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德萍 《先锋队》2015,(3):26-28
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我党历史上反腐败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查处贪官最多的一年,既表明了共产党人与腐败“水火不容”和对腐败“零容忍”的决心,又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查处各种腐败的关切。从反腐“关键词”即可看出去年反腐不平凡的轨迹。无论是反腐关键词,还是反腐新词,都彰显了中央反腐钢铁般的意志,壮士断腕的决心,也昭示了今年的反腐工作新动向。  相似文献   

2.
根据主要手段和方式的不同,中国共产党90年的反腐倡廉历程分为“思想反腐”、“运动反腐”、“制度反腐”、“权力反腐”、“体系反腐”五个阶段,积累了如下基本经验: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依靠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必须维护民众根本利益,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必须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提高反腐倡廉的制度化法制化水平;必须从自身出发深化理论创新,积极借鉴国外(境外)廉政建设的有益做法。  相似文献   

3.
2004年,中国反腐战绩卓著:反腐利剑直指省部级高官和一些“敏感”的权威部门;损害群众利益的“小腐败”得到有效治理;制度反腐发生了质的变化。2004年,世界各国亦高扬反腐大旗,不少政要沦为阶下囚。全世界正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共同打击腐败。  相似文献   

4.
2004年,中国反腐战绩卓著:反腐利剑直指省部级高官和一些“敏感”的权威部门;损害群众利益的“小腐败”得到有效治理;制度反腐发生了质的变化。2004年,世界各国亦高扬反腐大旗,不少政要沦为阶下囚。全世界正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共同打击腐败。  相似文献   

5.
2014年,“打虎拍蝇”的热度一浪高过一浪,且越来越趋于常态化、透明化。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里,最受国人瞩目,也是目前取得较大成效的举措无疑是反腐败。王岐山执掌中纪委后,“打虎拍蝇”的热度一浪高过一浪,且越来越趋于常态化、透明化。从网络反腐、群众举报,到点名通报、严格执纪,中央纪委的反腐工作正以“组合拳”的形式出现,反腐手段、反复过程更加公开透明。这种“透明反腐”,既彰显了  相似文献   

6.
2004年,中国反腐战绩卓著:反腐利剑直指省部级高官和一些“敏感”的权威部门;损害群众利益的“小腐败”得到有效治理;制度反腐发生了质的变化。2004年,世界各国亦高扬反腐大旗,不少政要沦为阶下囚。全世界正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共同打击腐败。  相似文献   

7.
刘胜利 《党建》2009,(7):48-48
2008年,被不少网友称为中国的“网络监督年”,也有学者称是“网络反腐年”。在这一年,网络监督以其公开透明、快捷便利、直观生动、震慑力大以及同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特性成为反腐新平台。进入2009年,网络反腐不但风头不减,而且正以摧枯拉朽之势高歌猛进,凡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一经上网,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腐败的滋生和蔓延必然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官本位思想的桎梏、人情文化暗藏的寻租空间、监督文化的“淡漠”以及价值失范等因素皆会成为腐败滋生的土壤,严重阻滞反腐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此背景下,亟须打造文化反腐“第二战场”。但审视文化反腐工作的实际状况,其深入性和有效性有待提升,仍须进一步加强廉洁教育工作,推动制度反腐和文化反腐有机结合,构建民众参与反腐工作机制,有效发挥文化反腐的“治本”效用,实现“不想腐”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9.
网络反腐是网络技术条件下公民对公共权力监督的新范式。在以网络为手段的反腐进程中,设立网站的主体有官方和民间两大类。网络反腐的“双轨”运行,指官方网站反腐与民间网站反腐的并行,二者在反腐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特点,两者在反腐战场上应发挥各自的长处、互相补益。随着微博的出现,官民利用微博反腐成为网络反腐的新特点。网络反腐是一把“双刃剑”,需制度的规约。  相似文献   

10.
公共政策的价值目标包括公平、效率、安全和自由.这既是公共政策的基本目标,也是公共政策追求的核心价值,也有学者祢其为公共政策的“元目标”.而网络反腐作为数字化时代下催生的一种新鲜反腐方式,不仅影响着传统的反腐模式,也同样对公共政策核心价值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反腐斗争有三种模式,即运动反腐、权力反腐和制度反腐。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三种模式转换是一种制度变迁,并有其动力源。目前的制度反腐中要注意:整合反腐资源,协调制度供给的不平衡;重视“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的作用;发挥“双向互动型制度变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数字     
《廉政瞭望》2010,(22):6-8
近段时间,各地纷纷出招探索反腐新模式新办法。有的从领导干部个人生活人手,特聘“廉内助”,把干部家庭生活情况列入考核范围;有的依靠技术手段,推出“短信反腐”、“网游反腐”等;有的实施“高薪养廉”,通过为廉洁自律的退休公务员发放“荣休金”,设立“个人廉政专户”等遏制腐败蔓延。《人民论坛》载文指出,此类反腐措施无异于“隔靴搔痒”,只有构筑起制度的堡垒和完善的监督,才能形成长效和全程的反腐机制,切实“将权力关进笼子”。  相似文献   

13.
《廉政瞭望》2011,(13):56-57
民间反腐网站迅速蹿红 2011年6月9日,“我贿赂了”、“我行贿了”、“我行贿啦”等4家民间反腐网站成立。截至15日,短短6天,有网友统计,网站数目已经上升到10家左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期权腐败”愈演愈烈,已成为当下的一个反腐难题.“期权腐败”是一种类似于期货投资的套期式腐败行为,以“期权契约”为本质特征,以追求非生产性利益的“权力寻租”为核心目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笔者认为,新时期有效应对“期权腐败”,不仅需要“刮骨疗毒”般反贪反腐的决心和勇气;而且需要制定、完善具有“热炉效应”般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除此之外,还需要通过构建人文的道德机制来约束“权力寻租”,从而弥补法律与制度对“期权腐败”制衡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0,(11):77-78
近年来,中央一直在朝着“推进反腐制度创新”方面努力。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纳入反腐战略方针;2007年9月,酝酿多时的中国预防腐败局挂牌成立;2008年6月,中纪委颁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明确提出,“经过今后5年的扎实工作,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反腐已成为传统反腐模式的有益补充。网络反腐通过互联网信息的传播引发舆情,在国家反腐机关的督办下,制裁“问题官员”,其演化规律一般遵循“信息披露——网络热议——媒体追踪——政府回应”的模式。因此,规范网络反腐舆情应对机制,应当从以下四个部分着手:优化网络反腐舆情的汲取机制、整合网络反腐主体的协作机制、完善网络反腐信息的反馈机制、强化网络反腐流程的公开透明机制。  相似文献   

17.
十八大之后腐败与反腐败呈现相持胶着状态,在“相持”中推进“反攻”已成为十八大后反腐的总趋势。经济腐败、政治腐败和作风腐败成为腐败在新形势下的主要形式和新的动向。重构反腐模式,坚持法治反腐;完善制度体系,坚持立法先行;整合反腐机构,重构权力配置;调动社会力量,坚持群众反腐等路径选择是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夺取反腐最后胜利的核心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有效地预防腐败,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为此,本课题组通过分析网络反腐的由来、现状及网络反腐的利弊得失,认为要兴利除弊,充分发挥网络在惩治和预防腐败斗争中的作用,需要提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尤其是领导干部对网络反腐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健全网络反腐工作制度、完善网络反腐工作机制;加强对网络反腐工作的指导,做好资源与人员的整合;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加大防腐反腐工作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9.
反腐倡廉是关系到人心向背和执政党、执政者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反腐是指执政党、执政者反对政治堕落、经济贪污、道德败坏之意;倡廉是指执政党、执政者倡导廉洁从政、为政清廉之意。反腐实质上是一种“破”,“破”只是一种手段,“立”才是目的,通过反腐要达到直接目的是倡廉。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2,(7):74-75
一份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小偷反腐十年十案图”引发热议。许多网友调侃说:“小偷,反腐战线上的一支奇兵。”有迹象表明,窃贼们在光顾贪腐官员豪宅时,已越来越“不客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