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组织硅藻检验在法医学溺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溺死组、死后入水组和陆地死亡组,采用微波消解-真空抽滤-扫描电镜联用的硅藻检验方法对肺组织和溺液硅藻进行定量分析,记录肺组织与溺液硅藻含量的比值(ratio of content of diatoms in lung tissue and drowning fluid,C_L/C_D)。结果溺死组实验兔的C_L/C_D值(5.82±3.50)高于死后入水组(0.47±0.35);溺死组实验猪肺叶不同部位的C_L/C_D值均高于死后入水组;在海水、咸淡水交界、河道淡水及湖泊淡水中,溺死组实验猪的C_L/C_D值均高于死后入水组(P0.05)。动物实验中,C_L/C_D值1.6的案例均来自溺死组。结论 C_L/C_D值是溺死诊断中有较好应用前景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测生前溺死与死后抛入河水中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AQP-4的表达变化。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河水溺死组、抛尸入水组及脱颈致死组。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AQP-1、AQP-4 m 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印迹法检测其蛋白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河水溺死组AQP-1蛋白的表达高于抛尸入水组和脱颈致死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河水溺死组AQP-4蛋白的表达高于抛尸入水组和脱颈致死组(P0.05),而Western印迹法未检测出三者的差别(P0.05)。河水溺死组大鼠肺组织的AQP-1、AQP-4 m RNA表达高于抛尸入水组(P0.05)。结论河水溺死组的大鼠在急性肺损伤时肺组织AQP-1、AQP-4 mRNA及蛋白表达增高可能对生前溺死与死后抛尸的鉴别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PCR法检测夏季7月和冬季12月宁波甬江水域溺死家兔内脏组织中硅藻16SrDNA,评估其在夏季7月和冬季12月溺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夏季7月和冬季12月分别选取30只大白兔,总计6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溺死组(n=10)、死后入水组(n=10)、空气栓塞组(n=10)。各组分别提取心、肝、肺、肾组织,应用PCR技术检测上述兔内脏硅藻16SrDNA。结果与死后入水组比较,夏季7月兔溺死组心、肝、肺、肾组织中硅藻16SrDNA检出率明显增高(P<0.05);而冬季12月溺死组仅心、肺组织中检见硅藻16SrDNA,与死后入水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夏季7月溺死兔组心、肝、肺、肾组织中硅藻16SrDNA检出率明显高于冬季季12月溺死兔组(P<0.05);夏季7月和冬季12月空气栓塞组心、肝、肺、肾组织中硅藻16SrDNA均未检出。结论宁波甬江水域夏季溺死兔中硅藻16SrDNA检出率高,PCR技术可用于溺死诊断;而冬季硅藻16SrDNA检出率低,运用该技术诊断溺死应慎重。  相似文献   

4.
溺死家兔内脏花粉检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醋酸酥法破机,显微镜下观察内脏组织中花粉。12只溺死家兔的肺边缘组织检出率为100%(肺组织含花粉500粒/g左右),肝为50%,肾为33.3%;溺死后1天,1周、2周三组解剖,肺边缘组织花粉计数值无明显差异,证明花粉具有很强的抗腐败能力,可以作为水中高度腐败尸体死因鉴定依据之一。同时,水体沉积物花粉港能够反映入水地点的植被状况,为判断和认定溺死者的入水地点提供依据;此法尤其适用于冰水等硅藻和浮游生物很少的水体中的生前入水溺死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对于在江河湖泊中发现的尸体,在法医学上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这个人究竟是溺死的,还是死了以后才进入水中的? 溺死与死后入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法医学概念。溺死(又称淹死)是指各种液体如水、油、酒、血液  相似文献   

6.
在法医学检案中,溺死诊断以及入水地点的判定一直是重点和难点之一,硅藻检验被认为是一种相对可靠的诊断溺死的方法,而根据硅藻的群落特征推断其入水区域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对不同水域内硅藻进行研究,可为溺死鉴定及入水区域的判定提供参考。本文就硅藻相关的生物学特性、检验方法等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供法医学工作者在相关科研和检案实践中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PCR-DHPLC法检测硅藻SSU基因,评估其在溺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生前溺死(水中溺毙)、死后入水(空气栓塞致死后入水)、对照组(空气栓塞致死后不做处理);溺死人体脏器组织;取各组织检材提取硅藻DNA,PCR扩增硅藻特异的核糖体小亚基(SSU)片段,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HPLC检测分析。结果 6份硝酸消化法检测阴性的溺死人体器官组织检材经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出5例阳性。生前溺死组肺、肝、肾硅藻检出率分别为100%、90%、85%,死后入水组仅肺检出硅藻(15%),对照组各组织均为阴性;生前溺死组检出率明显高于死后入水组(P〈0.05)。10份溺死人体器官组织检材采用DHPLC法检出硅藻种类明显多于微波消解-扫描电镜法(P〈0.05)。脏器检出硅藻种类与溺死点水样一致。结论采用PCR-DHPLC法检测硅藻SSU基因,有助于溺死鉴定和溺死地点的推断,具有法医学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溺死是由于液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胞,液体代替肺胞气体,影响气体交换引起的窒息死.在他杀溺死中,罪犯单纯采用溺死的方式并不多见,一般采用其他方式致被害人意识丧失后再移入水中淹死,有的犯罪分子杀人后抛尸入水,沉尸灭迹以逃避打击.在实践中,查明溺死还是抛尸入水对案件侦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溺水是公安法医日常检案中最常见的死因之一,水中发现的尸体是否为生前入水,是公安法医日常鉴定的要点也是难点,而一旦溺亡的案件中掺杂了其他复杂的案情,其鉴定意见失真也极易引起不良的社会影响。法医鉴定过程中,溺死一般依据尸体征象、组织病理学检验和硅藻检验等综合考虑。PMCT为法医诊断溺死提供了新的思路并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常规使用于诊断溺死。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使用PMCT对溺死尸体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讨论了PMCT诊断溺死的应用价值与潜力,并对国内PMCT发展的必要性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作者借助ICP 检测溺死和死后沉入水中,浸泡不同时间家兔及对照组肺腮含量。结果表明,溺死组肺锶含量显著高于死后入水组和对照组(P<0. 01) ;无论溺死或死后沉入水中浸泡不同时间,家兔肺锶含量之间无明显差异(P>0. 05) ,提示肺锶含量受水中浸泡时间或腐败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2例实际案例的肺锶含量测定支持实验性研究结果,说明肺锶含量测定可用于鉴定溺死,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SEM/EDAX检测内脏异物元素成分诊断溺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探讨溺死诊断的依据和推断入水地点,用扫描电镜/X-射线谱仪(SEM/EDAX)检测19例溺死尸体及28只溺死兔的肺、肾、心、肝等组织异物颗粒及其元素成分和含量,并以陆地上死亡尸体14具及8只陆地上勒死兔(2只勒死后入水浸泡6天)作实验对照。结果发现,19例溺死尸体及28只溺死兔的肺边缘区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及肺泡内均可见高能谱值的异物颗粒,其大小自数微米至数十微米不等,多为无定形异物颗粒或细小异物颗粒集落。其中元素成分为硅、铝、钙、铁、铬、钛、钼、铅、锡、铜、溴等,与入水地点溺液中所含元素成分相同;肾、心、肝组织异物颗粒检出率分别为77%、53%及47%,数量较少,颗粒较小,大小自1微米以下至十数微米。非溺死尸体及实验兔的肺、肾、心、肝组织未检出或偶尔检出异物颗粒,其元素成分多为铁、钙或硅等,可能是病理及生理性异物颗粒,如含铁血黄素、钙化灶等。用SEM/EDAX检测水中尸体组织中异物颗粒及其元素成分和含量,可以诊断溺死,推断入水区域,为明确案件性质和确定侦察范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112例他杀溺死案件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中尸体的检验是法医尸检的常见内容,主要解决死因及死亡性质问题。即是否溺死及溺死性质判断等问题。部分案例尚需鉴定尸体身源、入水地点、尸体损伤等问题,从而为查清案情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对水中尸体鉴定死因是否溺死并不难,即使是高度腐败甚至白骨化尸体,通过硅藻检验也可鉴定是否溺死。但溺死的性质判断常是一大难题,单纯通过尸体检查常常难以确证,尤其是高度腐败甚至白骨化尸体,必须结合案情调查、现场勘查等情况综合判断。本文通过对1 1 2例已查破的他杀溺死案一回顾性研究,探求他杀溺死案件的特点,以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 1 …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用家兔18只,分为溺死组、死后(抛尸)入水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只。采用消化—光镜法作肺、肝、肾硅藻计数(定量)及种属鉴定检验,同时作水样检验及空白对照。结果:(一)进一步证实生前硅藻可经空气源性进入肺脏并存积于大循环内脏(肝、肾)的概念;(二)提示水中尸体肺脏如有大量硅藻检出,仅此即可作为诊断溺死的可靠依据;空气源性吸入及检验过程中的污染并不影响该检验结果对鉴定溺死的判断。种属分析溺死组肺与水样的主要硅藻种属相符,而肝、肾中硅藻计数及种属分析均无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水中尸体生前死后入水问题.方法对溺水尸体的额窦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并与生前、死后入水形成的其他尸体征象进行比对.结果生前溺死者双侧额窦窦腔内有凝血块,额窦骨壁内出血;死后入水的尸体及机械性窒息的尸体额窦腔内及额窦骨壁无出血.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易于观察掌握,可作为法医尸检中鉴别生前溺水或死后入水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全世界每年约有37.2万人溺死,其中我国约为6万人。溺死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意外死亡的第三大死因,水中尸体也成为法医学实践中最常见的尸体类型之一。但是水中尸体的死因并不都是溺死,也可能是在落水前死于自然疾病、在水中死于自然疾病、死于损伤后被抛入水、在水中死于损伤或者死于水淹没的影响(如休克)等。因此,水中尸体可能涉及的死因复杂,且尸体长时间浸泡发生腐败并破坏原本就不充分的病理学证据,从而使溺死诊断变得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溺死及死后入水兔肺组织中硅藻含量、大小和种类的差异。方法将6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生前入水组(n=30)、死后入水组(n=30)和陆地死亡组(n=2),采用微波消解-扫描电镜法对各肺叶中的硅藻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生前入水组各肺叶中均能检出硅藻,以小环藻、直链藻为主;死后入水组肺叶中以小环藻为主,某些肺叶中可无硅藻检出。左肺尖叶、右肺中间叶、右肺心叶的硅藻检出率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波消解-扫描电镜法分析生前溺水与死后入水兔肺组织内硅藻含量、大小和种类的分布,为法医学硅藻检验理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溺水死亡者肺、肝、肾、骨髓等器官淡水硅藻检出率可能存在的季节性差异,为法医学解决水中尸体死因鉴定提供技术帮助与科学证据.方法 收集2009~2011年1、4、7、10月沈阳市浑河中溺死尸体每月(组)各5例;45只家兔分相应月份生前、死后入水组及对照组,分别于当月发现水中尸体后第2天入水,取人及兔肺、肝、肾、股骨骨髓及现场水样备检,应用酶消化法检测各组器官中硅藻数量、种属并与现场水样比对.结果 各组溺死尸体肺中均检出多量硅藻且种属与现场水样一致,春、秋及冬季溺死尸体肝、肾中仅可检出少量体积较小的小环藻等中心纲硅藻,夏季肝、肾及骨髓中均未检出硅藻;各组溺死家兔肺中均检出少量小环藻等中心纲硅藻,肝、肾及骨髓中未检出硅藻.结论 硅藻种群的季节性变化及不同种群硅藻体积的差异可能造成肝、肾等大循环器官中硅藻检出率的季节性差异;仅肺中检出硅藻,肝、肾中硅藻检验结果阴性并不能排除溺死可能.  相似文献   

18.
Hu SL  Wen JF  Lai WB  Fang C  Zhang XT  Wang SC  Dai WL  Liu C 《法医学杂志》2010,26(4):257-259
目的利用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microbeam X-ray fluorescence,Micro-XRF)分析技术检测肺内抗酸性硅质颗粒,并探讨其在法医学溺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2只大白兔随机分为溺死组(n=12)、死后入水组(n=10)和对照组(n=10),分别提取现场水样和各组肺组织。采用Micro-XRF法测定现场水样和肺组织中抗酸性硅质颗粒的面积含量。结果现场水样中抗酸性硅质颗粒面积含量为4.4mm^2/mL;溺死组、死后入水组、对照组肺组织中抗酸性硅质颗粒面积含量分别为(25.30&#177;10.95)mm^2/g、(1.68&#177;0.63)mm^2/g、(1.65&#177;0.85)mm^2/g;溺死组肺组织中抗酸性硅质颗粒面积含量较死后入水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内抗酸性硅质颗粒面积含量可作为一种溺死诊断的指标,Micro-XRF测定法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在法医学溺死诊断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溺死是指由于液体阻塞呼吸道而发生的窒息性死亡。在法医学实践中,判断水中尸体为溺死还是死后入水,是案件定性的关键。同时,溺死地点推断以及死后淹没时间(postmortem submersion interval,PMSI)在调查死者身份、缩小侦查范围和侦破案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硅藻检验、分子生物学、影像学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国内外法医工作者们已在死因鉴定、溺死地点推断和PMSI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在法医学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对上述研究内容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为水中尸体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中发生的尸体案件,多由自杀和意外溺死引发,也有部分是刑事案件。由于受环境、温度、入水时间的长短等因素的影响,在处置这类案件时,对尸源、死因的判断具有较大的难度,而能否做出准确地判断,又直接关系到杀人案件的侦破和溺死事件的处置善后,如有不慎,可能会影响到一个地区的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