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任重道远     
从云南实际出发,今后全省扶贫工作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贫困人口数量大,生产力水平低,贫困程度深。1999年底,全省还有52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水平的50%。按国家初步拟定的新贫困标准,农民人均纯收入865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约有1125万。2000年底,全省尚未解决温饱的极端贫困人口还有160多万人(不合能自食其力的农村残疾贫困人口 65万)。 (二)异地搬迁人口数量多,搬迁任务重。扶贫攻坚阶段确立基本丧失生存条件,需异地搬迁的贫困人口 50万。争取在中央支持下, 2005年前计…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扶贫开发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采取加强领导、减轻负担、增加投入、科技扶贫、部门承包、配套服务、以工代赈、兴办实体等措施,经过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按照“七五”期间国务院确定的解决温饱标准,已基本解决了贫困地区大多数群众的温饱问题。 但是,按农民人均纯收入300元计,1992年贵州省46个贫困县还有800多万贫困人口,190多万人和丹寨、睛隆2个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元以下,这些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发育程度低的多灾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仅麻山和瑶山地区就有30多万贫困人口生活在人均纯收入200元以下的极贫状态,46个贫困县还有360多万人饮水困难,230个乡不通公路,70%的村不通电,成年人文盲、半文盲率高达36.7%。据1993年对30个极贫乡调查统计,1992午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97元,人均占有粮仅180公斤,吃返销粮的农户高达46%。  相似文献   

3.
实施“七七”扶贫攻坚计划7年来,通过不懈努力,云南省扶贫攻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1.解决了623万人的温饱问题。80年代中期,云南省贫困人口大约1200多万,到1994年全省贫困人口还有783万,开展大规模的扶贫攻坚后,到2000年底,全省贫困人口已下降到160万,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994年23.2%下降到47%。73个国定贫困县农民人均产粮由1994年的306.7公斤增加到36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37.2元增加到1100元。 2.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1994年以来,全省贫困地区…  相似文献   

4.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我省从2002年开始实施百村扶贫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年扶持的206个项目村,覆盖农户4.98万户,受益人口19.98万人,农民人均增收400元以上,80%以上的项目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元以上,14万人稳定解决了温饱问题。2003年新实施的202个项目村,目前进展良好,有的已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为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省政府决定2004年继续加大百村扶贫工程实施力度。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5.
扶贫要动感情,动脑筋,动真的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刘方仁贵州全省人口3410万,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4.7%。全省面积中87%是石头山,10%是丘陵,实际上基本也是石头山,两部分共占97%。在全省农村未解决温饱的人口有1000万,其中年人均纯收入在200元...  相似文献   

6.
《精神文明导刊》2004,(7):37-38
改革开放以来,昭通也同全国全省一样,广大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近500万人口的地级市,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从改革开放初的不到200元增加到了现在的1001元,到2002年已基本实现整体解决温饱的目标。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7.
一年来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绩1995年12月,省委、省政府在文山召开的扶贫工作会议,标志着我省扶贫工作转人以506个特困乡(镇)为重点的攻坚阶段。一年来,扶贫工作取得初步成效,1996年全省预计有120万人解决了温饱;73个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4元,比上年增长12%,人均产粮310公斤,增长1.3%。一年来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思想观念得到转变。通过贯彻全省扶贫会议精神,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展开了扶贫攻坚重大意义的大讨论,实现了思想观念的转变,广大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进一步克服“等、靠、要”思想,振奋了自力…  相似文献   

8.
金莲芳 《创造》2003,(10):54-54
迪庆州同全国、全省一样,农民增收是当前我州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难点和关键所在。据统计,2001年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812元,全国为2366元,全省为1534元,迪庆低于昭通、怒江,居全省倒数第一。按人均865元巩固温饱标准,还有181780人,62.4%人口成为扶贫对象,而且差距还有拉大趋势,形势严峻。为此笔者就如何根据州情,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对农业增收途径问题作以下探析。一、打好基础,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以产业结构调整入手,农产品基地建设是基础。基地建设必须立足于迪庆藏区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种养殖业特色;立足于天然、绿色、无公害…  相似文献   

9.
怒江州贫困人口特征及扶贫方式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恕江州是全省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所辖四县均是国家级重点扶持的贫困县 ,自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 ,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扶持下 ,经过全州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 ,使素以贫困落后著称的怒江峡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5年的446元增加至1998年的737元 ,农民人均有粮由323公斤增加到395公斤。使15.62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 ,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 ,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因素 ,怒江的扶贫攻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到1996年全州还有11.8万人未解决温饱 ,贫困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24.83 %。要尽快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必须因地制宜 ,针对贫困人口的特征、形成贫困的原因 ,对症下药 ,选择有效的扶贫方式。一、怒江州贫困人口特征1、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怒江州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和资源富集”为一体的农业州。贫困人口大多集居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山区或高寒山区 ,旱、水、雪、风、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全州80 %的农户居住在半山或高山上 ,85 %左右的旱地均分布在山崖和陡坡的石旮旯里 ,且90 %的土地超过25度 ,跑水、跑土、跑肥 ,可谓“满山遍野尽...  相似文献   

10.
进入九十年代下半期以来,广东省扶贫开发的工作任务仍十分艰巨。以“八五”时期的标准,目前广东省64%山区县的财政靠省里补贴,37.6%的山区乡镇年机动财力不足30万元,67.7%的山区管理区年集体经济纯收入不足对万元,全省还有叨万人未完全解决温饱,200万人未能完全脱贫。从某种条件看,未解决温饱的地方大都属于广东的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技术装备差、文化水平低地尽。从某种意义上说,解决这几十万人的温饱问题任务更为艰巨,而且已经解决了温饱的地方标准低、不稳定,一遇自然灾害容易返贫。到本世纪末,要实现稳定地解决群…  相似文献   

11.
云南扶贫工作现状1986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加强领导,增加资金投入,开展了大规模的扶贫。10年中,中央和省共投入扶贫资金60亿元,到1995年底全省共解决580多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全省73个贫困县共兴修小水池、小塘坝、小水窖等“五小工程”43.7万件,建成基本农田(地)325.6万亩,坡地改梯地247.4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达0.28亩;解决669.86万人、408.98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新修乡、村公路1.76万公里,使6205…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反贫困斗争文湘按国际反贫困经验,当贫困人口下降到总人口的10%以下时,就进入了最困难的阶段。中国以解决温饱为目标的扶贫工作已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当今中国大陆农村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均年纯收入达1500—2000元,而中西部地区人均才300—...  相似文献   

13.
1995年年末岁尾,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政府在文山州召开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会议动员全党、全社会切实加大扶贫力度,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完成全省“七七”扶贫攻坚计划规定的各项任务。会上,省委书记高严同志就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作了重要讲话。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云南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了在本世纪末全省基本实现小康的历史性任务。到2000年,贫困地区绝大多数贫困户要达到年人均纯收入5加元以上(199o年不变价格),人均占有粮食300公斤,基本做到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水喝,适龄儿童能…  相似文献   

14.
通山县是全省12个特困县之一,是一个集老、库、山、穷于一身的边陲小县。近几年来,我们以民为本、克难攻坚,着力解决脱贫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贫困人口由1995年底的10.6万人减少到1998年末的1.1万人,农村人平纯收入由1996年的1186元提高到1998年的1449元。1999年人平纯收入将再增加200元以上,可实现解决全县温饱目标。如  相似文献   

15.
《时事报告》2009,(3):71-71
从今年起我国实行人均纯收入1196元的新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覆盖扶贫对象4007万人。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占我国贫困人口十分之一的贵州省,又有11万绝对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2005年,贵州省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7.14亿元、以工代赈资金2.65亿元、信贷扶贫资金7亿元,实施到村到户扶贫项目1万多个。预计全省可解决31.7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净减少绝对贫困人口11万左右、低收入贫困人口12万左右。一年来,贵州以“百乡千村”扶贫工程为重点,努力改善广大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省财政拨出610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用于100个一类重点扶贫乡镇开发扶贫;2.2亿元专项扶贫资金,用于1100个重点扶贫村实施整村推进脱贫计划;500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还有5000万人,要在今后3年完成扶贫攻坚任务,必须争取今年解决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这是今年扶贫攻坚的基本目标,也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国务院决定,1998年新增扶贫资金30亿元,全年中央扶贫资金总量达183亿元,是历  相似文献   

18.
怒江州第四次党代会和七届人大会议提出,用4年时间到2000完成“871111”工程(即人均纯收入8O0元,人均有粮700市斤,一人1亩稳产田、1亩经济林果、1只羊、1口猪),打好扶贫攻坚战。为了起好步,开好局,完成扶贫攻坚任务,我们前往沪水县洛本卓白族乡调查。通过调查,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只有认真解决各族群众的温饱,彻底消除贫困,党和政府才能取信于民。现状和任务洛本卓白族乡是全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地处怒江大峡谷中部,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之间,汹涌的怒江象一头激怒的巨龙,由北向南穿流而下。境内山峰立林,谷深山高,…  相似文献   

19.
《创造》2001,(7)
腾冲县自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腾冲县六一六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贫困户收入不断增加,贫困面逐渐减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县贫困人口由1994年的164万人减少到2000年的24万人,有14万人达到了云南省越温验收标准,占贫困人口的855%。到2000年,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838元,比1994年的381元增长了120%,人均占有粮食333公斤,比1994年的297公斤增长了12%。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994年的694元增加到1435元,增长了107%,国内生产总值由1994年的89亿元增加到172亿元,增长了93%;…  相似文献   

20.
余扬举 《创造》2003,(12):22-23
(一)巧家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还有18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面。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后,我们通过认真调研,反复讨论,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扶贫攻坚打基础。到2007年,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元。第二步,摆脱贫困奔小康。到2012年,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00元,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第三步,跨入门槛搞建设。到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达到2002年全国的水平,跨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门槛。力争把巧家建成昭通市的热区资源开发基地、矿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