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作为当代西方民主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协商民主始于对自由民主规范实践的批评,认为间接的代议民主与简单多数原则不能充分体现全体民众的真实意愿.要保证公民自治和真实民主的实现,协商民主强调公民通过自由而平等的理性对话、辩论、推理和审议等方式来参与公共生活,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从而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作为协商民主理论的集大成者,哈贝马斯将建立在交往行动理论基础上的商谈理论作为协商民主的法哲学基础.然而,交往行动理论和商谈理论都有其内在局限性,因此,反思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是深入研究协商民主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最后20年,一种新型的民主理论--协商民主在西方政治学界开始兴起、发展,并成为人们讨论研究聚集的焦点.作为一种可能的新型民主,协商民主面临着许多挑战,它能否成为可能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从一种自由、平等、理性分析的视角来看,协商民主能够化解自由与秩序的矛盾,维护社会的平等和正义,能够在公开的理性下实现政治的合法性,解决现有民主制度的困境与挑战,是能够实现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3.
哈贝马斯认为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民主模式都是片面的,前者在政治实践中赋予民主的规范意义太弱,后者赋予民主的规范意义则太强.为了对民主在政治实践中的作用做出恰当的解释,他对二者进行调和,提出了"第三种"民主模式,即程序主义的协商民主.这是一种以交往、话语为基础,以协商程序为核心的民主模式,它把制度化民主的动力和合法性基础归结于非正式公共领域中的交往形式.这一民主模式虽然带有明显的乌托邦色彩,但对民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应对多元文化主义,解决选举民主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协商民主理论在西方应运而生。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根植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使得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协商民主上也表现出不同的内涵。与西方协商民主相比,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二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层次多、范围广的特点。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中,无论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还是基本政治制度,都包含着丰富多样的协商民主。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同时,还要注重选举民主的发展,实现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相结合,共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在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主题内容和历史任务.协商民主以公共协商为核心,以实现政治主体的普遍利益为最终目的.团结与民主是统一战线和协商民主共同的话题,两者皆有整合利益和凝聚力量的内在功能.以协商民主视角梳理统一战线的历史演进路径,并对其进行必要的逻辑解析研究,对于巩固爱国统一战线和发展协商民主制度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协商民主作为强调过程性民主的重要民主形式,是现代民主政治理论的重要内容.西方学者从20世纪末开始对协商民主理论进行不断扩展,从不同的视角对协商民主进行阐述.在中国,由于协商民主在中国目前政治架构下不涉及根本的政治体制,对提高中国国内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反而起到促进作用,因而成为中国学者讨论的重要理论话题:建构公共协商机制,协调多方的价值偏好,使社会的多元利益群体以公共利益为目标,通过各方平等、自由的对话、讨论、辩论和协商的过程,达致利益表达、利益协调与利益实现.民主恳谈是中国协商民主的重要实践形式之一,但民主恳谈与协商民主相比,在理论目标上尚有较大的差距.但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民主协商形式,民主恳谈的设计和完善无疑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交往权力是哈贝马斯在建构审议民主理论过程中引入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因其非实体性而与行政权力等政治权力相区别,在理论上被哈贝马斯赋予既能实现民主、又可体现法治的政治意蕴,在实践中则被赋予解决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合法性危机的政治功用。同样,由于交往权力的非实体性,导致其政治功用的实现取决于其他因素而非它自身。  相似文献   

8.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价值追求,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多年探索的重要成果.虽然协商民主理论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西方政治理论界兴起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然而,协商民主政治的思想和实践早已存在于近现代中国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发展历程中.  相似文献   

9.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的重要法宝;协商民主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民主制度创新形式。以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为研究视角,以"历史、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为考察方法,统一战线与协商民主具有共同的价值基石,富有内在逻辑。统一战线是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协商民主是统一战线的实质内容,二者在辩证互动中保持张力:创新统一战线工作,可以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推进协商民主,可以更好地发挥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未来中国政治发展,必将是统一战线与协商民主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协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基层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工程。如何把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与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民主力量有机结合起来,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民主协商共同治理的社会优势,是一个具有重大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的时代课题。一些城市街道党工委的实践表明,发展基层协商民主要坚持党委引领、党建保障,把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凝聚功能渗透到广泛的社会协商之中;要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把解决民生、发展民主贯穿于民主协商的全过程;要坚持多层推进、制度固化,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理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