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一个赤日炎炎的夏日,我又相约拜访了奇忠义先生,在老先生的家里,我们摇扇长谈了一个上午。老人家退休前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奇忠义先生的退休生活恬淡平静,自在充实,他正在充分享用属于自己支配的黄金时光。这是一个简朴而雅致的会客厅,客厅正面迎门是一套当地产的榆木四花紫漆沙发,茶几上搁着几种近期报纸和一只放大镜,当地一盆君子兰和一盆文竹,三面墙壁上悬挂着奇忠义先生与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等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四帧珍贵的合影用片。我问正面墙上老人家与江泽民迫走边交谈的照片摄…  相似文献   

2.
学生时代,我就知道周培源先生的名字。知道他个是一位物理学家,也是一位爱国的进步人士。周培源先生在我们学生心目中是倍受尊敬的。只是我是学历史的,隔行隔业,对周先生的著述等等从未接触,对他的生平事迹更不曾知晓。一切也就淡淡过去了。  相似文献   

3.
我接触陈嘉庚先生,从一九三七年"八·一二"上海的枪声起到他的弥留时刻终,凡二十五年.早在新加坡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听过陈嘉庚先生的名字,知道有一位大家敬佩的大实业家,爱国爱乡,倾资兴学,可是为人很严厉,从来不笑,他的孩子们都怕他.十多年后,我年二十五岁,以《南洋商报》记者的身份见到他,发现这位有名人物不像传说中那么可怕,对记者很亲切,不摆架子,严肃的外形藏着一颗刚正而赤热的心.《南洋商报》是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陈嘉庚有限公司"收盘后,报馆易主,就  相似文献   

4.
爱家爱国,儒雅谦冲"他的确是蔡孑民先生而后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位教育家。"教育家傅任敢先生如是说。"他"是谁?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也。世人知道梅贻琦的已不多了,也难怪。1949年6月,梅贻琦代表国民党政府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相似文献   

5.
他为实现国家的统一而献身──孙中山先生晚年的爱国事迹黄文雅团结统一是国家富强、民族昌盛的基本条件。我才近代无数爱国志士都为之奋斗牺牲。杰出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1,J、中山先生是其中的代表/.物。中山先生一生都为谋求民族解放、国家统一而奔波操劳,可谓鞠...  相似文献   

6.
最近,由著名词作家蒋开儒主讲的"我的梦·中国梦"爱国励志文化大讲堂在贺州市开讲。讲堂以蒋开儒先生的《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中国梦》三部著名代表作为主线,采用多媒体声像、历史照片资料、著名歌唱家演绎的MTV画面展示和生动的事件讲述,使整个演  相似文献   

7.
洪迈的忠义观主要是对先秦儒家忠义道德观念中合理成分的继承和发展。这突出体现在"道高于君"、"国重于君"等爱国爱民的思想内容与价值取向,有着宽广的社会内容与平等的、民主的合理化成分,是传统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8.
在黄琪翔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深切缅怀他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建立的历史功勋,追思他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激励农工党同志继承黄琪翔先生遗志,弘扬黄琪翔先生的爱国革命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中华不断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9.
编者的话     
<正>陈映真先生是台湾著名文学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台湾同胞的杰出代表,台湾爱国统一阵营的杰出领袖和思想家、理论家。他创作了大量优秀文学作品和文艺评论,通过个体命运书写时代,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现当代台湾历史和现实。他满怀人间爱,站在民众立场,对台湾政治、社会弊端,展开勇敢无畏的批判。他矢志不渝追求国家统一,颂扬台湾同胞爱国爱乡传统,揭露"台独"的荒谬和危害,呼吁台湾同胞投身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0.
正30年前,爱国学者胡秋原先生"破冰"台海之旅,邓颖超同志曾当面称赞道:"胡先生对故土充满眷念之情,爱国之心令人敬佩。"值此我与九州出版社携手推出拙作《胡秋原:从抗战巨笔到两岸"破冰人"》之际,不禁回想起我与胡秋原先生的过往。跨海"同事"结文缘胡秋原回来了!他像一只北归的雁,掠过海峡,飞抵祖国首都北京。1988年9月13日,我在央视新闻联播中看到: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亲切会见了台湾资深"立委""中国统  相似文献   

11.
知道谢韬先生的大名并见到他,是在20多年前,当时我正开始采访一系列与1955年胡风集团冤案有关的人士。作为一位被打成"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成员,谢韬先生当然是我必不可少的采访对象。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9,(15)
<正>陈映真先生是台湾著名文学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台湾同胞的杰出代表,台湾爱国统一阵营的杰出领袖和思想家、理论家。他创作了大量优秀文学作品和文艺评论,通过个体命运书写时代,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现当代台湾历史和现实。他满怀人间爱,站在民众立场,对台湾政治、社会弊端,展开勇敢无畏的批判。他矢志不渝追求国家统一,颂扬台湾同胞爱国爱乡传统,揭露"台  相似文献   

13.
叶芳 《台声》2011,(10):54-56
8月22日,突然听到钟铁民先生去世的消息,真的不敢相信。尽管早就知道钟先生从小就身体赢弱,常年受病痛干扰;尽管已经知道他去年刚刚做过手术,仍在休养之中,但我一直相信他会好起来的,因为他的毅力、他的信念、他的精神,都是那样永远快乐、鲜活地感染着周边的朋友们。特别是近两年来我与他的3次交谈,从中了解了他的为人、他的做事,更让我无论如何无法接受钟先生已经离去的现实。  相似文献   

14.
有一次,同事告诉我,他的上高中的女儿竟然不知道蒋介石是哪国人。这对他实在是不小的打击。同事在编辑部里负责历史、文物方面的稿件,同事的老爸是史学界屈指可数的重量级人物,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却不料孩子闹出了这等笑话,也难怪他痛心疾首。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抗日战争70周年。86岁的我,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许多抗日志士和爱国先贤涌现心间,其中印象较深的是鞠思敏先生。先生名承颖,荣成人,祖辈(居今成山镇马山大疃)与我同村。其父鞠正色中举后迁居县城老衙门前街,1872年先生出生于此,1944年病逝于济南。在先生几十年的爱国、教学生涯中,正处在一个"黑暗主义横行的年代,  相似文献   

16.
他哈哈大笑着走进来,说道:"我被放到网上,还是最近才知道,怪不得那么多外地人打电话包我的车。"他的声音、他的外形、他说话的语态,无论从哪方面都看不出他今年已经60岁了。  相似文献   

17.
初冬的鹭岛,依然温暖如春。2004年12月1日,鲜花簇拥的厦门市人民会堂国际会议厅,迎来了一批来自远方的贵客——一行17人的芬兰议会代表团,团长是芬兰议会议长帕沃·利波宁先生。他们是来观摩厦门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的。下午两点二十分,在全国人大中芬友好小组副主席、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姜云宝、中国驻芬兰大使张直鉴等陪同下,帕沃·利波宁议长走向了会议的主席台,在热烈的掌声中,厦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洪永世和芬兰议长帕沃·利波宁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洪永世主任首先致欢迎词:"今天,很高兴迎来芬兰议会议长利波宁先生率议员来观摩我们的常委会会议……下面请议长讲话!"帕沃·利波宁议长通过翻译表达了他此刻的心情,他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厦门参观。我知道这次会议将讨论厦门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一些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我们芬兰也是广泛讨论的话题。我要预祝常委会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在热情简短的相互致词后,他们互赠了礼物。洪永世主任送给帕沃·利波宁的是厦门人民会堂的会徽。接过会徽,帕沃·利波宁议长高举着友好地向大家示意。随后,他回赠了一本芬兰宪法的中译本。  相似文献   

18.
李熙宗 《黄埔》2013,(3):6-6
发扬黄埔精神,是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建会宗旨,是黄埔同学应该身体力行的义务和责任。什么是黄埔精神?我看应该是爱国革命!为什么说爱国革命是黄埔精神?首先,我们应该从黄埔军校的诞生说起,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时,孙中山先生视察了黄埔军校后在作报告时说了这样一段话,他说"我们今天要开办这个学校是希望什么呢?就  相似文献   

19.
《黄埔》2018,(5)
正据2004年出版的《广东省志·孙中山志》统计,孙中山先生存世的照片有523张,其中有多张照片,身旁都有一位身着白色西装,比中山先生身高略高的外国人陪同。笔者感到十分好奇,后来,经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前会长李赣驹先生(1919—2014)指点,才知道他是中山先生的加拿大籍副官、犹太人马坤。马坤其人2012年,北京西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传记著作——由英国  相似文献   

20.
申万胜 《黄埔》2009,(1):60-61
我是在国防大学上学时认识黄彬将军的。那时他是教研室主任,常给学员讲课。但知道他的书法也好,则是最近几年。与黄彬将军接触以后,才发现他对书法非常执着,而且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