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吴云峰 《党的文献》2021,(5):100-107
"按户兴家"计划与劳动互助合作是全面抗战时期开展大生产运动中组织民众生产的重要形式.为了摆脱农村中小农经济的严重弊端,打破日、伪军的疯狂进攻和国民党顽固势力对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封锁,消除农村传统租佃关系下的劳动关系严重不平等,淮北抗日根据地通过宣传和思想动员,发挥干部与劳模的带头作用,在群众中推广"按户兴家"计划,组织劳动互助.在推广过程中,针对劳动互助中产生的问题,根据地政府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和互助合作形式,及时解决农户困难;同时,坚持自愿互利原则,发扬民主,加强监督,保证互助合作的公平合理,制定出合理的生产分配制度和劳动纪律,确保了互助合作的顺利开展."按户兴家"计划的制订与劳动互助合作,激发了抗日根据地农民的生产热情,合理配置了农村的劳动资源,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建立了相对平等的劳动互助关系,改善了农民生活,巩固了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2.
黄爱军 《世纪桥》2008,(10):17-18,22
组织劳动互助是大生产运动中的一个决定意义的工作。在各级党和政府积极领导与推动下,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在华中抗日根据地得到了普遍的组织与发展。实行劳动互助,调剂和节省了人力畜力,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根据地农副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组织劳动互助是大生产运动中的一个决定意义的工作.在各级党和政府积极领导与推动下.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在华中抗日根据地得到了普遍的组织与发展.实行劳动互助,调剂和节省了人力畜力,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根据地农副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减息政策经历了由不论新债旧债一律减息到旧债减息、新债自由议定的过程。根据地禁止高利贷,制定合理的还债办法,同时要求债户交息。减息政策的推行也遇到过一些难题,如地主惜贷,农民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未能有效配合减息政策,借贷供需不平衡,高利贷依然存在只是形式更加隐蔽等。为满足农村借贷需求,根据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调控:活跃借贷市场,允许新债自由议定;举办合作社,发放农贷;倡导贫富互助;调解债务纠纷;发展生产,活跃经济等,从而促进了农村借贷关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袁晓磊 《世纪桥》2020,(3):42-45
澎湃是我党早期的农民运动领袖,被毛泽东称为"农民运动大王"。他在早期形成的农运思想,为他在后来领导海陆丰农民运动和建立海陆丰抗日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在实践中领导海陆丰地区进行农民运动,创立抗日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为我党后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和其他根据地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识字班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开展的扫盲运动的独特组织形式之一,在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山东省东南部的沂蒙山区,识字班一词后来逐渐演变为对当地女性青年的一种特殊称谓。沂蒙抗日根据地的妇女识字班开创了战时妇女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新典范,是沂蒙精神形成的重要推动力和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研究和探讨识字班运动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从中吸取其宝贵经验,对于提高当前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妇女的素质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私人互助借贷运动是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华北抗日根据地、解放区在废除封建高利贷剥削制度后,人民群众为克服生产生活困难而采取的一种互借互助方式,并得到党和政府的支持和推广。它对于群众的生产生活自救、抵御灾害、发展经济、增强凝聚力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一运动也存在开展不平衡、强迫借贷、只借不还及个别人挥霍浪费等不足。  相似文献   

8.
统一累进税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为保证搞战需要,减轻人民负担,巩固统一战线,而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一项新民主主义的财政经济政策,这项政策首先在晋察冀边区实行成功后,又推行到晋冀鲁豫、陕甘宁等抗日根据地,它的实行取得了巨大成就,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不仅巩固了抗日根据地,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以及最终解放全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而且为我党建国后从事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中央所在地,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指导中心,也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包括北岳、冀中、冀热辽三区,下辖108个县,人口约2500万.在聂荣臻率领下,以山西五台山为中心,与日、伪军作战3.2万次,毙伤日、伪军35万人.  相似文献   

10.
一机关生产,早在1938年时,敌后抗日根据地就出现了。面对陕甘宁等根据地粮食供应非常紧张的局面,1938年7月,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召开第二兵团军政首长会议,中心议题是决定在部分军队开展以种粮、种菜、喂猪等为内容的生产运动。1939年2月,中共中央专门在延安召开了生产动员大会,  相似文献   

11.
<正>华北抗日根据地的街头展览,主要包括新闻摄影展、战利品展览、科普展览、生产展览、美术作品展等形式。它是从农村和农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起来的一种为农民所喜闻乐见的传播抗战新文化的形式。街头展览,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配合与推动了各项中心工作,促进了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发展和壮大。新闻摄影展1939年1月1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第一次新闻摄影  相似文献   

12.
减租减息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各抗日根据地实行的一项重要政策。昌邑县北部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运动的开展,大致分为初步实施、深入发动、全面实行三个阶段。减租减息运动的开展,削弱了农村封建剥削势力,调整了农民与地主、债主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广大农民生产和参军参战的积极性,为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昌北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斗争,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华北抗日根据地农民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封建迷信现象,这不仅给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危害,也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阻碍其参加抗战。针对这种情况,华北抗日根据地积极开展反迷信运动,通过发展文化教育,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同时充分利用戏剧等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改造、瓦解、取缔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会道门组织,破除封建迷信的束缚。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华北抗日根据地农民的封建迷信活动大幅减少,促进了生产发展;农民也逐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了健康水平。更为关键的是,反迷信运动塑造了"新人",激发了农民参加革命和参与抗战的热情,对党领导和团结广大农民争取抗战胜利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抗日战争中,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利用了华北农村开展冬学的传统,宣传抗日形势和党的方针政策。冬学运动在创建华北根据地与调动民众抗日热情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冬学运动从初创走向发展的4个阶段,可以从授课内容、方式、教师来源,以及通过华北地区民众抗日实践说明冬学运动来说明其社会效果。兵燹之后的荒凉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以国共两党第二次携手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  相似文献   

15.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谈判中,就中共控制的根据地政权性质、地域范围、行政长官等进行了激烈争论。陕甘宁地区是中共控制的核心区域,在争论中首当其冲。国民党方面,强调采用与中央政府一致的地方政府名称"行政区"等,以展示中央政府对根据地政府的统治地位。共产党方面,在表示服从中央政府管理前提下,强调根据地的独特地位,想用"特区"彰显自己局部执政的事实。国共双方围绕陕甘宁地区称谓等进行的斗争,实质上反映的是对抗日根据地政权的控制与反控制。  相似文献   

16.
1936年5月14日、15日,党中央在延川县太相寺提出了红军向陕甘宁三省边界国民党军事力量薄弱的地区发展——西征,迎接二、四方面军,在西兰公路一线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合的任务,着重说明西征的任务是:扩大新根据地;扩大红军;打通国际通道;打击马鸿逵、马鸿宾的封建势力。以此来促成我陕北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以及我们与东北军、西北军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开辟了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的华北抗日根据地、华中抗日根据地和华南抗日根据地。其中华南根据地地处祖国南疆,远离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孤悬敌后,其建立和发展经过重重困难。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对我党、我军能在华南坚持活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中海外华侨特别是南洋华侨,对华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冯芝桂 《湘潮》2006,(6):14-16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又加上连年遭受自然灾害,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1939年,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干部生产动员大会上,就如何面对困难向大家发问:“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回答当然是后者。为了克服困难,渡过难关,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抗日根据地先后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1940年5月,朱德从抗日根据地回延安后,也投入了大生产运动中。提议开垦南泥湾1940年9月2日,朱德邀请董必武、徐特立、张鼎丞、王首道等到延安西川视察,随后前往南泥湾等地考察。在这次南泥湾考察中,朱德看到南…  相似文献   

19.
《世纪桥》2016,(1)
苏南抗日根据地是中共领导的新四军在华中最早开辟的根据地,包括江苏省长江以南地区和浙江、安徽的一部分。沪宁杭沦陷后,苏南成为日伪统治地区的心脏地带,也是汪伪政权的核心区域。苏南抗日根据地在与日伪顽的斗争中,为贯彻党中央"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做出了关键性的作用。因苏南抗日根据地的地位和价值,对现有成果进行梳理,对研究苏南抗日根据地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江淮》2005,(9)
1、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和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 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七七事变 2、掀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是( )。 A、九一八后东北义勇军抗日 B、一二九运动 C、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抗日 D、十九路军在上海抗日 3、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建立的第一个根据地是( )。 A、晋绥根据地 B、晋鲁豫根据地 C、苏南根据地 D、晋察冀根据地 4、下列不属于新四军在安徽建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