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凤岐 《传承》2010,(12):22-23
农民企业家以农村为发展空间,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作用重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人为地割裂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有机联系,成为农民企业家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提高农民企业家的文化水平,转变农村企业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构建城乡一体化市场和金融体系,是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民企业家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举措,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选择。而有效的土地供给,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前提条件与关键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近年来,常熟市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活跃农村经济、致富广大农民"的总目标,坚持转变  相似文献   

3.
中央对"三农"问题一直是非常重视的,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回顾农村改革发展的历程,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保持农村稳定发展需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统筹城乡发展.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发展适度规模农业生产;农村物质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并重;建立和健全农村的相关制度;发挥农村党组织的先锋作用.  相似文献   

4.
徐新 《政策瞭望》2012,(4):31-33
"十二五"时期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关乎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福祉增进,关乎发展方式转变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关键点和难点都在于如何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文 《理论月刊》2008,1(4):176-178
一般说来,农民市民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而同步产生的农民转变为市民的一种过程和状态.但是在我国特定的城乡二元制度背景下,却经历了"农民工市民化"这一过渡形式.而农民工市民化并不等于农民市民化.农民市民化的最终实现归根到底要有赖于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针对我国具体国情和发展阶段,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而农民市民化又是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县域经济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关键.党的十七大,胡锦涛同志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①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才能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并做出了重大决策部署,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南.我国区域经济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呈现出明显二元经济结构,这导致农村金融资源普遍匮乏,金融基础薄弱,与城市金融存在巨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安瑞锋 《传承》2010,(15):30-31
中央对"三农"问题一直是非常重视的,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回顾农村改革发展的历程,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保持农村稳定发展需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统筹城乡发展,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发展适度规模农业生产;农村物质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并重;建立和健全农村的相关制度;发挥农村党组织的先锋作用。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农村经济供给侧存在"六大"结构性问题,即农村产业结构低端、农村就业水平低位、农村经济组织低效、持续增长能力失稳、农村区域发展失调和集体经济发展失速、集体资产分布不平衡与经营效率低并存。明确改革空间及"三大"目标,即形成农民持续增收机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聚焦高精尖绿色发展,实现农村产业结构高端化;创新机制,打造城乡共融共建共享的美丽乡村。提出改革"五大"方向,即农村资源配置市场化、乡村"三生"价值显化、都市型农业经营企业化、集体(合作)经济主力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强调"四大"重点任务,即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抓手,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构建农村低端产业退出新机制,为农村产业结构高级化助力;拓展农业多功能与发展新业态并重,促进城乡共享共生共赢";温饱型"向"激励型"政策供给转变,培养北京特点新农人。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农村经济供给侧存在"六大"结构性问题,即农村产业结构低端、农村就业水平低位、农村经济组织低效、持续增长能力失稳、农村区域发展失调和集体经济发展失速、集体资产分布不平衡与经营效率低并存。明确改革空间及"三大"目标,即形成农民持续增收机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聚焦高精尖绿色发展,实现农村产业结构高端化;创新机制,打造城乡共融共建共享的美丽乡村。提出改革"五大"方向,即农村资源配置市场化、乡村"三生"价值显化、都市型农业经营企业化、集体(合作)经济主力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强调"四大"重点任务,即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抓手,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构建农村低端产业退出新机制,为农村产业结构高级化助力;拓展农业多功能与发展新业态并重,促进城乡共享共生共赢";温饱型"向"激励型"政策供给转变,培养北京特点新农人。  相似文献   

10.
何锡英 《创造》2004,(10):24-25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那么,农业如何加快发展?农民怎样才能增收致富奔小康?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农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是农业经营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重大创新,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提升消费力扩大消费需求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制经济格局"极大地限制了农村消费力的提升和消费需求的扩大.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这就需要把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透析农村消费力提升面临的诸多约束因素,寻求破解对策,提升农村消费力,培育好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激活七亿农民的消费需求,才能真正持久地扩大内需,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民小康生活的实现。由于社会保障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农村两大类社会保障因农村经济发展落后而保障能力有限。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点应是积极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创新,以此来配合农村经济改革,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户家庭收入水平提高的过程中,完善和发挥农村现有的制度性社会保障和非制度性社会保障的作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方向便是由传统社会保障向现代社会保障转变,实行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破解“三农”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农业效益低、农民收入少、农村发展慢为核心的"三农"问题直接影响我国的小康社会建设."三农"问题的集中表现是城乡差距过大,农村人多地少、劳动力就业困难,农民收入水平低,农业公共投入不足,综合生产能力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等."三农"问题的成因是历史上造成的二元经济结构,政策偏差导致的农村资金流失多、农民税费负担重,制度原因造成的生产效率低等等.解决"三农"问题应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入手,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持系统,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促进农民增收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丰富了习近平"三农"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我党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要建立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制度性安排,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大力促进城乡融合,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要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使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共享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成果;要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坚持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发展;要构建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让农民真正富裕起来;要重视农业农村人才资本的挖掘,为农业农村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李强 《今日浙江》2013,(5):8-10
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同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部署,按照保供增收美乡村、改革惠民促融合的工作要求,不断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科技驱动力度,加快提升现代农业层次,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转变农民增收方式,加快构建城乡融合体制,努力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由于长期坚持"农业支援工业"、"农村支援城市"的发展模式,城乡发展之间的结构性鸿沟十分明显。最近出现的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业边缘化等"新三农问题",亦导源于此。中央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藩篱,在推动城市、城镇经济发展的同时,辐射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真正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大力培养农民企业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企业家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因缺乏农民企业家导致农民经济生活高度分散、农村资源利用率不高以及农业发展方式粗放的局面难以改变。必须打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社会条件,不拘一格培养企业家群体,促进农民企业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农业已开始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民成了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开始走向了市场。农业增长方式也正在从粗放型的单纯追求数量向集约化、基地化、产业化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科技和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迫切需要大批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农村乡土人才和乡镇企业人才。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利用上存在的问题莱阳市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农民占全市总人口将近80%,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9.
<正> 我担任分管农业的副区长,已快一届四个年头了,这些年来,我跑的是农村,干的是农业,接触的多数是农民。应当说,这些年来,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农村单一产业向多元产业转变,城乡分离向城乡融合变化,农村经济逐步繁荣,农民追求生活质量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已由遮风避雨,随遇而安的传统观念转化为追求单门独院,豪华气派的舒适住宅。尤其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特别是城郊农村的面貌正在发  相似文献   

20.
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阶段,全面推进小康建设,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全面正确地贯彻中央和省委有关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在具体工作中,注重加快“六个转变”,力求“六大突破”。一、加快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力求突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桎梏,积极推进城乡统筹,把农业经济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统筹研究,把农村繁荣放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中统筹规划,把农民增收放到整个国民收入总格局中统筹安排,通过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