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全面小康社会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二十一世纪头 二十年,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 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 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 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对全面小康社会内涵的具 体描述。 在深刻领会和分析全面小康内涵及评价指标体 系设置的基本思路的基础上,初步设想全面小康社  相似文献   

2.
苗菱 《学习论坛》2004,20(2):29-30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动力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就必须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统一认识 ;完善政府职能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优化其发展的环境 ;健全法制。  相似文献   

3.
舒炜 《廉政瞭望》2011,(9):24+26
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会衍生出什么样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就本刊所列举的官员政绩观所引导下的施政表现,我们归纳出几种政绩观倾向,对它们的扭转,正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难点,也是破解之道。重硬轻软——畸形政绩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型工业化道路:本质特征、应取的原则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更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抉择。因为只有新型工业化才能支撑我国在新世纪所必需的经济增长,才能突破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在较短时间内走完工业化道路,赶上发达工业国。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特征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它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所…  相似文献   

6.
张建国 《河北党风》2003,(11):24-25
十六大闭幕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学习考察,重温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号召全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使我们对新形势下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一如既往地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特别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这种提法在我党的文件中尚属首次。“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提出,对防止两极分化,维护社会稳定,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一些专家评估,目前中等收入者占人口总数的18%左右,高收入者的比重不到10%,低收入者占60%以上,社会的整体结构是“上头小,下头大”的“金字塔型”。我们是在经济文化落后、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量少的情况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先富”与“后富”的战略考虑,暂时出现这种…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深对“战略机遇期”的理解,充分利用好这个机遇期,对于我们认识新世纪新阶段头20年内的发展目标,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加快我国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明确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的发展观,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全面的社会发展观,是我们新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把加快我省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措施落到实处,我省要在10个方面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即“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强调:“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强化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理念”。“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精神实质就是:既要求保住青山绿水,为贵州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对全省推进“两个跨越”作出了战略部署,为全省各地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开放.这一新的科学发展观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特别是抗击非典的重要启示提出来的,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升华.科学发展观对今后中国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做出了全面的回答,形成了系统的关于发展的观点,丰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发展内涵的认识,贯彻了其"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对于内蒙古来说 ,任务非常艰巨。内蒙古与全国的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还存在很多问题。内蒙古要尽快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差距 ,赶上并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 ,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 ,巩固农牧业的基础地位 ,同时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论述,是对当代中国的发展提出的极富时代精神的战略要求,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的进一步揭示。要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党和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实践面临机遇的基础上,确定的历史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任务,必须要解决好对资本主义文明和后工业文明的研究,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干得比资本主义要好;积极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贡献给人类文明的成果,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挥出新水平;更要未雨绸缪地努力使资本主义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曲折和弊端减少到可能的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文革”前的10年中,上海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遵循全国一盘棋的精神,从我国经济建设的大局出发,制定并贯彻了“充分利用、合理发展”的工业建设方针。在这条方针的指导下,这10年,使上海这个老工业基地焕发了活力,不仅扩大了工业的门类,加快了工业发展的速度,奠  相似文献   

18.
19.
20.
“平均数”和“大多数”是我们在工作中常用的概念。在有些情况下,以“平均数”代替“大多数”无关紧要;但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平均”是有歧义的,必须将“平均数”与“大多数”区分清楚,决不能以“平均数”代替“大多数”。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要务实、求实,正确把握好“平均数”与“大多数”的关系,防止和纠正那种以“平均数”代替“大多数”的倾向,扎扎实实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