年还要新增1500万左右。由于夫妻双方共同进入城市打工,他们的子女被迫留守原籍。据民政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夫妻共同外出谋业的超过3300万对,并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由此,造成将近7500万青少年儿童留守家乡。  相似文献   

10.
到2007年底,武隆县后坪乡有三成的农民告别故土,到广东、浙江、云南等地打工,他们吃苦耐劳,努力打拼,正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黄南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外出务工,如今,他已成为后坪乡第一个务工老板。  相似文献   

11.
在村里当教师的吴老汉今年60岁,两个儿子、儿媳在外地打工,全家年总收入约四五万元。吴老汉最早买保险是在1993年,后来,大儿子遭遇车祸,脚被砸伤,保险公司及时予以理赔。当时投的110元保费,得到2178元赔付。吴老汉觉得,保险对于农民尤其重要,因为农村家庭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在外打工,  相似文献   

12.
“我到垫江石岭村当‘村官’,就是为农民打工,不要工资,也不拿一针一线!”2008年1月,亿万富翁刘群成为重庆首吃”“老板当‘村官”’螃蟹的人。  相似文献   

13.
吕明琴、杨天英、梁龙会都是20年前外出打工的正安“300娘子军”中一员,讲起当年外出打工的经历仍感慨万千。如今,吕明琴已经成长为拥有一家鞋厂的老板,杨天英回乡搞起了养殖场,梁龙会带动了更多的亲人在外打工……  相似文献   

14.
速婚是近年来在农村打工青年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婚姻形式。农村打工青年的速婚有着深层的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婚姻过程中的矛盾心态会影响速婚者们的婚姻质量,引发社会问题。关注农村打工青年的婚姻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正>当你走进农二师二十四团七连,只要提起伊买提,男女老少都会竖起拇指说:"伊买提,他真行,精通维、汉语言,七连的秋产品采收全靠他了"。伊买提,今年50岁,已是儿孙满堂,是焉耆永宁乡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10年前,他和妻子早出晚归地经营着自家15亩果园。2000年,他看着本乡一部分农民一到7月就到团场打工,直到11月带着厚厚的人民币回来,2001年秋,他亲自跟随这些打工队伍来到团场,看到团场望不到边的经济作物摆在那里,等待着  相似文献   

16.
松山区王府镇沟门村的姚景丰,离家打工20年,于2009年3月返乡创办了赤峰荣昌农民专业合作社。漫长的打工岁月非常艰苦,但他不怕苦,哪儿挣钱多他就到哪儿干,在建筑工地搬过砖、到煤窑背过煤,做过泥瓦匠、当过修理工,连他自己也记不清换过多少工作。在闯荡中,他增长了见识,开拓了思路,慢慢尝试起各种经营,到2007年,已经攒了近100万元。  相似文献   

17.
黎湘 《奋斗》2006,(9):20-21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现在有9亿左右的人口是农民,由于人多地少的原因,我们很多农民分到手的土地还不足以让他们的生活变得富裕起来,加上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职业”,于是,我们的农民就开始了新的想法,外出打工是他们最直接也最简单的出路。  相似文献   

18.
杜先福 《廉政瞭望》2007,(10):42-43
惨祸,"锅"中铁水兜头降农民工张洪昌是四川省都江堰市石羊镇人,因为家里修房欠了1万多元,父亲去世前又欠下几千元医药费,张洪昌便外出打工,挣钱还债。打工期间,他认识了同是在外打工的藏族姑娘尹才兰,并于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民工群体打工行为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基于浙江店口贵州、江西、安徽三地农民工群体打工生活的考察发现,特定村庄结构形塑出特定类型的打工行为,进而影响打工模式的类型差异。来自以贵州农村为代表的分散型原子化村庄中的农民工,打工目标以个体体验为导向,生产性弱、消费性强,难以形成有效的家庭积累,形塑了以简单型家庭再生产为特征的打工模式;来自以江西农村为代表的团结型宗族性村庄中的农民工,打工目标以家庭生活为导向,生产性强、消费性弱,注重下一代教育投资,形成了以稳健发展型家庭再生产为特征的打工模式;来自以安徽农村为代表的分裂型小亲族村庄中的农民工,打工目标以家庭发展和村庄竞争为导向,生产性强、消费性弱、经营性突出,形成了以竞争发展型家庭再生产为特征的打工模式。强调村庄社会结构视角下农民工打工生活的行为差异,旨在说明农民工群体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有助于深化对农民工群体的深刻认知。  相似文献   

20.
杜保国 《奋斗》2007,(2):50-51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许多难点与问题,主要是农业内部对劳动力转移的推动力较小。农业外部对劳动力的拉力较弱,职业技能培训与劳动力资源开发的矛盾突出,劳务中介组织的发育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要求不相适应,农村基础教育体制以及农民文化素质等方面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因此,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必须努力拓展打工领域,做大做强打工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