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既是我国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又是每个公民应承担的义务。我国法律为动员和保护广大人民群众依法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有力地打击违法犯罪现象,对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手段做了许多规定,使广大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有法可依。概括起来,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合法手段有以下几种:一、控告检举违法犯罪控告检举违法犯罪是指任何单位和公民个人发现违法、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向执法机关控告检举,并要求依法处理的行为。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实施的…  相似文献   

2.
第五课违法与犯罪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懂得,违法与犯罪行为的性质和特点。 2.能够划清两个界限:一是划清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界限;一是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与违法行为的界限。 3.使学生认识到违法、犯罪都是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提高守法的自觉性并能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相似文献   

3.
新文学目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树立法制观念、自觉守法用法的重要意义,了解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内容;懂得依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公民应承担的责任,知道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及实行正当防卫。从而使学生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守法、用法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4.
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的光荣职责有些人认为同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公、检、法的事情,还有些人对违法犯罪行为熟视无睹,采取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这种认识和态度是不对的。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管理国家,人民运用法律,法律的源泉来自人民。公检法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直接担负着实施和保卫宪法和法律的重要任务,但是要完成这个任务单靠公检法是不行的。我们国家  相似文献   

5.
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造成的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未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它的法律意义和社会意义在于保护你及时有效地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有利于制止和减少违法犯罪 ,维护社会治安 ,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免受不法侵害。正当防卫不仅是你的合法权利 ,同时必须看到它又是你的法律义务。无论你本人或他人 ,如果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有条件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不进行斗争 ,在客观上是纵容犯…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懂得我国法律,特别是宪法、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认识,受到法制教育,加强守法观念。通过法律常识教学,要求使学生认识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增强国家主人公的责任感;要求知道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并能够做到正确地行使权利和自觉地履行义务;在懂得什么是合法权利和利益,什么是违法犯罪行为的基础上,能明确区分是与非、违法与合法的界限,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勇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相似文献   

7.
宝音图 《前沿》2008,(11):117-119
“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中设立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是正当行为的一种,是法律赋予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一种重要权利和手段,是法律赋予公民在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可采取的正当行为。其目的是鼓励公民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作斗争,从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及公民的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相似文献   

8.
正辽宁省人民政府文件辽政发[2014]5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自2012年6月以来,全省又相继涌现出一大批见义勇为先进典型。他们在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侵害时,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勇敢地同违法犯罪行为和自然灾害做斗争,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正义和社会治安,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用鲜血  相似文献   

9.
辽政发[2011]8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2010年以来,全省相继涌现出一大批见义勇为先进典型。他们在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侵害时挺身而出,勇敢地同违法犯罪行为和自然灾害事故做斗争,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正义和社会治安,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我学习了《法律常识》以后,不仅懂得了许多法律知识,而且,也给了我敢于同违法犯罪的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和力量。以前,我看见小偷偷东西根本不管,心想:反正他也没偷我的东西,管他干啥,要是我去抓小偷,说不定还会挨一顿打,多不合算。自从学了《法律常识》以后,使我清楚地懂得了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并且也懂得了作为一名公民要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以及在必  相似文献   

11.
黑社会性质犯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手段 ,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称霸一方 ,欺压、残害群众 ,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有一定组织性的犯罪。其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包括 :社会原因 ;新旧体制交替 ,利益格局调整 ,社会控制机制弱化 ;一些干部腐败 ,成为黑社会性质犯罪的保护伞。遏制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对策 :提高全社会对预防和惩治黑社会性质犯罪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反黑立法 ,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从重从快打击 ;加大反腐败力度 ;打黑工作必须与扫除社会丑恶现象、涉枪犯罪结合起来 ;加强对公民以及两劳人员的法制教育 ,为打击和预防黑社会性质犯罪创造良好氛围 ;建立反黑专门机构 ;加强综合治理力度 ,全力遏制黑社会性质犯罪  相似文献   

12.
正辽宁省人民政府文件辽政发[2016]8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2013年11月以来,全省又相继涌现出一大批见义勇为先进典型。他们在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侵害时,临危不惧,挺身而出,英勇地同违法犯罪行为和自然灾害做斗争,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正义和社会治安,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充满正义的壮丽篇章,为弘扬新时期"辽宁精神"和老工业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人民政府文件辽政发[2012]50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自2011年以来,全省又相继涌现出一大批见义勇为先进典型。他们在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侵害时,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勇敢地同违法犯罪行为和自然灾害做斗争,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正义和社会治安,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充满正义的壮丽篇章,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广告业是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一个重要行业。广告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商品流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信息传播渠道,提高企业声誉和竞争能力,引导消费和社会生活,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一些行为人利用广告作用巨大的特点,借助虚假广告大肆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这不仅严重侵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且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破坏社会的稳定,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对虚假广告违法犯罪活动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一、加强对虚假广告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与防范打击和防范这两方面的任务,在同虚假广告犯罪斗争中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而在当前特殊  相似文献   

15.
单位犯罪的经济原因是为单位小团体利益所驱使而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社会方面原因:立法滞后,执法不严,管理不善。控制单位犯罪的基本对策:以新刑法为依据,有力地打击单位犯罪;加强对单位教育,提高单位领导人员的素质;建立单位犯罪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6.
当前支付行业迅速发展,支付方式日益更新,第四方支付的出现极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第四方支付也逐渐沦为不法分子实施犯罪的工具,用于从事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盗窃、诈骗、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了网络安全和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由于犯罪手段隐蔽、资金交易复杂、犯罪呈产业化发展、民众安全意识淡薄等因素,给发现、调查、打击、防范此类犯罪带来很大难度。因此,公安机关应拓宽案源渠道,多途径获取线索;创新侦查手段,全方位收集证据;强化侦查经营意识,实施深层次规模打击;树立防范意识,多元化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7.
<正>陕政函[2015]130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近年来,在构建平安陕西的进程中,我省涌现出一大批见义勇为先进人物。他们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紧急时刻。临危不惧、挺身而出,与违法犯罪行为作坚决斗争,奋不顾身地抢救他人生命,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为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依照《陕西省奖励和保  相似文献   

18.
《人民公安》2013,(1):52-53
2012年4月20日,公安部部署20个省区市公安机关开展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案集中行动。截至24日。已抓获犯罪嫌疑人1700余名,挖出非法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源头”38个,摧毁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数据平台和“资源大户”161个,打掉从事非法讨债、非法调查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非法调查公司”611个,狠狠打击了此类违法犯罪活动的嚣张气焰。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公民的人格权日益受到重视和尊重。国家对公民人格权实行法律保护。公民人格权包括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等,是公民人身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公民人格权的各方面的内容,我国法律都有一系列的尊重和保护的规定,从立法、执法、法律监督等多个方面建立起了对于公民人格权的保障机制。作为执法部门的公安机关,为保障公民的人格权,应着重解决好以下问题:1.维护公民权益与实现公安职能相结合;2.同侵犯公民人格权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3.为维护公民人格权提供优质服务;4.杜绝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侵犯公民人格权。  相似文献   

20.
“严打”斗争以摧枯拉朽之势扫荡着犯罪的温床,各地政法机关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参预下,以凌厉强大的攻势,狠狠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一大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纷纷落入法网,正义者的腰杆子挺直了,治安混乱的局面逐渐变得安宁和祥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