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根据现代考古学的发现:人类祖先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生产劳动中,就已经能够加工制作各种高质量的优美石器、骨器,有些骨器上已饰以浮雕和刻线。随着生产力的向前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人们不仅对产品的实用价值,而且对产品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黑龙江地区的远古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学术界说法不一,有的学者认为黑龙江地区的远古人类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有的学者认为黑龙江地区的远古人类是来自中亚地区,而大多数学者认为他们是来自于中国中原地区的华北古人。1959年,考古工作者在非洲的坦桑尼亚奥杜维谷发现了距今约三百万年的古人类化石、大量石器及古动物化石,还发现了三百六十万年前的人类足迹。这是地球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中国是人类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是亚洲古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考古工作者在呼和浩特大窑村,发掘出距今70多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大型石器制作场,其规模宏大,石器众多,各种野生动物的化石以及人类使用炊火的遗迹和遗物均有发现。这些发现表明,早在远古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内蒙古地区已有人类劳动、生息和繁衍。中华民族对龙的崇拜由来已久,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而龙崇拜的起源之一,就在内蒙古东部草原,在距今7000年的赤峰敖汉旗赵宝沟文化遣址中,出土刻有飞龙图案的陶尊;在距今6000年至5000年之间的赤峰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雕刻极为精美的大型碧玉龙和小型玉猪龙,这些器物都是在神圣的祭祀时使用的礼器,是草原先民崇拜的图腾和神灵,因此,考古学界称内蒙古为“神龙的故乡“,  相似文献   

4.
《红岩春秋》2013,(3):F0003-F0003
大溪文化是广泛分布于两湖地区、重庆东部的一种远古原始文化。处于距今约6800-5300年间的新石器时代。重庆地区目前发现的大溪文化遗址有4处.其中巫山县大溪遗址是大溪文化的命名地,是最早发现的大溪文化典型遗址。大溪遗址从1958年被发现至2003年被淹没时止。历经8次考古发掘,收获十分巨大。考古发现表明,大溪文化原始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纺织、制陶、制骨、制玉、石器等的专门化生产有了巨大进步,已进入初级商品化生产阶段。研究表明,远古时期长江三峡峡内的人们利用丰富的动植物和石料资源。生产大量精美的石器和骨器,与两湖地区的居民进行交换。  相似文献   

5.
精神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生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基本内容。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重点论述了精神生产的现实前提、科学内涵、基本特点、价值功能等重要理论观点,认为精神生产与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相适应,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大力量。  相似文献   

6.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划时代的哲学家,一生有两大贡献。一是发现了剩余价值学说,一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寻找历史发展的动力。人类社会是一个庞大的有机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但其基本的动力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生产的历史,人们首先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才会有精神生活。因此,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则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主要  相似文献   

7.
王大方  张文芳 《实践》2005,(10):44-45
内蒙古的考古发现证明,内蒙古地区的先民们创造过 十分辉煌的古代文明。这些文明成果曾在很长时期内走在 了时代的前列,其影响范围不仅限于北方草原,甚至远播欧 亚和北美大陆。 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东郊的大窑 村,发掘出距今7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大型石器制作 场,规模宏大,石器众多,还有各种野生动物的化石以及人 类使用炊火的遗迹和遗物。这些发现表明,在远古的旧石器 时代早期,内蒙古地区已有人类劳动、生息和繁衍。而在内 蒙古东部扎赉诺尔发现的距今5万年至1万年左右的旧石器 时代晚期古人类的遗存,证实扎赉诺尔人和北京周口店山  相似文献   

8.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13,(16):14-14
观音洞文化的发现,雄辩地证明,早在20多万年以前,贵州高原就有人类居住、活动,并创造了辉煌的史前文化。1965年冬天,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亲临黔西观音洞主持发掘,奏响了贵州史前文化的第一乐章。1973-1974年继续发掘,共出土石制品4000多件,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三大类。石器占石制品总数的66%,分为刮削器、端刮器、砍砸器、尖状器、凹缺刮器、石锥和雕刻器7类。  相似文献   

9.
《当代贵州》2011,(36):68-68
12月3日,贵州省文物考古队在瓮安县松坪乡境内的一个洞穴内发现早期人类活动遗迹,并试掘出土了一批石器及陶器、骨头残片。从试掘出土的东西看,考古专家初步推断,这一遗迹属于旧石器时期人类活动的遗址,而旧石器时期距今已有1万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火烧沟文化     
《党的建设》2008,(3):46-46
火烧沟文化因发现于玉门市清泉乡火烧沟遗址而得名,发掘于1976年,属新石器时代后期的人类文化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1700年左右,范围约20平方公里,中心面积0.2平方公里。在遗址中心边缘发掘古墓葬312座,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陶器、铜器、石器、玉器、骨器和部分金银器。  相似文献   

11.
创新者胜     
在社会发展越来越理性化的今天,人类对自身发展得出的一个真理性结论应该是“创新”。 纵观古今中外,无论是人们为了生产而使用的生产工具,还是人们在生活中享受的各方面物质条件,其得来的途径莫不始于创新。人类从使用石器到创造了冶炼技术而使用铁器.再到发明了机器,直到今天使用上电脑等;都是创新的结果。创新使社会进步,使人类升华,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概括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是一个涉及多领域的概念,无论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科学技术领域以及思想文化、宣传理论、精神道德等领域,创新都是其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12.
党的建设和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决定力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建设的纲领性要求,明确将“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放在首要位置,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一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社会生产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在这两者的矛盾统一体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变化和发展。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并制约其发展。马克思科学论证了…  相似文献   

13.
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全部历史的基础众所周知 ,人类社会不能离开物质资料的生产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任何一个民族 ,如果停止劳动 ,不用说一年 ,就是几个星期 ,也要灭亡 ,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1离开了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为了生产生活资料所必需的生产工具和其它劳动资料的生产 ,人类就不可能生存 ,当然也就不可能有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了。“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 ,然…  相似文献   

14.
代云 《求实》2005,(Z2)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则是人类社会形态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和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中决定意义的变革往往首先发生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人们在劳动中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轻劳动强度,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改进劳动工具和发明新的劳动工具,进而改变劳动组织方式等等,这样从量变到质变,一切社会革命都从这里开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生了许多重要而深刻的变化,对这些变化的深入…  相似文献   

15.
精神生产作为社会生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人类终极的价值追求,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精神生产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从人类发展史的角度对精神生产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历史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刘永忠 《学习导报》2013,(19):21-22
人类从学会使用火开始,经过石器、铁器时代,直到近现代工业化革命,各种技术发明使人类文明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人类消耗的能源也日益增长,节约能源已成为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人地关系是长期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无限制的掠夺自然,会导致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人类需求的增长必须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相适应,人类的生产和消费必须以最小的环境和资源代价来进行。在维护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应当倡导人地关系的和谐共处,以保证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8.
毫无疑问四川是文化大省。久远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文化形态、独特的文化式样,以及现实中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每一项都有足够的“指标”切中文化大省的题中要义。尽管如此,大多数人可能依然会认为考古对于四川文化是一种强力的支撑。毕竟,考古发现实实在在地证明着巴蜀文化的厚重与博大。人类起源是当今世界十大科学课题之一,因为人类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文化生产的过程。20世纪中国的考古特别是四川的考古发现为这一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巫山龙骨坡、资阳人、三星堆……这些在巴蜀文化遗存中留下的实证符号是中国考古学的重大突破,对…  相似文献   

19.
范松 《当代贵州》2012,(21):22-23
穿洞里的"亚洲文明之灯"美国著名学者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一书中指出:"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城市文明生活方式就已萌动。"在被称为"黔腹滇喉"的安顺,这种"文明的萌动",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万年前。安顺以北26公里的普定县城郊,在一座孤山的山腰上有个石灰岩溶洞,因洞口南北对穿而得名"穿洞"。1979年以来,这里出土了人类完整头骨两件,各类石器两万余件,磨光骨器一千多件,还发现了1.8万件、十余种哺乳动物化石和多处用火遗迹——这说明,早在1.6万年前,古"穿洞人"就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  相似文献   

20.
辩证法是马克思人学理论形成的基础。马克思从人的现实性中发现了人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并在人的自然性中揭示了人的本质;从人的历史性中发现了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类自我运动历史构成了人类发展历史;同时马克思在人类发展过程发现了人的异化,主张通过消灭私有制消除异化,最终实现人的解放。这三个层面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是要注重和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二是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尤其是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要以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最高标准和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