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职工政研会和广东省职工政研会共同组织编写的《机遇·挑战·对策——加入WTO与思想政治工作》一书,现已由学习出版社出版,中国职工政研会发行。 我国加入WTO后,各行业、各企业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思想政治工作会有哪些机遇,面临哪些挑战,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这是广大政工干部和管理人员普遍关心的。该书集各方人士之智,纳多位贤良之谋,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对策,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单补生 《黄埔》2014,(2):71-73
正我珍藏的黄埔政治讲义姊妹篇旧书网有个名为"宝贝"的店铺,专营韩国书籍。浏览其店发现两本黄埔早期原版政治讲义书,分别是《中国国民党与劳动运动》,编纂者为恽代英;《中国国民党与农民运动》,编纂者为汤澄波,堪称姊妹篇。两书均于1926年9月由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排印出版,封面钤兰色"天道教藏书印",其中一本还有"京城府庆云洞八八番地(今韩国首尔庆云洞即地铁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 ,政治发展的研究已经从引入和介绍国外政治发展理论逐渐向探求本国政治发展内在结构和揭示独特轨迹转变 ,政治发展研究如何本土化和如何提高理论分析层次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中国社会出版社 2 0 0 3年 10月出版了一套由北京大学博士论文修改而成的政治发展丛书。首批第一集由四本专著构成 :《制度影响力和博弈 -全国妇联与公共政策制定》(徐家良 )、《公益服务的体制创新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研究》(张雅林 )、《政治合法性研究》(马宝成 )、《个体与共同…  相似文献   

4.
谢宝富 《新东方》2004,(5):23-27
政治文化是当代政治学的重要分析理论之一,也是政治学理论中颇具争议的领域之一。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若干问题,谈些个人看法。一、关于概念的再认识 政治文化的概念是1956年由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在《比较政治系统》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各家对这一概念的定义差异很大,阿尔蒙德自己的用法也有一定的差别。如他曾先后指出: 1、每一政治体系均固定于一个政治行为的特定取向模式。这特定取向模式即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定价:35.00元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和政治优势,是党的一贯做法和优良传统,是管党治党的根本保证和迫切需要,是党员干部的首要素质和立身之本。本书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旗帜鲜明讲政治"这一重大命题深度解读,系统阐述了"讲政治、守规矩"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并从"坚定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定力""严  相似文献   

6.
<正>余彬博士的《主权和移民:东南亚华人契约性身份政治研究》一书,2014年5月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五章,共14万余字。该书的研究对象是东南亚华人政治问题。该书首先对身份、身份政治、契约论进行界说,再论及东南亚华人身份问题领域。认为东南亚华人政治的实质是一种身份政治,这种政治的核心变量是主权,其基本关系是主权和移民之间的关系。其次分析了东南亚华人种族身份政治。认为华人政  相似文献   

7.
最近,笔者有幸阅读了由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组织编写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一书,觉得这是当今我国政工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一本指南,一本难得的社科读物。这本《概论》,我觉得有其鲜明特点: 一是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上涌现出大量的新观念、新意识、新思维,而这些,必然反映到思想政治工作及其研究工作上来。《概论》在运用新  相似文献   

8.
葛传红 《小康》2004,(12):19-19
塞缪尔·亨廷顿是当代美国的一位很 有名的政治学教授,他的学术专长是第三 世界研究,目前是哈佛大学国际与区域研 究学会(Harvard Academy for Interna- tional and Area Studies)主席。1968年 他出版了《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 主要研究了政治现代化和政治稳定之间 的关系。该书的出版奠定了亨廷顿在美国 学术界的地位,成为该领域研究人士的必  相似文献   

9.
国防大学教授王长存著的《思想政治工作探疑》,已由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辑录了88篇文章,都是探讨解答思想政治工作疑难问题的。共四部分:1、基础理论篇,如:《论道理》一文,回答了什么是道理、道理与真理、道理与理论、道理与利益、大道理与小道理的相互关系。2、现实  相似文献   

10.
由马丽娟、吴丛元主编的《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书,最近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全书以科学发展观作统领,紧密结合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际,比较全面地总结和反思了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该书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一、政治及其内容根据《词源》,政治的含义有二:一是政事得以治理。古人云:“道以政治,泽润生民”“道至普洽,政化治理,其德泽慧施,乃浸润生民”。二是治理国家所实行的一切措施。《周礼》曰:“掌其政治禁令。”根据《词海》,“政”的主要含义是政治、政事、政策、政令;“政治”的含义包括经济的集中表现和国事得以治理。《说苑·敬慎》:“(晋)政治内定,则举兵而伐卫。”政治学是以国家及其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可见政事、国事是有关施政的一切事务,政治是指治理国家所涉及的一切事物以及治理国家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其内容广泛,首要的…  相似文献   

12.
从学术角度系统地探讨当代台湾的政治变迁 ,对海内外研究台湾政治的学者而言 ,一直是一个具有相当挑战性的课题。虽然零星的论文并不鲜见 ,但全面系统地研究台湾政治的专著则是寥寥无几。刘国深博士从事台湾政治研究十余载 ,十年磨一剑 ,终以超凡的学识、胆识和毅力成就了《当代台湾政治分析》(九州出版社 ,2 0 0 2年 6月出版 )一书。此书是用祖国大陆学者的学术眼光分析当代台湾的政治变迁并提出一套完整分析框架的开山之作 ,它的出版对从事台湾研究的学者和涉台工作者无疑有莫大的助益。《当代台湾政治分析》与中国大陆已经出版的少数关于…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法论》作为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结题成果,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定量研究,这一少有学者涉及的有难度、有深度的前沿课题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作者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法论”的主题,全面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历史发展、体系架构及基本内容。该书研究的主题有很强的前瞻性、开创性和学术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证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我读后有几点感受:  相似文献   

14.
日前,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合亮博士的新著《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其源起及本质的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其一,该书主要围绕"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为什么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样式演  相似文献   

15.
解放军出版社近年陆续出版了由总政办公厅编纂的大型史料丛书《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1~13册),收录了从土地革命战争至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军队政治工作文献史料2770篇,共约1300万字,是编  相似文献   

16.
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陶大镛同志主编的《社会发展史》一书,最近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本政治理论的基础读物。全书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为主线,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历史过程,科学地论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  相似文献   

17.
党内政治生活是特指中国共产党党内全部政治活动的总和。广义的"党内政治文化"主要由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制度文化和党内政治精神文化构成;狭义的"党内政治文化",重点是指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思想道德文化"。党内政治生态则是指中国共产党全部政治活动的状态及其相互联系,以及党内外政治关系相互关联的状况,是党内政治生活现状与党内政治文化状态的一种集中反映与集中体现。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政治文化、党内政治生态三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一方面要加强党内政治制度建设,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另一方面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加强党的思想道德基础,这样才能形成风清气正的党内优良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18.
许耀桐、刘昌雄所著《政治文明建设与民主政治发展》一书,最近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该著独具特色,可谓是研究政治文明的一部力作。该著的最大特点是从政治发展视角探索政治文明建设规律,书中一系列论析政治文明建设规律的重要观点,给人以深刻启迪。一、以民主政治发展为基点构建政治文明的理论体系对政治文明理论体系的研究,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研究课题。该著用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行为三位一体的逻辑方法来构建政治文明的理论体系,并对这一理论体系作了比较深入的解析和说明。引人注目的是该书以民主政治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基点,提出了…  相似文献   

19.
企业的机关思想政治建设要加强·方宝珠·企业的机关部门是企业决策、指挥和管理干部集中的地方。加强企业的机关思想政治建设,对于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搞好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应把发扬党的好作风,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个主题。一、抓学习,发扬...  相似文献   

20.
政治象征:作为权力技术和权力实践的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政治象征的历史性观察表明,几乎所有的政治系统都依赖于一些象征符号、仪式行为或特殊话语的采行来维持其运转。哈罗德·拉斯韦尔曾指出,对政治象征的操纵是各种权力精英驾驭环境、实现其政治目标的4种主要途径之一。反对派群体、尤其是革命精英,由于缺乏物资、制度性暴力和实际措施,则更依赖于象征操纵来进行政治动员(哈罗德·D·拉斯韦尔《政治学》杨昌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5页)。各类精英使用政治象征的共同目标就是要使其政治行为合理化、权力合法化并试图长久持续。因而,政治象征是权力精英建构权力结构和秩序的一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