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雨神乐署     
来到天坛公园的西南外坛,赫然可见一座重新修缮的古建筑,这就是有名的天坛神乐署。神乐署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初建时称为神乐观,清初一度改称神乐所,1754年,清高宗乾隆皇帝钦定为神乐署。明清两朝时,按礼仪规定,皇帝每年都要举行祭天大典,其时要以八种乐器奏中和韶乐,奉献贡品时要演文德舞和武功舞,而这里就是举行祭天大典前所有执事人员及乐舞生演习祭祀礼乐的场所,与祈年殿、圜丘、斋宫、牺牲所并称为天坛五大建筑群。当年的神乐署,正殿为凝禧殿,专用于演习祭祀礼仪。殿内金砖墁地,上悬金匾,书清乾隆皇帝御笔“玉振金声”,内外檐饰雅乌墨…  相似文献   

2.
先农坛是北京城中轴线上的一处重要景观,地处永定门大街西侧,始建于明朝永乐初年,是祭祀先农神的建筑群。明清时期,皇帝每年农历二月的第一个亥目,都要在这里祭祀神农氏,进行象征性耕耘,以示对农事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诗经>所歌咏植物繁多,其中有独特的"芳香植物"一类.<诗经>的芳香植物集中地指向祭祀与爱 情,祭祀所用芳香植物有蘩、萧、茅等;寄寓情爱的则有舜华、(穗)、勺药、荷等.<诗经>芳香植物无不具有实用的功 能,这与祭祀礼仪、祖先崇拜密切相关,往往含有祈求子孙繁盛多子多福的意味.  相似文献   

4.
先农坛是北京城中轴线上的一处重要景观,地处永定门大街西侧,始建于明朝永乐初年,是祭祀先农神的建筑群。明清时期,皇帝每年农历二月的第一个亥日,都要在这里祭祀神农氏,进行象征性耕耘,以示对农事的重视。20世纪30年代,为迎接在北平举办的华北运动会,在先农坛原址上修建体育场,定名为"北平公共体育场"。这是北平最早修建的体育场。新中国成立后,定都北平,并改名为北京。先农坛体育场成为当时北京唯一的大型公共体育场,  相似文献   

5.
回归的天坛神韵董建华查史,北京天坛始建于1420年,距今已有570余年历史。其前50U年,这里是历代帝王祭天活动的重要场所,仅明清两代就有22位皇帝亲临祭天达654次。天坛,可谓中国古代祭天文化高度发展的结晶,其古代建筑、园林名木更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5,(2):60-61
<正>春春季查干苏鲁克大典,每年农历三月十七至二十四举行。这一大典也称"鲜奶祭"仪式,是以萨满教习俗中古老的祭天、祭祖仪式而延续下来的庆典、祭祀活动,意在祈求苍天和祖宗保佑人畜兴旺、大地平安,是成吉思汗祭奠中最隆重的一次。夏夏季淖尔大典,每年农历五月十五举行。"淖尔大典"有"盛奶大典"之意,是成吉思汗时期开始举行的"盛奶节"。在节上首先向苍天、向圣主祭献,祈求苍天、圣主保佑大地,使草原五  相似文献   

7.
舒乙 《前线》2011,(10):60-61
北京名园林林总总,式样颇多。有皇家名园,代表者为颐和园、圆明园、静明园(玉泉山)、静宜园(香山)、钓鱼台等,基本上是皇帝的行宫;有皇室达官名园,代表行为恭王府;有祭祀名园,代表者为太庙和以天坛为首的七坛,可以祭天地日月,祭社稷、先农、蚕桑;  相似文献   

8.
子弘 《正气》2000,(12)
明朝嘉靖中期,有一个大奸臣严嵩,盘踞要津,秉政 20余年,害得明朝元气损削殆尽,几乎亡国,故《明史》将之列入《奸臣传》。   弘治十八年,严嵩举进士,明世宗嘉靖年间任谨身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严嵩一生受嘉靖皇帝宠信,权倾内外,可是在晚年时,由于过于跋扈,引起群臣怨愤,终于连皇帝也对他不满了。嘉靖四十一年 (1562年 ),他被皇帝致休 (强迫退休 ),他的儿子严世蕃也被捕入狱,不久又被抄家。尽管严嵩已将部分财产转移,抄家时仍抄出黄金 3万两,白银 200万两,土地、房产难计其数。仅北京附近即有庄田 150余所,南京、扬州有…  相似文献   

9.
小卡片     
<正>知识窗中秋节源于古人对月亮的崇拜中国是古老的农业国家,古人经长期观察认为,月亮的运行同农业生产和季节变化有很大关系,因此,祭月就成了祈祷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祭祀活动。《周礼》记载,我国周朝时就有中秋之夜击鼓赋诗以"迎寒"的活动,周天子每年秋天都要举行"夕月"仪式。春秋战国时,日神、月神被分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最早名常羲)演变而来。北魏、隋唐以来,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人们为了祈求月神为农业发挥有利作用,或为了庆祝  相似文献   

10.
"乡贤"一词,在明清时代有其特定的含义,所指乃是祭祀于乡贤祠的本地贤达。明代始在学校建立名宦乡贤祠,附于文庙,享春秋祭祀。查考明嘉靖、清康熙和雍正三种《山东通志》的有关记载,入祀乡贤祠的乡贤大都属于明清两代,前代仅在明嘉靖《山东通志》中载有2人,且此2人于后出的通志中并未得以保留。清代不同时期的《山东通志》所载明代乡贤也有变化。从上述三种《山东通志》所载明清两代乡贤的变化可以看出,明清山东乡贤从只限于官员到扩大至其他社会贤达,从只强调"生于斯"到重视贡献于斯,乡贤这一社会群体在明清两代成为勾连国家、社会、士人的重要角色,对当时山东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金銮殿"即指北京"皇宫(俗称紫禁城)三大殿"中的"太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落成后,屡毁屡修。今日北京,人们能够观赏到的"金銮殿",是清圣祖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的。明清两代时,每逢皇帝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民营经济发展局·中小企业局·贵州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当代贵州杂志社联合推出夜郎社火(暂用名)是贵州本土的一种民间祭祀活动,最初形式是从土地崇拜而来,祈求丰收之意。夜郎社火是夜郎国从建国到灭亡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后世人们以戴面具舞蹈等形式纪念夜郎王及夜郎国所发生的事。在祭祀活动中把祭祀人物逐渐神化,以求得到护佑。  相似文献   

13.
盛大的海上阅兵在民众中掀起了狂欢。一位海军大校打来电话,嘱我去中华世纪坛看看:北京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观念非常明确,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  相似文献   

14.
快乐大叔 《党课》2009,(8):94-96
李隆基何许人也?1200年前的大唐皇帝唐玄宗(又称唐明皇)是也。据说在他7岁那年,一次在朝堂举行祭祀仪式,当时的金吾将军(掌管京城守卫的将军)武懿宗大声训斥侍从护卫,李隆基马上怒目而视,喝道:“这里是我李家的朝堂,干你何事,竟敢如此训斥我家骑士护卫!”弄得武懿宗看着这个小孩儿目瞪口呆。武则天得知这事儿后,不但没有责怪李隆基,反而对这个年小志高的小孙子倍加喜欢。到了第二年,李隆基就被封为临淄郡王。  相似文献   

15.
梁军 《党建文汇》2021,(2):60-60
俗话说,“春节要热闹,锣鼓加社火”。春节期间耍社火是我国北方农村的古老年俗。社火起源于远古先民对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神。远古先民祭祀社神和火神,意在祈求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从文献记载来看,社火在宋朝已非常流行,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当时社火表演的盛况。  相似文献   

16.
一鸣 《党课》2011,(22):119-120
北京方言历史悠久,影响巨大,普通话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但北京话是怎么形成的?它又是如何影响到全国的?明清皇帝上朝时说北京话吗?  相似文献   

17.
农业在周人的社会和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农业能否丰收,周人认为取决于能否得到神的保佑和恩赐,为此而产生了对农业保护神的崇拜、信仰与祭祀的仪式。  相似文献   

18.
《前线》2017,(12)
<正>自建城之始,北京地区就修筑了各类用于方国或郡城祭祀的地方坛庙,不过作为常设的国家祭祀场所,盛行于明清时期的北京坛庙文化,则应从北京逐渐成为都城的辽、金、元时期说起。古人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坛庙建筑是都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中国传统礼治体系中尤其占据着核心位置。老北京民间向有"九坛八庙"或"五坛八庙"的说法,指的就是明清以来北京坛庙建  相似文献   

19.
景俊美 《前线》2022,(1):87-89
<正>了解一个城市,从它的地理空间开始。懂得它的文化,则要从历史中溯源。提起北京城的历史,人们首先想到"5坛16城门",即天坛(南城)、地坛(北城)、日坛(东城)、月坛(西城)、社稷坛(皇城);内城9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阜成门、西直门、东直门、安定门、朝阳门、德胜门),外城7门(广安门、广渠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东便门、西便门)。而今天被人们广为提及的两个重要的带"门"的地名——复兴门和建国门则不在其中。究其原因,则需要从北京的建都史谈起。  相似文献   

20.
乌兰  杨福瑞 《世纪桥》2011,(7):22-23
随着红山文化中晚期祭祀遗址神性资料的不断发现,红山文化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红山文化祭祀活动在中国史前文化中晚期中是最具典型的,以祭祀天地为核心内容,同时包括了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等方面。形成了红山文化祭祀场所的固定化和专门化,祭祀活动的制度化、仪式化、神秘化以及祭祀用具的礼器化等特点。成为中国文明起源发展过程的历史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