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鉴日本起诉状一本主义改革我国公诉运行机制谭存灵起诉状一本主义是当事人主义诉讼在公诉方式方面与职权主义相区别的重要标志,我国刑事诉讼结构属于职权主义类型,因此,公诉程序不采取起诉状一本主义,而实行“全案移送”制度,法庭以公诉移送的资料为基础定罪判刑。...  相似文献   

2.
检察权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检察权运行机制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我国司法职能是否和谐。改革和完善检察权运行机制应该以和谐理念为指导,以和谐状态为目标,以司法规律的内在要求为路径,构建检察长、检察委员会、部门负责人、办案检察官分权制衡,侦查、公诉、诉讼监督三项基本职权配合制约,检务督察与人民监督员制度内外结合的权力结构模式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现行的刑事司法体制下,由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分阶段主导的刑事审前程序对案件的最终裁判结果和司法办案效果具有实质影响力。以办理重大有影响案件为例,在现有的刑事诉讼程序和办案模式下,公诉权运行机制遇到了诸多制度、实务瓶颈。完善公诉权运行机制,要处理好公诉权与侦查权、办案组织构架与案件、公诉部门与案件当事人以及检察机关与舆论、媒体的关系,具体而言,应建立检察引导侦查制度,优化公诉人力资源配置机制,推动审前沟通机制实质化发展并完善涉检舆情预警、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控辩武诉讼结构调整的进程中,公诉权与侦查、审判、辩护的多边诉讼关系仍存有错位和异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公诉与各诉讼主体追求正义的合力形成,甚至成为公诉权向广度和深度扩展的掣肘.公诉权的多边诉讼关系的调适应当顺应中国本土的司法规律和诉讼规律,以公诉权运行机制改革扭转诉债关系的主导错位和诉审辩关系的三角异化,发挥公诉权的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5.
<正> 在考察我国司法实际运作过程后,人们往往会形成这样的认识:公诉机关控诉职能的行使,尤其是法庭公诉活动,并未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个中原因何在,法学界至今未作深入研究。笔者认为,鉴于控诉活动的重要性,这个问题很值得探讨,在此拟从公诉运行机制方面作一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6.
公诉权作为检察权的一项重要权能,其在司法实践中的运行是否合理、顺畅.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思想观念、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矛盾凸现,刑事犯罪高发,在这个背景下,公诉权的运行机制正越来越显现出许多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以及司法实践需求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公诉权是检察权最基本的内容,检察权发源于公诉权的设立。公诉人做为一个法律术语,既是一个法律的专有名词,又是对行使公诉权的检察官自然人主体的职业称谓。我国的检察制度自设立以来,公诉权的运作一直是以检察机关的整体名义进行,对于直接行使公诉权的公诉人则未赋予其独立的以检察官个人名义行使职权的资格。这种传统的检察制度理论正与国际刑事司法发展趋势日渐悖离。本文拟就设立职业公诉人制度的动因、职业公诉人制度的运行机制等问题做些粗浅探讨,以供与有识之士商榷。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法学界,有学者认为,在法庭审判过程中,国外的检察机关只承担公诉职能,符合“控辩平等”诉讼结构的要求,而我国的检察机关既承担公诉职能,又承担着法律监督职能,不符合法治国家公共权力配置的基本原理,破坏了正当程序所要求的“控辩平等”的诉讼结构。这是对我国公诉和法律监督的误读,也是对我国司法体制的歪曲。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公诉工作水平和办案质量,近年来福建省各级检察机关公诉部门进一步加大公诉工作规范化管理力度,规范公诉工作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公诉案件质量保障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与2003年相比,2004年全省检察机关在受案数同比上升10.67%的情况下,不起诉人数和不起诉率同比分别下降11.5%和0.56%;追诉漏罪、漏犯同比分别上升843%和604%;无罪人数和无罪率同比分别下降44.7%和0.11%;抗诉改判率同比上升15%。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三、公诉意识的结构公诉意识是公诉和公诉人对公诉现实的认识和反映。这种对现实的认识可分为感性和理性两个阶段。与这两个阶段相适应,公诉意识的结构大体包括公诉思想体系和公诉心理两个方面。(一)公诉思想体系,是指公诉人对公诉和公诉现象的系统化和理论化了的思想、观点和认识。它是由一系列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局部体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构成的整体。公诉思想体系是以统治阶级的政治、法律思想为指导,以公诉理论为基础,以公诉实践为补  相似文献   

11.
检察机关行使行政公诉权是当今世界主要行政法治国家的普遍做法。由于历史等原因,行政公诉权在我国尚未能上升到立法层面,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我国检察机关行使行政公诉权的正当性。正是由于行政公诉权在我国具有法律监督权和诉权的双重特点,检察机关行使行政公诉权才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不仅如此,我国检察机关还有行使行政公诉权的历史传统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2.
因我国刑事公诉审查程序流于形式带来诸多弊端,对其改革已经成为必要。但如何改革仍未形成定论。要不要及如何设立公诉审查程序,成为我国公诉审查程序改革的两大焦点问题。公诉审查程序对于制约滥行公诉、保障被告人人权、促进审判公正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应当反思我国公诉审查程序的理论与实践,借鉴法治国家的经验,科学合理地构建我国的刑事公诉审查程序,为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检察权的性质与“检警一体化”理论试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在我国的法学界和实务界,要求进行司法改革、根治司法不公的呼声日趋高涨。由于检察制度公诉运行机制中的独特地位和在刑事侦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考察、评判和探究的重点。然而,我们注意到,无论是立法者、司法机关还是法学界,对检察制度所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刑事公诉变更制度是现代公诉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刑事公诉变更权包括撤回公诉、追回公诉和变更公诉三项权能。撤回公诉(以下简称“撤诉”)是指在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撤回已经向人民法院提起的公诉案件的诉讼活动。撤回公诉一直是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处理公诉案件的方式之一。但由于立法缺失,司法解释简约,导致撤诉实践做法不一,直接影响刑事司法的权威性、公正性。鉴于此,本文试在分析我国刑事公诉撤回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试论我国公诉方式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部分证据移送主义的公诉方式弊端重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对抗制改革的深化。而综合考虑各方见解后,构建一元公诉方式和二元公诉方式并存的公诉方式是较为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刑事诉讼活动从实证上接近大陆法系国家的刑事诉讼活动,检察机关的公诉权从总体看属于混合型的法律监督,其监督性具体表现在审查起诉、决定不起诉、决定起诉、公诉变更、出庭支持公诉和刑事抗诉权等每一个环节。所以,公诉权也就成为了一种监督权。这种监督权可以和国家的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形成兼容、交叉的权力结构。设计合理的法律监督权不会损害控辩平等和法院的审判权威。  相似文献   

17.
文本·实践·语境:公诉证据标准的现代性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诉证据标准与其他配套制度机制一同维护着公诉权的合法性与有效性。一方面,在理论上,公诉证据标准并非一个独立的论题;另一方面,在比较法上,当今中外刑诉制度中的公诉证据标准也没有高下之分,均必须遵从公诉权的合法性与有效性之逻辑。西方法治国家的公诉证据标准辅证了这一制度逻辑。反观我国,当前承担公诉权合法性功能的配套制度机制尚不健全,导致公诉权的合法性只能依赖于较高程度的公诉证据标准和较强程度的犯罪控制能力。在此意义上,理论界对我国现行公诉证据标准过高的批评,似乎未中要害,急于降低我国当前的公诉证据标准,不仅缺乏程序制度基础,而且会挫动公诉权的有效性,并最终损及公诉权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8.
钟霞 《法制与社会》2010,(34):185-185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是现阶段我国诉讼领域讨论的热点,我国法学工作者对检察机关应否提起民事公诉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阐述了我国建立民事公诉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民事公诉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撤回公诉权作为公诉权的一项重要权能,直接决定着一些公诉案件的诉讼进程,对刑事诉讼控辩双方都有重大影响。然而由于我国立法和实践操作的问题,该项制度在我国的运用面临困境。为此在立法上应当明确撤回公诉的时限、细化撤回公诉的事由、建立撤回公诉的司法审查制度;司法实践上应当准确把握撤回公诉与庭审中其它公诉变化,并通过规范撤回公诉案件的后续工作来完善。  相似文献   

20.
公诉是我国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能,是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诉权居于检察权的核心地位。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36条规定: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此外,民事行政公诉权也是检察公诉职能的应有之义。可见公诉权作为检察权的主要权能之一,在检察工作中举足轻重。所以,如何更好地行使公诉权、如何有效并充分发挥公诉职能是我们应当重视和思考的问题。一、我国公诉权的主要内容关于公诉权的具体内容,学界有不同理解。有学者认为,公诉权包括:审查起诉权、提起公诉权、不起诉权;另有学者认为,公诉权包括审查起诉权、不起诉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