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公平、效率与社会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本文指出作为在社会公正基础上的公民"基本福利权利"的表现形式,社会保障必然充当实现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基本社会制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追求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建立和谐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真正意义上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应仅仅是建立了若干项社会保障条例,而应是具有一以贯之的价值取向的目标体系,这实际上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状况的主要标准。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选择取决于一个国家国民的大众文化心理。我国国民的社会文化心理在利益分配方面总的来说是传统思维的平均主义与现代思维的公平意识的结合。因而我国社会保障的目标选择应是围绕平均和公平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从社会保障法与民法的对比角度论证社会保障法对公平与效率的促进与协调价值  相似文献   

4.
秦守勤 《行政与法》2006,(12):26-28
本文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为背景,阐述了经济法的公平理念是机会公平与结果公平,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的统一。在具体制度安排方面,从财政制度、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市场竞争制度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郜静 《法制与社会》2010,(8):146-147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效率的社会保障。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物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等社会公平问题却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更加注重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保证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内涵、体系构成和价值取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以便能更深刻理解社会保障法的内涵,社会保障法的本质是保证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在现阶段,探索社会保障法和和谐社会的内在价值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障法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分配领域中,社会保障制度及其相关立法落后于改革的步伐,可以说已经桎梏了改革的深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本届政府的核心工作任务之一,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社会保障法是经济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社会公平作为其价值取向的。明确社会保障法的地位与性质,对理论研究和法制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保障权是一项基本人权,也是保障公民生存权、平等发展权实现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公正的基本途径,但因为城乡二元的结构的制约,农民在社会中应有的权利和占有的份额未能得到公正的体现,农民社会保障权严重缺失.探讨农民平等享有社会保障权的法律和现实依据,指出我国农民社会保障权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寻求促进和实现农民社会保障权的对策,对促进社会的发展和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在促进经济发展、消除贫困、体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中都有其他法律制度不可替代的功能。本文通过对英美两国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社会效果的比较来阐明以上观点。  相似文献   

10.
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但各种社会矛盾也不断深化,公平的、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意义重大。本文指出只有政府主导、企业支撑、个人参与的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使提升民众信心,尽快走出危机,实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杨清望 《法学论坛》2006,21(6):28-31
公平作为法律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反应社会利益的一种协调和平衡状况。公平首先不是作为一个具体的绝对恒定的价值体系出现和存在的,相反,公平有着不同的时代内涵。从表现形式上来说,公平价值观大致可以分为结果公平、机会公平和制度公平。在当下中国社会,这集中体现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观念。在当今时代,这种法律合法性的以经济为指向的价值观已经显露出诸多弊端,为此,必须与时俱进地发展公平的时代内涵,将和谐发展为现代公平法律价值观的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12.
衡平税法将衡平理念运用到了税法之中,其提出立足于我国非均衡经济制度条件下产生的社会财富分享不公的矛盾。传统税法面对贫富差距问题存在一定的法律失灵甚至异化现象,需要衡平理念对其进行矫正。遗产税在调节社会财富分配方面的作用已在世界其他国家得以彰显。当前,在衡平理念下开征遗产税并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构建遗产税法应立足于我国现实,实现三位一体但又有层次的价值理念、税权和税负的衡平。  相似文献   

13.
刘晶明 《法学杂志》2020,(2):97-104
金融科技的高速发展、行业竞争加剧以及私募特性下的监管缺失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集聚金融风险的主要原因。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机制原有的体系、机制经过多次改进,效率、能级的提升已基本走到尽头。为了提升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机制的国际竞争力,防止类似集资诈骗犯罪的涌现,防范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国家稳定,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建设,需要对我国证券市场进行全面系统的金融改革。应制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法》规范退出机制、完善证券市场各板块的法律定位与转板责任追究法律机制,完善对集资诈骗等不法金融行为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4.
论地方环境立法公正和效率价值的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燕 《河北法学》2004,22(4):149-152
我国地域辽阔,域内自然环境差别较大,其决定了地方环境立法居于不可或缺的地位。地方环境立法应兼顾公正和效率价值平衡,并坚持"效率优先、实现公正"的立法价值取向。地方政府应当对当地新生环境问题结合当地经济、技术、自然实际情况及环境保护的需要及时立法,并对不适时的地方法规进行及时修改,实现地方环境法制系统公正和效率价值的最大化追求。  相似文献   

15.
刘兵红 《政法学刊》2013,30(1):63-67
产生于中世纪的英国衡平法地产权是英国财产法极具特色的制度安排。衡平法地产权经历了从对人权到对世权的演变之路:起初,衡平法法院在承认受托人普通法地产权人权利的基础上赋予衡平法权益人对受托人请求交付地产收益的相对性的权利,后来衡平法权益人的利益可以对抗除支付合理对价且善意受领普通法地产的第三人以外的任何人,成为真正对世权意义上的地产权。了解衡平法地产权之演变可以了解对人权与对世权对话与沟通,有助于各种财产权的权利性质的分析与把握。  相似文献   

16.
赵玉 《法律科学》2013,(4):165-173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隐秘性不应成为弱化其监管的理由,宽松监管必然诱发非法集资,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纳入法律规制势在必行。但其"入法"的切入点何在?鉴于基金管理人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体四元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规制基金管理人是监管基金的要害所在,其中基金管理人准入机制又是整个监管体系的前置门槛与成败关键。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二元化监管模式符合我国监管机构权力配置格局,基金管理人自愿监管应向强制注册转变,作为受托人角色的基金管理人准入标准必须趋严,披露监管主导之下应辅以实质核查,上述策略四管齐下,或许是整顿当下"PE乱象",实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全面"入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7.
Equity goals, such as equal treatment for equal need or equality of access, commonly take pride of place among the aims of health policy. But do these conceptions, or others derived from more fundamental philosophical systems such as those of the utilitarians or John Rawls, successfully capture the way in which the term equity is generally used? If not, is it possible to find some interpretation that can command a greater consensus? This paper answers no to the first question and yes to the second. It is argued that the standard conceptions of equity ignore the processes by which health states are determined and henc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y arise from factors beyond individual control. An alternative conception is proposed that directly incorporates these considerations.  相似文献   

18.
关于股权转让人对股权转让之后到期的出资义务是否承担责任,《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释都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认识模糊、适用错误、结论不一等问题。尚未到期的出资依附于股权之上,不具有债务属性,股权转让之后应由股东(受让人)承担出资义务;如果股东(受让人)因拖欠出资而被要求在拖欠出资的本息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或者因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而被要求在未缴出资范围内承担补充责任时,股权转让人应在股权转让后的一定期限内对前述之责任承担补充责任。该责任不是因违反出资义务而为自身承担的责任,而是属于为他人承担的"与出资相关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高静 《行政与法》2007,(4):47-49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受教育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应该接受教育的人群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不能受到比较系统的教育。教育的不公平不仅拉大了社会成员之间的距离,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此,亟需制定相应的对策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20.
Equity and efficiency are usually regarded as the main objectives of tax policy. Commenting on Dr. Reginald Hansen's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meaning of the equity-efficiency trade-off framework in the context of the ongoing debate regarding the reform of the German income-tax system. Schmoller's and Wagner's contrasting conceptions of income taxation are discussed. The role of the tax law as an instrument of interventionism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social market economy, especially through the use of tax incentives, is highlighted. Contrary to Dr. Hansen, the author adopts an Austrian viewpoint and argues that both the (catallactic) efficiency and equity of tax incentives are disputable, especially but not uniquely through their (ab)use in tax shelter constru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