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功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成。"这是李大钊的一句格言,也是我的座右铭。多年来,我秉持这一信念,带领村民凿石铺路、引水接电,发动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带领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90年代末的坪所村,山高、坡陡、地少,老百姓依靠传统农耕作物维持生计,而且水、电、路均不通,老百姓生活十分窘迫,村人均收入不足400元,  相似文献   

2.
正核心阅读新时代呼唤奋斗者,新时代成就奋斗者。培养更多有奋斗精神、奋斗自觉的奋斗者,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向全国人民发出做新时代奋斗者的动员令。从党的十八大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提出,到党的十九大"历史  相似文献   

3.
“问题与主义”之争涉及马克思主义与实验主义之间的最初冲突。虽然李大钊与胡适在论战中各自表达了不同的哲学与社会政治思想,但是这种冲突具有“原初”性质;在李大钊的“根本解决”与胡适的“点滴改良”之间存在着可以沟通的环节;李大钊与胡适的关系表明,中国革命可以在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并践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先驱,李大钊将其毕生精力直至生命都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他为积贫积弱的中国探寻一条民族复兴之路的“初心”矢志不渝,在思想指引方面,李大钊早期服膺于中国传统文化,后又表现出对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向往,最终转向马克思主义,并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批驳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中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理想信仰方面,李大钊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为近代中国持续探索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并在革命斗争中践行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信仰。文章按时间顺序,结合国内外局势变化,回溯李大钊思想嬗变历程,分析其坚守“初心”的政治品格,以追忆先烈家国情怀与革命意志,并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自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之后,又接连在不同场合对"与时俱进"的思想进行了大量理论阐述,殷切地希望全党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进一步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作为五四运动的亲身参与者和历史见证者,李大钊在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李大钊,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没有李大钊,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顺利创建;没有李大钊,就没有此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序开展.虽然李大钊与五四运动早已在历史长河中定格,但是先生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精神将与时代永存.  相似文献   

7.
李燕 《北京党史》2023,(5):52-57
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位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并领导开辟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先觉者。100多年前,在“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最危难时刻,李大钊以理论家的深邃思考、社会活动家的敏锐眼光,走在他人前头,从各种救国思潮中率先正确地选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充分展现了勇担道义的使命担当、理性严谨的科学精神、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和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当我们回顾那些风雨如磐的岁月时,首先应追念当初开天辟地为中国引来天火的李大钊同志。因为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从中共早期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水平及其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重要贡献两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标准,并据此认为尽管大多中共早期领导人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不应忽视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则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在李大钊故居北房的堂屋,摆放着一张八仙桌,八仙桌背靠的北墙上贴着一幅字:“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李大钊改自明代杨继盛“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条文,而这一改就成为了他一生精神风范的真实写照.李大钊在有限的青春生命中,不遗余力地撰写各种文章,毫不保留地对当时黑暗的旧制度、旧社会进行最严厉的谴责,不惜笔墨地对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寄予最热烈的期盼.  相似文献   

11.
今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日本学者石川祯浩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史》,引起了中国学者的关注。的确,该书提出了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石川祯浩下了很大功夫进行考证,取得了有益的成果。但是,其中也有一些问题,在中国研究中共历史的学者圈内早已不再成为问题。比如,当时《晨  相似文献   

12.
石川祯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史》中称:自己考证出了“渊泉”不是李大钊,而是陈溥贤,石川先生的这一考证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经笔者考证发现:第一、国内学者早在1987年就已经做出了这一考证,第二、石川先生应该能够看到国内学者已经做出的科研成果,第三、中国学术界并没有把“渊泉”误认为是李大钊,第四、陈溥贤以“渊泉”为笔名在《晨报》发表文章时,当时的学界也并没有将“渊泉”误当成李大钊。  相似文献   

13.
十月革命爆发后,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对十月革命重要性的认识和评价经历了旁观和关注思考、逐步认识并进行热情宣传和颂扬、将其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等三个过程.经过一番比较与思考,李大钊、陈独秀认识到了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及其对中国的重要意义,并驳斥了关于十月革命的错误认识.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十月革命观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4.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早期的李大钊在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时,着重关注唯物史观。在国内与国际大背景下,李大钊不断进行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产生了“决定论”与“能动论”的矛盾。此矛盾究其根本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知不清,李大钊在后期也纠正了这一认知,推进了唯物史观在革命中的传播与实践。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经典文本,剖析早期李大钊在“决定论”与“能动论”上的认知矛盾,及其之后在正确理解唯物史观基础上解决这种认知矛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1920年8月17日在<晨报>发表<要自由集合的国民大会>论及"民意"时指出:"一世怪杰的袁世凯,以符合民意而再起者,卒以伪造民意而亡."应当说,这句话集中反映了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李大钊,对袁世凯一生的大体看法和最终评价.很显然,李大钊并未因袁世凯最后"卒以伪造民意而亡",而全盘否定其曾"以符合民意而再起"等历史功绩,依然认为当时已经死去4年的袁世凯是"杰",只是为"一世怪杰".  相似文献   

16.
李大钊的乡村联合战线思想充满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它是从中国北方农村实际出发的精明而缜密的原则与方法,充分体现了李大钊一切从客观现实出发来制定党的政策的革命精神与气质,至今仍给我们以巨大的历史启迪与鼓舞。  相似文献   

17.
为纪念革命先贤,推动李大钊生平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也为了使广大读者更好地读懂和理解李大钊,中国李大钊研究会重新编辑、修订、出版了《李大钊全集》。此次修订,我们在扩大搜罗范围的同时尽量保留文字原貌,基本不作删节。对于文章排序,我们本着将文本、语境和思想统一起来的原则,在对具体篇章进行详细考证的基础上作了一些调整,以求更准确地反映李大钊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实际历程。此外,为了确定李大钊文章中出现的诸多外文词汇和译名的准确含义,我们按照李大钊文章中提供的线索,深入到文章所涉及的外国文化、外国语言和外国语境中作了细致考订,纠正了之前的一些错误。在校勘和注释方面,我们力求精细、简约、准确,为读者提供一个完整、可靠、宜读的文本。  相似文献   

18.
十月革命爆发后,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对十月革命重要性的认识和评价经历了旁观和关注思考、逐步认识并进行热情宣传和颂扬、将其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等三个过程。经过一番比较与思考,李大钊、陈独秀认识到了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及其对中国的重要意义,并驳斥了关于十月革命的错误认识。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十月革命观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9.
今年4月28日,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先驱者李大钊就义80周年。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纪念这位对中国人民作出卓越贡献的伟大人物。李大钊的贡献是划时代的,多方面的。他在曲折地寻找真理的过程中,率先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从而  相似文献   

20.
王宪明 《理论学刊》2020,(1):151-160
李大钊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最早的中国传播者,其孔子观在五四时期颇具典型意义。新文化运动初期,李大钊针对袁世凯及北洋军阀政客利用孔子复辟帝制及实行文化专制而作了"实在的孔子"和"历史的孔子"的区分,反对军阀政客利用孔子而倡导尊重"实在的孔子";转向马克思主义之后,李大钊从时代变迁、学理等角度论证孔子学说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而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取而代之。不过,孔子学说中有关人生修养等的精华部分,仍是其人生实践的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