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粮食增产问题分析于通方粮食增产问题的严峻性我国历来重视农业,重视粮食的生产。建国以后,我国的粮食总产量田1952年的16392万吨,增长到1993年的45640万吨,41年粮食产量增长近1.8倍。我国农业以全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全世界22%的人口...  相似文献   

2.
人是粮食的生产者,又是粮食的消费者。粮食,是江西的优势,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据我省粮食部门统计,我省现有耕地面积仅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55%,而生产的粮食和为国家提供的商品粮却占全国的4%左右,纯调出粮食占全国的9%以上,为国家作出了宝贵的贡献。那么,江西粮食生产与人口的关系现状如何?发展的趋势和前景怎样?人口作为影响我省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应以怎样的速度增长,才不致于使我省丧失国家长期稳定的商品粮基地的地位?我省人口再生产与粮食生产的战略如何?本文试图就上述问题,从粮食生产与人口的关系这个角度,探讨我省继续为国家作贡献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1.新中国成立50年,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建国初期经过三年恢复,1952年为679亿元,到1998年已增加到79553亿元。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平均每年增长9.8%,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2.自力更生基本解决了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人均粮食占有量低。到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已达到4000亿公斤,全国人均粮食达到400公斤。到1985年“六五”计划结束时,我国终于实现了自力更生解决温饱问题的宿愿。经过改革开放20年,我国粮食生产已形成年产约5000亿公斤的综合生产能力。在我国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贫困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再次强调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制定了加快发展农业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这是非常正确的决定。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和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加速农业的发展,实现200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9800—10000亿斤,农林牧副渔全面丰产,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前提,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重要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务之急。 农业科技的进步、农业基础设施的加强和大量化肥的使用,使世界粮食产量从1950年的6.31亿吨增长到1984年的16.49亿吨,高于人口的增长速度,世界人均粮食占有量有很大提高。但是1984年后,世界粮食的产量开始徘徊,1989年的产量为  相似文献   

5.
当前,世界农业发展中的三个趋势令人担忧:一是粮食增长速度放慢;二是耕地面积减少;三是粮食供应前景不容乐观。当今世界除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和自然条件较好的发展中国家较好地解决了粮食生产外,多数发展中国家仍为农业问题所困扰。为了发展经济,提高粮食产量,各国政府开始采取措施,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江西农业增长很快,但横向比较,发展势头又不容乐观。根据有关资料分析,江西的优势主要体现于粮、猪生产及农业资源,差距反映在农作物单产水平、农业发展速度、比重、效益以及工农业相关度等方面。 1.优势①粮食生产优势:第一、粮食产量增长速度略高于全国,绝对数在全国的  相似文献   

7.
1993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6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经济生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深化改革、加强宏观调控的任务仍很艰巨。 1、农业 农业生产形势喜人,全省农业增加值95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农业生产总值(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达到145亿元,增长9.6%,粮食生产创历史最高水平,为99.02亿公斤,比上年增长15.4%,比历史最高年1990年  相似文献   

8.
今年GDP增长将超过7%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最近公布的秋季报告说,预计1999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超过年初预定的7%的目标,达到7.6%左右,2000年经济增长仍然能保持在7.5%—8%之间。 2050年中国人口可能达到16亿 中国人口学会日前预测了中国人口发展的五大趋  相似文献   

9.
1.新中国成立50年,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建国初期经过三年恢复,1952年为679亿元,到1998年已增加到79553亿元。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平均每年增长9.8%,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2.自力更生基本解决了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人均粮食占有量低。到1984  相似文献   

10.
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负责‘米袋子’就是负责本省的粮食供给",深刻阐明了增加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上几个台阶,并在80年代中期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1994年,尽管我国农业遭受了特大自然灾害,农业生产仍然获得了大丰收。粮食总产达"8892亿斤"。但是绝不能因此就认为我国的粮食间题已经过关了。国际公认的标准是人均占有粮食500公斤才算过关,而且只将谷物类算作粮食。我国连大豆、薯类都加在一起尚不足400公斤,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人均占有650公斤的水平。粮食生产形势是严峻的。首先是进入90年代以来。粮食生产一直呈低速增长趋势,年递增率只有0.4%;第二,我国"南方十四省、市、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直线下降,1989年占58.3%,1990年到1992年降为55%左右,1993年又跌到52.7%。短短四年下跌五个百分点以上"②;第三,粮食消费量迅速增加,一方面"我国每年新增人口1600万"③,对粮食需求产生了相当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工业用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区当前农业问题的核心,是首都一千多万人口(包括农业人口)对农副产品需求的迅速增长与北京市农业生产的相对落后和自然资源(主要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相对匮乏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一是用正确的方针政策,进一步调节和改善农业生产关系、工农关系、城乡关系,调动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二是用适宜的对策,恰当地调整北京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和适度抑制他们对农副产品消费需求的过快增长;三是建立体现更高生产力水平的节水型农业,满足群众不断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连年丰收,粮食产量有了较大幅度增长,形势很好。但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当前粮食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及经济建设发展对粮食的需求来看,粮食生产决不可放松,而应当把它放在首要地位: 一、粮食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粮食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当前,粮食问题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形势不容乐观1、粮食生产停滞不前。自80年代中期以来,粮食增产十分缓慢。到1994年时,全国粮食总产8960亿斤,比1984年增加810亿斤,平均每年仅增长0.9%,大大低于80年代前半期的增长速度。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几年停滞不前。纵观近5年的情况,粮食平均减产64亿斤。五大类粮食作物(玉米、小麦、薯类、大豆和稻谷)都比上年减产,稻谷生产已经下滑到1984年前的生产水平,比最高年份减产近400亿斤。尤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农村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农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6.7%,粮食总产量在20年间增加2000亿公斤,年均增速达2.7%,远远超过人口增长速度(1.01%),棉、油、糖的产量也分别比1978年增长1.1倍、3.1倍和2.9倍。基本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政府和广大百姓的吃饭穿衣问题。1997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达2090元,比1978年增长15.6倍。但是,在看到中国农村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我国广大农村的起点是相当低的…  相似文献   

15.
在有将近13亿人口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近年来,农民收入问题成了全社会十分关注的热点。据统计,1997年以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由4.6%降至2000年的3%左右。应该说,占全国70%人口的农民,其收入增长的持续走低,消费能力的逐步弱化,正是我国内需扩大乏力、市场低迷不振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扩大内需的重大制约因素。农民增收不仅关系到农村的发展稳定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农业长期增产不增收,农民就不愿意扩大农产品供给,农产品供求形势就会…  相似文献   

16.
1月22日,贵州省2016年主要统计数据正式出炉.初步核算,2016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1734.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增速高于全国(6.7%)3.8个百分点,经济增速连续6年居全国前三. 01 农业生产平稳向好特色农业发展较快 2016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44.66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全省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粮食总产量1192.38万吨,实现“四连增”.农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主要特色农产品产量较快增长.全省畜牧业增加值480.16亿元,畜牧业呈恢复性增长.林业、渔业较快增长,全省林业增加值133.32亿元,比上年增长8.3%;渔业增加值4386亿元,增长15.6%.  相似文献   

17.
舒城县地处大别山东麓,是个圩畈、山区、丘岗综合经济区。全县有57个乡镇,80万零7千农业人口,60万1千亩耕地,人均7分多,是一个人多地少的高产穷县。据1983年统计,全县农业总产值19905.6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62.4%,乡镇企业产值只有3778万元,仅占11.8%。粮食总产近几年一直徘徊在7亿斤左右,每年平均每个农业人口生产粮食都在八、九百斤上下,但是人口多,商品率低,人均收入少,1983年  相似文献   

18.
支树平 《求是》2005,(3):27-28
河南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粮食生产。1996年以来,粮食总产量先后登上3500万吨、4000万吨两个大的台阶,不仅满足了全省近1亿人口的粮食需求,而且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2004年粮食总产量约为4260万吨,比上年增产690万吨,再创历史最高水平。农民收入与粮食产量实现协调增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4%左右,8年来增幅首次达到两位数。总结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抓住关键环节,坚定不移地加大投入,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保证。加强耕地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河南省严…  相似文献   

19.
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切实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争取今年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有个好收成,并且保持其他作物和林牧渔业稳定发展,对于抑制物价上涨、稳定经济全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的大国里,农业这个基础能否得到不断加强,农业生产能否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对  相似文献   

20.
据国家统计局公报,初步统计,1992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23938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6623亿元,增长9.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7%。 一、农业:全年农业增加值5808亿元,比上年增长3.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2%。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44258万吨,比上年增长1.7%;棉花452.8万吨,比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