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统一,施琅立奇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1月18日至20日,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国社科院学术交流委员会及泉州市政府主办的纪念施琅将军暨清廷统一台湾320周年活动在福建省晋江市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3000多名人士参加了此次纪念活动。 施琅到底有着怎样的伟大功勋?后人对他的评价又是如何呢?本刊特登发施氏宗亲施能泉、史学家陈祖武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1683年清朝水师渡海统一台湾,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历来引起许多人的兴趣。然而,这一事件笼罩着诸多迷雾,例如是谁促成清廷下决心统一台湾?施琅是怎样出山的?施琅被封为"靖海侯"之后,为何福建总督姚启圣不服气?施姚二人在事后争讼不已,甚至连史学家也分成两派,至今仍可看到这种争议在延续。笔者研究原始资料后,发现争议在于学者不了解清廷的原始密件与决策过程。将这些内幕揭橥于众,是非便一清二楚了。  相似文献   

3.
康熙帝对施琅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他对施琅所作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是先后提出的即施琅是“粗鲁武夫,未尝学问,度量偏浅,恃功骄纵”的看法形成于前;施琅“才略夙优”、“有谋”“善断”的看法形成于后。而此后二种看法并存。文章阐述了康熙帝先后对施琅作出两种不同评价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刘子民同志在其所著《寻根揽胜漳州府》(下简称刘文)一书①中曾提到清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与东山宫前妈祖庙的关系,但他的说法存在讹误。为便于辨析,把其记述摘引于下: 东山岛最南端,有个美丽的渔村——宫前村。宫前村古称“平海”,村口有座古老的寺庙一天后宫。宫的前面是一个天然港湾,……清康熙年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治兵于平海”,在此练兵造船,筹划军机。……天后宫前,有一口水井,当地人称之“万军井”。宫内,有康熙皇帝御赐匾额,有镌刻着施琅向康熙的奏本和钦差雅虎祭词的金字木匾。施琅奏本原文:“太子少保、光禄大夫、…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人们对施琅的评价一直存在着分歧,其焦点问题是如何看待他背叛郑氏而降清。一些人指责他气节有亏,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绝不能因此而抹杀他为中华民族统一大业做出的贡献。特别是在清政府统一台湾过程中,施琅所表现出的弃“私怨”而以“国事”为重的精神,尤其值得人们钦佩。  相似文献   

6.
一施琅是清初的一名武夫勇将。他以自己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受命“独任专征”,在做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于1683年率领清军一鼓作气打败了台湾的郑氏政权,结束了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的大统一。施琅堪称得上清朝一代海军名将,可算是历史上真正实现祖国大陆与台湾大统一的第一人。他的功绩可谓大也。人谓:施琅乃“仁人而兼大智大勇矣”;“大哉,将军之功,可铭闽山而不朽!”“奠封隅以永固,巩奕叶于苞  相似文献   

7.
论姚启圣     
姚启圣是康熙十七年六月到二十二年十一月的福建总督。他担任总督期间起了怎样的作用?向来有不同的看法,但都讲得比较简单。我们力求以充分的史实说明这个问题,希望能够作出合乎历史实际的评价。一清政府在郑氏占据台湾的初期,曾作出很大的努力争取台湾归清。但在康熙三、四年施琅征台受挫之后,除了进行几次遣员招抚以外,对台湾郑氏没有采取其它的行动。  相似文献   

8.
在施琅的故乡福建省晋江市施琅纪念馆中,有一副对联:“平台千古,复台千古;郑氏一人,施氏一人。”从这副对联中,不难看出施琅将军的历史功绩。他收回台湾,使沿海以及岛屿上的黎民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开始过太平繁荣的日子,同时沉重打击了荷兰等殖民国家的野心,其爱国情怀和丰功伟绩几百年来一直为后人所敬仰……  相似文献   

9.
正施琅(1621—1696),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南浔(今龙湖镇衙口)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军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将领。《襄壮公传》中说,施琅出生的前夜"母太夫人洪有神授宝光之梦,觉而异之,遂生公"。但这多为后人比附,殊不可信。他的前半生虽然也崭露才华,但可圈可点之处并不甚多,其之所以能够名留史书,主要还是从他降清开始。施琅一生中最值得历史记忆的是他力主平台,并最终带兵实现了这一愿望,让台湾重归于中国的版图之下。  相似文献   

10.
在晋江衙口村的靖海侯府,摆放着一尊中年施琅的石座像,矮壮敦实,全身盔甲。石像大约是从前留下来的,也许反映了施琅的真实面貌,反正其图像铺天盖地,到处被使用。我觉得比例不对,仿佛一个娃娃身体的放大,肃穆中仍显出稚拙之气。他的儿子施世纶的画像,留下的却是老年,  相似文献   

11.
黄性震述评     
康熙二十二年(1683)八月十五日,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将郑克塽以台湾归附清朝的消息报到北京皇宫。从此,结束了台湾与大陆隔绝的局面,这确是清代前期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这个事件中,康熙皇帝、施琅、姚启圣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历史学界的同志们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公允和符合历史实际的。令人惋惜的是在肯定康熙帝、施琅、姚启圣历史  相似文献   

12.
唐风 《台声》2006,(6):68-72
中央电视台一套热播《施琅大将军》之际,本刊记者也被激起好奇之心,同一名字的电视剧和书有何不同之处,是电视剧根据书改编的,还是书根据电视剧改写的;施琅是英雄,还是贰臣。为此,记者专访了《施琅大将军》一书的作者安然博士。安然,历史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抗日史学会常务理事。现任台盟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台海出版社》社长。涉猎史学、文学及对台研究等领域,有多部著作。其中《台湾民众抗日史》2005年获中国图书奖。著作《施琅大将军》由《台海出版社》、《新华出版社》出版。记者如约来到安然博士办公室,一眼望去,办公室到处…  相似文献   

13.
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其子郑经继位,自立为“国”,多次拒绝清廷招抚。郑经死后,子郑克继承其父衣钵,坚持与清廷分庭抗礼。1683年,施琅奉旨收复台湾,使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纳入大清版图,完成了祖国的统一大业;在台湾的“弃”、“留”问题上,又是施琅上疏力谏,使台湾永远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过去,说施琅是“海盗”、“叛将”、“汉奸”,都是不实之词,应予推翻。施琅是一位有功于国家、有功于民族的爱国将领。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施琅复出前夕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众所周知,施琅的复出,与李光地的保荐密切相关.而据有关记载,施琅曾经于事先要求李光地给予举荐.本文拟就这个问题涉及的几个方面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6,(20)
正登顶巍峨石狮市宝盖山,遥望浩瀚深沪湾,湾边一尊雄视台湾方向的平台大将军施琅塑像历历在目。塑像背面就是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中有一整片8座毗连的红砖碧瓦宫殿式大府衙古建群,名闻遐迩的晋江市施氏大宗祠也在其中。施琅(1621—1696),字尊侯,号琢公,早年曾是郑芝龙、郑成功部将。后因事反目成仇,郑成功怒杀施琅的父亲及弟弟。施琅愤而投清,由  相似文献   

16.
正论施琅《台湾弃留利弊疏》的背景与动机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握有专征之权的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兵从福建铜山出发,在澎湖歼灭了明郑水师主力。郑克塽等见大势已去,纳土归降。清政府虽然消灭了明郑政权这一数十年的对手,但对于台湾如何处置,或弃或留,众说纷纭,康熙皇帝也举棋不定。最后,施琅力排众议,上《台湾弃留利弊疏》,详细陈述台湾应留的理由,明确表达台湾应留的主张,指出台湾"弃之必酿成大禍,留之诚永固边圉"。施琅的意见得到朝中大臣的  相似文献   

17.
寻梦南浔     
正南浔靠海,这海俗称"衙口海",这湾正名"深沪湾"。站在衙口海滨,右首是深沪半岛,左手是永宁古镇,烟墩山烽火台、宝盖山姑嫂塔南北拱卫,南浔向海湾伸开一双拥抱的手臂,左右揽抱;南浔向大海摊开一颗硕大的心,苍苍茫茫。肯定有一个人比我站得高、看得远,这人就是施琅将军。如今,施琅将军还站在他的生身之地,面向大海,目光穿透  相似文献   

18.
施琅是清初的军事将领,在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率军收取台湾,完成了清政府统一中国的大业。施琅的主要贡献是:一,提出并实施了以重兵夺取战略要地澎湖,然后对台“明郑政权”实行政治瓦解攻势,最后实现了和平收取台湾的战略目标;二,充分认识台湾在整个中国海防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力主加强台湾防务建设,使清政府的台湾善后建设走上正轨。施琅堪称海峡两岸炎黄子孙共同崇敬的杰出的爱国者和卓越的军事家。  相似文献   

19.
正近期,南宁铁路运输检察分院追授柳州铁路运输检察院原检察干警宾毅同志"宁铁检察机关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并追记其个人三等功。宾毅只是柳州铁路运输检察院的一名普通检察干警,他没有辉煌耀目的业绩,没有激情四射的英雄时刻,没有壮怀激越的豪迈言辞,然而他离世两个多月来,他的同事、邻里、被他救助的人们和他的亲友依然在以各种方式缅怀他。宾毅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让大家如此敬仰呢?施大爱:捐赠器官救数人  相似文献   

20.
怎样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当代大学生,当代大学生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学识水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这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问题。这里刊登了两位大学生写的文章,其观点是可以商榷的。我们期待关心这个问题的同志都来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