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苏洁 《前沿》2011,(12):59-61
沿心学一派思想家,从陆九渊到王阳明到刘宗周,其认识论的基本理论体系是一致的,都是围绕"主体之心",体认天理,但陆九渊的本心论和王阳明的"致良知"都过于笼统,将主体之心悬置,以至于在其社会整合思想中,偏重意识的形而上,使得"心"有所放纵。而刘宗周则试图在心学园地的旧址上,重新架设一道严密无漏的人学系统,通过社会自上而下,在慎独诚意的指导下,从各个层面对"心"进行具体存养、修习,使封建纲常、伦理秩序成为永不动摇的治世准则。  相似文献   

2.
理学与心学是宋明理学中两个最重要的思想流派.作为心学的开创者,陆九渊“心即理”、“发明本心”等心性思想使宋明理学更进一步接近“中正仁义”的“人极”指向.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与禅宗的有关心性思想皆为陆九渊心性论的重要来源,而后者往往为学界所忽视.通过将陆九渊以“心即理”为核心的心性论与禅宗北宗神秀、南宗慧能的心性思想作相关比较,分析与诠释其对早期禅宗代表人物神秀、慧能心性思想的借鉴、融合,有利于了解宋明理学与禅宗之间的相互融摄关系;发现儒佛两家在为学理路、思想旨趣等方面的具体差别;并对宋明时期儒家心性思想为何由传统之人生、伦理视角转向心性本体层面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伯良 《新东方》2007,(7):43-45
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心即理也"的见解,否认心外有理。他认为朱熹"格物穷理"是把心理截然分开,是错误的。"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曰穷天下之理……是犹析心与理为二也"。[1]"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2]这就是说天理就在人的心中,抛  相似文献   

4.
叶适,浙江温州永嘉人,为南宋永嘉学派主要代表和集大成者,是与朱熹(道学的主要代表)陆九渊(心学的主要代表)“鼎足而三”的思想家。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叶适的社会思想的重要内容。这种和谐社会思想以“致中和”思想为其哲学基础,以义理与功利相结合为其核心内容,而以政治改革主张为其目的。在南宋的思想界中,这种思想具有独特性,并对我们今天建立和谐社会有所启发。“外坚内柔”思想与叶适的政治改革主张叶适的政治思想,是从对宋代极端君主专制主义的批判开始的。他对宋代的政治体制有如下批评:“能专而不能分,能密而不能疏,知控持而不知…  相似文献   

5.
陆游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和爱国主义的思想家。他著述甚广,思想涉及政治、法律、哲学等诸多领域,尤其是关于他的法律思想更是其思想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法律思想上,陆游主张废除凌迟之刑,限制宦官养子以及严禁"妖幻邪人"和妖教。儒家传统思想中的"仁政"和"忠君"观念构成了陆游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追溯自孟子,北宋程颍正是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从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中期,由王守仁(号阳明山人,即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一,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通过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研究者对陆九渊的诗作很少研究,其实,作为心学大师的陆九渊有着强烈的“生民”意识,在其为数不多的诗作中,忧民是一个很重要的主题。文道观中,“生民”构成了其“道”的一个另一个支点。  相似文献   

8.
老子是中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著作《道德经》探讨了宇宙间万事万物特别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根本规律,其中也包含丰富的传播思想。老子认为,"道"是包括信息传播在内的宇宙间万事万物赖以发生发展的根本动因,"德"的范畴规定了真实性、以人为本和出以善心等信息传播的基本准则,而"无为"的人生态度体现出信息过滤、贵言、不尚贤和注重内在传播等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9.
朱熹、陆九渊之间的学术争论,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大公案,自南宋鹅湖之会至明清一代一直争论不休。朱陆本人及其门人前后有六次争论,反映了朱陆在本体功夫论方面的分歧点。基于此,根据文献资料,拟从鹅湖相会、铅山相会、南康再会的朱陆三次谋面为基点进行考察,分析出朱陆之辩的主题演释及实质,对于理解朱陆之争的理论性质诠定、根本分歧及其理学发展进程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拙公和尚是明末在越南弘法的著名闽籍华侨高僧,他的佛学思想主要是“三教融合”、“禅净双运”和“心即是佛”。他的佛学思想符合越南社会的需要,成为他在越南弘法成功的一大动因。  相似文献   

11.
王盛开  程宏燕 《求索》2005,(11):118-121
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病和学术弊病,陆九渊以道德本心为本对物我之间的关系多方阐述,提出要掌握自己的话语权,崇尚观念自由和学术自由,强调用求知充实主体的自由精神,实现主体自在性与目的性、理想性的相互交融。陆九渊的自由精神对构建现代中国的民族精神,对现代人重塑积极自由理念以促进个性全面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蓝法典 《求索》2013,(4):107-110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建构了一种以"德性"为核心准则的政治形态。通过对上古三代之治作相应的"原君"、"原臣"、"原法"的思想考察,他将公众对"德性"的认可视为权力的最早来源,将上古的"人者"视为最为符合德性政治的圣王代表,而将"养民"的宗旨视为"德性"之于公共领域的外在运用。这种坚持"德性"立场的政治批判思想与他的心学思想是一致的。《明儒学案》一书可以视为黄宗羲从内圣心学修养的角度对其外王德性政治思想而作的深化研究。因此,黄宗羲的政治思想与其说是一种启蒙主义的思想,或是颇具现代色彩的民本主义思想,不如说是一种基于儒家旧传统的对理想中的三代政治所作的重构性解释,其思想的特质即是:"德性"的存在乃是权力与政治产生的价值源头。  相似文献   

13.
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军事家,也是出类拔萃的思想家、理论家。仅就其政党思想而言,包括组党建党思想、政党建设思想、政党内阁思想等等。黄兴的政党建设思想包括党纲、党德、党风、党规、党略、党务等六个方面的内容。他特别强调革命党人要"重责任心","除权利心","勿争权夺利,勿侵人利己","不能有丝毫私意、私见、私利、私图","见义而不谋利,明道而不计功。"  相似文献   

14.
赵艳芝  张冰 《前沿》2011,(12):146-150
孙中山互助道德观的形成,除受近代西方社会进化思想的直接影响外,更多是对中国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的沿袭和发扬。其典型表现,即是孙中山的"人格救国""博爱""世界大同"思想与传统儒家"修齐治平""仁者爱人""天下为公"观念在主旨及表达方式上的趋同。孙中山互助论与仁学的渊源关系,反映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承传与创新,也透露出其内心浓厚的儒学情结。  相似文献   

15.
湖湘学的奠基者是胡安国的儿子胡寅、胡宏。胡寅儒佛邪正之辨,是从道学家道统论立论而辟佛的,他守儒家三纲五常而辟佛不忠不孝,违背伦理道德;不穷理尽性而至于命,而以万物皆空;反对佛教三世轮回说等。胡宏思想路线,是其对父兄胡安国、胡寅“心与理一”思想路线的继承和阐扬。正由于胡宏的道性形上学的本体学的哲学个性和特色,而为湖湘学奠基,并为湖湘学与程朱道学、陆九渊心学鼎足而三奠定基础,与其学生张拭哲学思想发展开出新的精神路向。  相似文献   

16.
孟子“性善论”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梅  王永杰 《前沿》2012,(11):145-146
孟子是儒家"性善论"的明确提出者,他的"性善论"在其哲学思想中占有核心地位。将心、性合言,是孟子"性善论"最突出的特点。"从"心"说"性"的真正意义在于弘扬人的主体性与道德的自觉性。传承至今,"性善论"的价值依然熠熠生辉,它为当代教育提出了重要借鉴。本文从教育要以德育优先、重视"主体性"的开发与培养和实行教育公平原则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鹅湖浅读     
在江西铅山,有一处闻名天下的文化遗迹——鹅湖书院。800多年前,大理学家朱熹与陆九渊、陆九龄曾在这里"相与讲其所闻之学",面对面论辩哲学观点,从而给世人留下"鹅湖之会"美谈。书院在离县城廿余公里的鹅湖山北麓。这里青峰突兀,秀岭相连,清泉莹沏,飞瀑如练。据《铅山县志》  相似文献   

18.
欧阳斐 《求索》2013,(4):111-113
本文立足于顾炎武独特的本体论思想和人性论思想,主通过他对"国家"与"天下"的定义辨析,对"周室班爵禄"的重新阐释,对"君"、"万岁"、"陛下"等语词的溯源考察,以及对君臣提出的政治行为典范,深入论述了政治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常的理学史和理学研究主要是以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之间的学派发展及其论辩为线索与焦点的,故而较多注重其学术思想的思想史一面,较少注意其官方哲学的经学史一面,从而对于程朱理学与陆王·G学之争的认识也就难以深化。所以,还必须回到经学史中来进行相关性的考察,以揭示其本来的历史面目。正是陆九渊指出:“古先圣贤.无不由学”,由此,“人生而不知学,学而不求师,其可乎哉?”于是,陆九渊认为:“秦汉以来,学绝道丧.世不复有师。以至于唐,曰师、曰弟子云者,反以为笑,韩退之柳子厚犹为之屡叹。惟本朝理学,远过汉唐,始复…  相似文献   

20.
肖剑平 《求索》2010,(4):120-121,155
"心即理"是王阳明的"立言宗旨",是他知行合一论的基础,知、行之所以能合一者,乃在于本体之心。王阳明认为知行本体即是良知,通过致良知,人将领悟真正的存在,这是本体论层次上所理解的知行本体。"知行合一"实践了儒家"内圣外王"的品格,在成就自我的同时肩负社会教化、教育的责任,是君子品性的自然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