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鹏  郭聪 《学理论》2012,(16):167-168
建筑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也是民族文化的象征。传统建筑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当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的关键时刻,国内传统文化艺术正遭受西方文化意识的侵蚀,我们要掌握文化领域里的领导权,在建筑艺术领域就要复归中国传统建筑艺术。  相似文献   

2.
肖琳 《学理论》2010,(2):72-73
布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是布依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布依族节日文化的研究,分析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并探索其民族心理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6)
作为当今重要的文化形态或文化发展趋势之一,"视觉文化转向"中文化形态的转变以及思维范式的转换,对艺术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当下的时代语境出发,在阐述艺术本体的嬗变与更新的基础上,论证高校美术馆实施数字化教育的方向与维度。  相似文献   

4.
张乐 《学理论》2012,(29):156-157
宗教是人类文化的总要组成部分。在西方,宗教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形成西方社会的主要文化特征之一。英汉翻译不仅包含语言本身,还涉及许多与宗教文化相关的背景知识。在翻译工作中,要将语言和文化有效地联系起来,提高文化差异意识,才能更好实现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5.
<正>昆明是国务院于1982年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我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会城市之一,它丰富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各民族从古延续至今的自然与人文构成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思想、传承着艺术观念和审美理念,  相似文献   

6.
“厨满米面肉油菜,家摆书画琴棋花。”这是农民画乡户县老县长吴孝先同志前些日子向我们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生动地勾勒出今日农村生活的图景。春节前夕,我们去户县农村采访看到现实的生活画面,是那样的丰富多彩,绚丽斑斓。丰衣足食的农民,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既迫切又多样。为了满足这种消费需求,户县农村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消费领域和为此服务的多渠道的经营网络。  相似文献   

7.
称雒志俭为农民画家,有两层含义。其一,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家种着八亩地的庄稼;其二,他画的是精彩纷呈的农民画,在画室里构筑民间绘画的艺术殿堂。陕西户县农民画驰誉世界。这是户县的骄傲,而雒志俭是农民画的骄傲。他不仅继承了农民画传统的美学风格和表现手法,同时大胆创新,独标一帜,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8.
刘昌安 《理论导刊》2006,(9):118-119
作为中国文化经典之一的《诗经》,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渊薮,是古代政治伦理的教科书和礼乐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诗歌艺术的典范。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中,《诗经》中的爱国情感、友爱亲情、忧患意识、审美意识、人文精神等,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化安全视域下陕北民间艺术的教育传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营  吕青 《学理论》2013,(18):200-201
陕北民间艺术承载陕北人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保有我们民族的文化特性,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源泉和文化艺术的"根",关系到我国文化安全。当下陕北民间艺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面临失传的危险,如何有效地保护、传承民间艺术成为当务之急。教育传承是陕北民间艺术保护的最佳形式之一,是对文化安全的维护。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其在文化与戏剧艺术上呈现出多样性特征.藏族的文化与戏剧艺术拥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对其文化成就与艺术特征进行全方位了解,有利于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本文主要对藏族文化与戏剧艺术进行介绍,希望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昌勋 《学理论》2009,(10):170-171
切实加强大学生文化艺术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本文在简要分析高职院校文化艺术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高职院校开展文化艺术教育的作用和意义,进而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文化艺术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伴随改革开放的大潮,长期“锁在深山人未识”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近年来正在走出山沟,走向全国,并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组成的一部分,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崭露头角。 把弘扬民族民间文化 艺术作为大事来抓 黔东南州是我国最大的苗族侗族聚居地。  相似文献   

13.
声乐与文化     
麻文连 《学理论》2008,(13):34-35
声乐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歌唱是听觉艺术,它的艺术感染力最终要靠演唱来体现,歌唱者把音符和文字符号变成声音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度创作”。一首好的、甚至经典的歌曲的诗词和音乐终归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只有通过歌唱者把它唱活才能使听众充分感受。因此,作为一名歌唱者应该从各个方面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素质,脚踏实地地进行艰苦的艺术再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艺术体制改革的进程不断深化,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本文仅就这一改革进程进行粗浅的论述。 一、艺术表演团体的体制改革 由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铁饭碗”、“大锅饭”的僵化体制,长期以来严重阻碍着艺术生产力的发展,使剧团在瞬息万变的文化市场竞争中,失去它自身的适应力。艺术表演团体的体制改革成为整个文化艺术体制改革的首要话题和关键课题。只有坚持改革,打破大锅饭,冲向文化市场展开激烈竞争,艺术表演团体才能有出路。  相似文献   

15.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译制片的出现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英汉电影翻译工作者在处理一些文化色彩词语或语句时经常出现错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原声电影本意的传达。因此选取观众最熟悉、最易于接受的词语、语义来翻译原版片是电影翻译的基本原则。本文结合一些译制片翻译实例,讨论了文化与字幕翻译的一些策略,指出电影翻译中仍有许多领域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俄罗斯,那大大小小,星罗棋布的俄式庄园,二三百年来一直装点着这片广袤的土地,形成赏心悦目的风景,造成一种俄国文化的奇观。庄园不仅是现实存在的文化景观,而且广泛地反映在文学作品、绘画艺术以及建筑艺术等各种文化形态之中。  相似文献   

17.
汤素兰 《民主》2014,(10):28-29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遗传密码和力量源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折射出的中国戏曲更是博大精深,它屹立于世界戏剧艺术之林,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志。戏曲,作为"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先行示范,生动地将音乐、诗歌、舞蹈、服饰等艺术结合于一体,有着其他艺术无法替代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其中,立德树人、舍生取义、精忠报国、孝敬父母的剧目比比皆是。戏曲中的思想精华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引导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工作的标的是什么?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我们才能正确地制定文化发展战略,稳妥而积极地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目前,在文化部门进行的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解放艺术生产力,以及建立完善的文化市场等工作,只是文化艺术系统内部自我调整与完善所必需的改革步骤,而不是整个文化工作的根本标的。赵紫阳  相似文献   

19.
《民主》2019,(3)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优秀文化产品,既是文化自信的成果体现,更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载体与土壤。近年来,我国涌现了一批既体现中华民族文化价值取向,又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受到观众喜  相似文献   

20.
日本茶道是在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融哲学、宗教、文学、伦理、道德、绘画、建筑等在内的一门综合文化艺术."茶禅一味"、"和敬清寂"及"世代相传"则是日本茶道文化的精神.其目的是要人们和谐相处、相互尊重、清洁纯净、远离浮躁、发展茶道文化.探究日本茶道文化精神,可以更深层次地了解这一综合文化艺术的精华所在,促进中日茶道文化的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