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章含之在她《我与父亲章士钊》(《文汇月刊》1988年第4期)和新近出版的《跨过厚厚的大红门》(文汇出版社2002年8月)以及她主编的《章士钊全集》中,都收入了“文革”期间的两封重要信件:一封是章士钊写给当时行将被打倒的国家主席刘少奇的;一封是毛泽东接到章士钊写给他为刘少奇求情的信之后给章的回信。这两封信都是研究中国当代史,特别是研究“文革”史的极其珍贵的材料,反映出章氏当时确实是竭尽全力地居中调停党和国家这一二把手之间的关系的。  相似文献   

2.
正黄炎培,号任之,1878年10月1日出生于上海沙县城一个平民家庭。是晚清时期的末代秀才、试举人,是远近闻名的"江南才子"。曾创办了我国第一所正规的职业学校——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他是著名的教育家、爱国的民主主义者,与毛泽东、周恩来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毛泽东曾一再号召党外人士学习黄炎培,做党的诤友。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1965  相似文献   

3.
熊坤静 《传承》2009,(3):9-11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是毛泽东在进北平城不久写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随着旧政权的被推翻,新中国的曙光从东方冉冉升起,党中央将要向京城转移了。临行前毛泽东多次以李自成进北京的史实教育和警戒党内同志和身边的人,要求大家保持谦虚,不要做李自成,并诙谐地称这次为"进京赶考"。  相似文献   

4.
黄海 《传承》2009,(5):34-36
如果不是毛泽东的一项伟大计划使她的人生发生了重大转折,她也将和千千万万的农村妇女一样默默无闻地走完人生旅程。但是,为了中国革命事业,她舍家为国,革命一生不求功名,更在革命胜利后甘愿回到韶山冲,继续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相似文献   

5.
《传承》2013,(12):20-20
周子昆,1901年出生于桂林市一个贫农家庭。1924年参加孙中山大元帅府铁甲车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期在叶挺独立团任营长。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率部跟朱德转战湘粤赣边境。转战中,部队弹尽粮绝,不少人不辞而别。朱德说:大革命是失败了,南昌起义军也失败了,但还是要革命的。同志们,要革命的,跟我走;不想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当时,周子昆左臂受伤,完全可以以治伤为由离队。但他坚定地说:“我们二营全体指战员愿跟朱军长战斗到底,革命不成功,决不回家!”  相似文献   

6.
《公安研究》2014,(6):95-95
石仲泉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年第10期撰文认为,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努力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追逐“中国梦”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历史。从毛泽东到习近平都企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梦想。这是近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追求。尽管他们对“中国梦”的定位标准、实现目标略有差异,强调重点有所不同,但要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大连干部学刊》2013,(10):63-63
1949年1月6日至17日,在中苏关系史上颇具历史意义。在这期间,毛泽东和斯大林就如何结束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的统治,频繁交换函电,商谈对策。这些电报,探讨了如何应对国民党提出的所谓和平谈判问题、如何回答国民政府邀请英美法苏四国政府居间调停国共停战议和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人生价值观,是毛泽东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和完善起来的。考察毛泽东的全部人生价值观,可以分为青年时期和后青年时期两大阶段,对此作一番研究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马元 《北京观察》2013,(5):16-17
"五一口号"所凝聚的中国共产党领袖和民主党派代表人物的共识终于催生了一个新中国的诞生。抗战八年,马叙伦先生困居上海。在疾病和贫困的折磨下,两鬓堆雪,面容憔悴,心情郁闷。1945年8月抗战的胜利,使他精神振奋,欣喜若狂。他由衷地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希望国共两党顺应民意,通过谈判实现和平、民主、统一。此时,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明确提  相似文献   

10.
黄惠运  廖佳成 《求索》2011,(1):229-231,80
"吉安调查"是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战争前夕,1930年10月4日至11月21日,毛泽东为了深入了解赣西南苏区土地革命斗争情况,贯彻执行"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在曾山、古柏、陈正人等的帮助下,在随红军进驻吉安城中,以及从峡江回到吉安,又从吉安赴永丰途中的一个半月时间里,进行的一系列调查研究活动和撰写的一组调查报告。毛泽东"吉安调查",丰富了党的土地革命路线的内涵,为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战略方针的实施提供了决策依据;以确凿的史实雄辩地说明了赣西南革命根据地是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的重要基地,成为"中国苏维埃临时政府的胎盘。"  相似文献   

11.
【斯大林希望看到以蒋介石为核心的"联合政府"】1945年6月,第11~12期《布尔什维克》杂志发表的一篇评论员文章称:战后中国必须有一个"由战时所有民主党派、团体和组织所加强的国家民主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提出的“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的重要命题,深刻总结了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积累的历史经验,凸显了政策和策略问题对于党的事业成败的极端重要性,集中反映了毛泽东关于政策和策略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刻体会并正确运用毛泽东关于“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的思想,对提高全党的政策理论水平、贯彻执行好党的政策和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统 《同舟共进》2008,(3):46-48
毛泽东为什么对一篇运盐的文章大加赞扬?为什么在"按语"中两次点了"夸夸其谈"的名?毛批评的正是当时延安的《解放日报》。回顾历史,再看今天,文风问题难道不值得我们深长思之吗?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关于“第二次结合”的思想与实践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毛泽东不仅是"第一次结合"的代表人物,而且是"第二次结合"的创始者.他有关"第二次结合"的思想与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和中国历史前进的逻辑之必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社会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格婷  范新平 《传承》2009,(5):10-12
1949年2月13日,在中国革命关键时刻,国民政府策动京泸一带的教育领袖和社会贤达组成"使团"秘密北上,开启了国共两党历史上又一轮"和平谈判"。  相似文献   

16.
张晓敏 《前进》2005,(6):4-6
从“四个现代化”到“小康社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战略目标和社会发展理念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逐步深化、与时俱进、日臻完善的发展过程,反映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执政能力的不断提高。一、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建设战略目标和社会发展理念的演变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把在争取民族独立的基础上实现“中国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新中国建立后,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们党…  相似文献   

17.
王建华 《前沿》2008,(4):65-67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代中国新时势下应该完成的一个课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其内涵和历史积累,它的明确提出也有内在依据,体现为“两个转变”。在现实条件下,我们可以从“四个走向”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8.
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起来的历史使命。为了完成这个历史使命,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生命。在艰苦卓绝的民主革命即将取得胜利时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郑重提出把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9.
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代  相似文献   

20.
同志们: 我代表中共上海市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九次代表大会,是在上海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主旋律;当今中国,谋求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已成为时代最强音。处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上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