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近代西方社会世俗化、理性化运动的产物,社会契约论思想在其产生时就表现为对传统基督教思想的颠覆,但是作为一种思想理论或意识形态,两者所根植的政治文化却有着惊人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从宗教维度对社会契约论思想的追溯来看,近代社会契约论思想的理论基石是对个体自然平等的承认和自由意志的确立,这一预设与基督教思想中对个体灵魂独立性的承认和上帝之下人人平等的理念具有耦合性和一致性,社会契约论思想的理论预设和价值前提来自于基督教思想。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一项基本内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经历了从萌芽到全面发展的繁荣时期,学者们以跨学科、宽视角的方式,深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侧重点不同,得出的规律也不尽相同。结合时代背景,应该在全球化、生态型社会视野下,以“以人为本”作为理论支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进一步有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领导工人运动、创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权力控制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权力控制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权力监督,他们所主张的权力监督主要是指人民群众自下而上对国家权力的监督。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和推崇直接民主的角度出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证了人民监督国家权力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权力监督思想对以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监督实践产生了很大影响,可以说,社会主义国家监督制度的理论源泉就来自他们的权力监督思想。  相似文献   

4.
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社会组织建设成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热点。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系,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中国社会组织发展不应以西方社会组织理论为指导,而应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中寻求理论依据。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统摄人的本质思想、社会—国家思想、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等,超越了西方社会组织理论,构成中国社会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实际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构成毛泽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哲学基础;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构成毛泽东社会主义政治和谐思想;平均主义构成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和谐”思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构成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和谐思想;“人民公社”论构成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既闪烁着真知灼见,又具有认识局限。辩证地分析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社会正在发生重大转型,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相对疲软的状况,很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本文借鉴西方行为科学中早期的“霍桑实验”的理论成果,试图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方面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和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卢梭是一位对欧关资产阶级革命产生重要影响的启蒙思想家,他在前人基础上加以总结完善的社会契约理论,他的人民主权思想和人民有权享有真正的平等与自由的主张,至今仍是西方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石,“小康”社会思想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构成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目标体系,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原则,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民主法制建设思想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深入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对于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晚年不断追求理论水平的深化,把研究放在更高的范畴,对东方落后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答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思想结晶所在,在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模式等方面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10.
从亚里士多德到马克思,思想家们对“社会与国家”问题两千余年的探寻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是“社会混同国家”的传统国家主义阶段,包括古希腊人对城邦制度的思考、中世纪教权与俗权的论争、霍布斯等为君主专制的辩护等。到了近代,洛克、亚当·斯密等通过自然法学说和社会契约论、“无形之手”等理论试图说明“社会外于国家”,并据此提出限制国家权力的自由主义主张。黑格尔则是真正从学理上明确区分社会与国家的历史第一人,并推崇“国家决定社会”的理性国家观念。马克思则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把黑格尔的思想颠倒了过来,认为“社会决定国家”,并通过市民社会论和社会有机论加以论证,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阐明了社会和国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统一战线基本理论、人民政协组织、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运行机制中蕴涵了丰富而深刻的政治和谐思想;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中的政治和谐思想得到了发展和提升。在新形势下.应当加强对爱国统一战线中政治和谐思想价值的研究,以推动爱国统一战线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络问题 按照预定时间,今年十月份我们党将召开十八大。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任务就显得特别重。而历届党的代表大会前夕,都有一个共同的社会特点,就是思想理论领域十分活跃,各种力量都试图发出自己的声音,以期引发社会和执政者的关注,进而影响社会。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社会现象,本身不值得大惊小怪,它说明我们的政治生活处于一种正常运行的社会状态。相反,如果万马齐喑,社会却处于二种冷漠的睡眠状态,社会往往就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问题是面对各种活跃的思想和声音,我们如何看,如何分析引导,是宣传部门特别是我们各级讲师团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站在世界之交的历史制高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继承历史,立足现实,前瞻未来作出的精辟论断。“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突出强调了加强党的建设的新的历史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富于鲜明的时代气息,是党领导下各方面具体工作的纲领性论断。可以讲,“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主要回答了我们党所面临的两个重大问题:一是从根本上进一步回答了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21世纪,我们党要把自己建设成什么样的党,这样一个历史性和时代性的重要课题是面向未来回答了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党如何才能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皂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课题。我们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牢牢把握好三个关系,即;一是要充分把握这“三个代表”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是一个联系紧密的有机整体;二是要充分把握“三个代表”思想与马列建党理论的关系,是历史的继承,现实的完善,时代的发展;三是要从战略的高度去研究和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伟大的完善,时代的发展;三是从战略的高度去研究和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作为政法干部,在全面学习和理解的同时,要结合政法工作的实际和要求,进一步深入思考和领会“三个代表”思想精神,以此为指针,把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社会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包括思想信仰、社会理想、群体精神和伦理道德在内的综合性、系统性的思想理论与价值观念体系,在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中居于中心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华,研究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荀子的正义理论是其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社会正义的思想起源是人性恶的社会起源说;荀子社会正义的理想构建是至平的正义;荀子社会正义的实现途径是化性起伪与赏罚。探讨荀子的社会正义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从而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古为今用,实现正义。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的跨越式发展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新境界。这一科学理论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崭新的科学内容和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跨越式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任何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形成都有特定的思想渊源 ,都是对既有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从理论渊源上看 ,江泽民的跨越式发展思想也是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倾毕生的精力探索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 19世纪 …  相似文献   

17.
非犯罪化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犯罪化是当今世界刑法改革的主题之一,对世界各国的刑法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从探讨非犯罪化的概念人手,分析非犯罪化的发展趋势、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和理论根基,剖析非犯罪化思想所包含的价值理念,进而指出非犯罪化思想对于我国刑法改革的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近年国内研究布迪厄思想的文献中,社会理论始终是一个研究重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对基本概念的研究;二、对实践理论的研究;三、对布迪厄社会理论创新性的研究。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对布迪厄思想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19.
世纪之交,面对中国社会存在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各政治思想流派纷纷反思改革并设计未来中国的前进方向,而“新左派”的反思结论和政策主张具有鲜明特色和广泛影响。文章从分析改革的理论缺陷和现实困境着手,探讨“新左派”产生的思想基础和社会根源,把握到“价值双核”对于其政治思想乃至感情倾向的深刻影响和根本性决定作用。文章同时还从思想特征出发揭示“新左派”在改革反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思考了导致这些缺陷的现实因素和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坚持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发展的新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其中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理论探索中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优秀成果中关于社会建设的论述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思想基础。社会建设理论的提出使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使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进一步系统化,同时也使“四位一体”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最终成为我国今后发展战略的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