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 ,是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宏伟目标纲领中的一个利国利民的方针。本文就扩大内需问题 ,挖掘潜力 ,提出了挖掘老市场的潜力 ;扩大需求等 ,把潜在需求变成有效需求 ;创造新需求 ;造就新需求 ,以投资拉动需求等现象。  相似文献   

2.
解决体制机制问题 提升农村消费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必须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而促进和提升农村消费则是启动国内消费市场的基础和重点.现在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消费需求不足,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消费市场尚未有效启动.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指出,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农村消费长期低迷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相关,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长期缺失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欲望.因此,我们要通过改革破除扩大内需的体制性障碍,以解决扩大农村需求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这是我国扩大内需特别是促进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也是提升农村消费需求的重要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内需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如何扩大内需已成为国内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学术界对此各抒己见,众说纷纭。笔者以为,需求不足是一种长态现象,导致需求不足既有短期原因,也有长期原因。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灵活的金融政策刺激国内需求,只能在短期内取得有限的效果。导致当前内需不足的长期原因是法律制度不健全。因此“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扩大内需,并使内需保持长期稳定的增长势头,以此拉动经济增长,就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适用市场经济发展的市场体系与法律体系,为投资者和消费者创造良好、安全的投资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4.
试论扩大内需与我国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是应对出口导向战略遭受严重挑战的现实选择;是推进我国经济整体转型的持久动力。为此,在分配政策上,要着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财政政策上,要加大减税力度,扩大企业投资规模;在货币政策上,主要防止通货紧缩,努力保持物价稳定。  相似文献   

5.
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阐述西方有效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目前我国有效需求的基本状况,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表现,由此得出有利于扩大内需的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6.
扩大内需是我国现阶段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无论是从当前反危机的现实需求出发,还是从中长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出发,都迫切需要全面推进创新.我国企业在当前扩大内需形势下创新的思路应包括:更新企业的创新观念、实施企业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进行持续不断的企业技术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企业营销创新.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央提出的扩大内需方针,广东提出了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对此,我们不仅要深刻认识实施这一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而且,在实施这一新战略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注意处理好内需与外需、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居民消费与居民收入和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等四方面关系。  相似文献   

8.
对于大国来说,扩大内需决非权宜之计,而是长期战略方针。在当前扩大出口面临严峻挑战形势下,既要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又要理性地把国内需求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面对国民经济增长出现下滑态势,客观上要求把扩大国内需求、启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放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上。然而,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特定条件下采取的特定政策,不是长期的政策,如果不能有效地带动消费需求的相应扩大,形成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拉动,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投资需求拉动与促进消费需求合理增长巧妙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供求平衡理论认为,供需平衡发展,既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即社会经济正常健康运行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经济正常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总需求不足。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扩大需求的政策必须立足于扩大内需,必须以扩大消费需求为根本,努力形成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的双重拉动。  相似文献   

10.
孙鸿炜 《理论前沿》2009,(17):29-30
1998年下半年我国政府适时提出扩大内需的方针,并随着十几年的实践升级为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增长的中长期战略。次贷危机的深化呼唤我国的消费模式进行理性转换,更呼唤当前我国中长期、短期消费政策积极构建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