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村村委会民主选举是中国农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本刊关注的重大热点问题。本刊第16期刊发的《黑泥湖村选举缘何起风波》暴露了选举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这一期我们接着编发来自福建省沙县际口村民主选举的报道。际口村选举的民主程度、规范程度,引起了美国等西方国家有关机构的极大关注。在国内,际口村的做法对各地如何组织好农村民主选举工作极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自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基层民主选举制度也有了实质性的完善和发展。把握农村“两委”换届选举情况的变化规律,对于进一步发展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提高选举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年农村“两委”换届前,乳山市从选举工作发展变化的视角,组织了专题调研活动,形成了一些规律性认识,  相似文献   

3.
石明金  方玉媚 《学理论》2012,(28):43-4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进程越来越快,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致使社会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任务被提到日程上来。农村社会是我国的社会基础,没有农村的社会和谐,就没有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实现农村社会和谐,主要靠发展村民自治来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环节。而村民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民主选举。村民自治是农村基层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搞好民主选举有利于发展村民自治和农村基层民主,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因此说,民主选举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民主选举是乡村民主治理的起点,在乡村民主治理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因此,学界对民主选举工作仍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当前,在民主选举的操作层面,选举前准备工作不细致、不充分,竞选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违规、违法现象,对选举结果的有效性确认与处理存在不作为现象;社会转型中农村选民素质下降导致选举质量降低;民主选举造成村庄共同体的分裂与对立。为此,应从规范各主体角色及行为边界、强化问责制、培养选民民主精神三个方面推进民主选举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把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同包产到户和发展乡镇企业并称为我们党领导的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如果说推行联产承包制,发展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创新,为中国开辟了一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那么,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是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伟大创新,为中国农村开辟了一条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如何在总结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制度经验的基础上,把“三公开,四民主”移植到农村乡镇一级,为我国基层民主建设探索出一条新路,是值得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32)
改革开放以来,宗族势力在中国农村地区死灰复燃,并对基层民主选举产生重要影响。宗族毕竟是几千年封建文化的产物,其消极影响仍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民主选举中:宗族势力为寻求本族的利益最大化,干扰选举各个环节,加剧各派系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不利于基层民主建设。应对宗族势力影响民主选举的对策建议如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村民收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维护农民权益;正确发挥宗族文化积极作用,发扬优秀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的内容及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如何组织农民,使农民掌握自己的命运,当家作主,建设新的生活,是每一个关注中国农民问题的人应当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就中国农村的村民自治制度的内容及实施以来的效果作一论述,以便与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共同研究,共同探讨,从而使村民自治制度在中国农村这块沃土上继续发展,继续壮大。一、中国村民自治制度的内容1、民主选举制度在中国,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组成,一般五人左右,由年满18周岁以上的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只要是本村村民,不分民族、种族、…  相似文献   

8.
历经20多年乡村选举实践,我国农村在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建设、深化农民民主意识与推进民主化进程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乡村民主选举的质量与成效也不断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基层权力、利益博弈与乡村社会势力成为影响当前乡村民主选举的主要因素。三种因素的交叉影响,致使乡村民主选举的公信力下降。因此,当前任何致力于推进乡村民主化进程的努力,都应体现在对这三种主要影响因素关注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殷玉明 《学理论》2010,(3):15-16
推进农村管理民主,完善乡村管理体制,为农民当家作主提供制度性平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自实施村民自治以来,农村基层逐步形成了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体系,农村基层管理民主的氛圈日渐浓厚。但管理民主仍处在起步阶段,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不仅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村委会实行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后,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但同时也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是摆在农村基层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党支部与村委会都是农村基层 组织,但这两个基层组织在 不少地方时常发生矛盾和碰撞。农村党支部在新的时期如何定位?党支部与村委会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关部门对首次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村委会的调查显示:首批民选“村官”是一支素质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1.
《理论视野》2009,(6):63-63
《新京报》6月6日发表蔡定剑的文章指出,近日,中办和国办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这对被贿选困扰已久的农村民主选举来说,虽然来得有点晚,但还是来了。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在组织指导上越来越科学,在程序操作上越来越规范,在选举结果上也越来越符合民意。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实践的不断深入,选举中出现的问题也日渐增多,尤其是近两年的镇村合并导致农村的选举情势更加复杂、派性斗争愈发严重。如果处理不当,将会进一步影响到农村的政治稳定和基  相似文献   

13.
贵刊在今年的第八期、第九期,连续两期的“专题报道”中,都以农村建设为主题, 报道了农村在新一轮建设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并在《找准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一文中,对“如何更好的建设新农村”进行了科学、系统的阐述。这两期杂志,让来自农村的我,读来倍感兴奋!  相似文献   

14.
随 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农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民主意识日益增强 ,他们有直接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决定村里重大事务的强烈要求。针对这个新情况 ,上海农村各级党政组织把推行村民自治、强化民主管理作为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切入点 ,坚持从现阶段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入手 ,循序渐进 ,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的民主政治建设。一、依法实施村民委员会的民主选举1999年是新的《村委会组织法》颁布后的第一个换届选举年。上海市郊各级党政组织抓住这一契机 ,广泛、深入地开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学习、…  相似文献   

15.
宗派控制的民主选举黑恶势力通过村委会的民主选举控制农村基层政权,是目前黑恶势力侵入农村政治领域的特征之一。在湘南某市这次集中整治的40个黑恶势力控制的村中,有近20名村  相似文献   

16.
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村委会选举作为我国最大的基层民主选举,开创了我国民主选举的先河。继续做好村委会选举的对策:(1)加大普法力度,提高村民民主与法制意识;(2)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民因谋取眼前利益而参选的行为;(3)健全和完善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法律法规,保障村委会选举有法可依;(4)加大对选举的监督力度,使选举更加透明化;(5)实行公开演讲制度,避免村民投票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7.
农村民主大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琳 《瞭望》2008,(43)
以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规范化、制度化为标志,农村基层民主质量将大大提升 将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等,一并列入农村六大制度建设,是对十七大关于基层民  相似文献   

18.
1999年3月29日,中共中央组织部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条例》第九条第三款明确指出,村党支部要“领导和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领导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这些组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各自章程充分行使职权。”坚持党对村民自治的领导,这个原则绝不能动摇。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基层民主的推进,农村党组织的领导权威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村民自治中实现并加强党的领导,已成为我们党…  相似文献   

19.
村民自治作为中国农村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制度形式,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把重点放在了乡村选举方面。然而民主选举村干部,只是村民自治的第一步,如何使民主选举出的村干部遵照村民的意愿正确行使职权则是关键,这涉及到如何封其进行监督和管理的问题,村民一旦把村干部选出来就觉得自己的民主权利已行使,忽视了选举后监督管理的问题,上级又因法规等的限制无权干涉村民自治方面的工作,封村官的监督造成了漏洞。本文就村干部的监督和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总结对其管理的各种途径,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趋势逐步强化,村民的经济利益越来越依靠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成果,促使村民的利益结构或利益权重发生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日益受到与农村经济产业利益相关的个人或以产业经济利益为基础的群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