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晗,著名历史学家,曾任北京市副市长。袁震,清华园中的才女,大吴晗2岁。他们在病床前相识,并由此演绎了一段旷世姐弟恋情。  相似文献   

2.
吴晗(1909——1969),一生笔耕不辍,发表了大量文章,是一位在史学和文学等方面有很高造诣的著名学者。他与袁震在爱情生活上也体现出崇高的道德风尚,给后人留下了一曲至真至纯的爱情之歌……  相似文献   

3.
吴晗,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市前副市长,曾因一部<海瑞罢官>而举世闻名.袁震之,清华园中的才女,却因重病而久卧病榻.他们在病床前相识,并由此演绎了一段旷世爱情.  相似文献   

4.
林喆 《廉政瞭望》2011,(2):44-45
2010年12月30日,程维高的追悼会在江苏常州市殡仪馆举行。 不少老同志老领导送了花圈,河北省相关部门也都送了花圈,摆满整个悼念大厅。  相似文献   

5.
在重庆红岩村、曾家岩、中山三路的14个月,杨超、罗迭夫妇经历了中外瞩目的43天重庆谈判、李少石事件、政协会议、较场口血案、“四八”烈士追悼会、公开中共四川省委……在险恶复杂的环境中,他们经受了严峻的斗争洗礼;在伟人身边工作,受到大师级名人的熏陶……这些往事永存他们心中。  相似文献   

6.
刘建平 《湘潮》2008,(4):31-36
1972年1月6日,德高望重的共和国元帅陈毅不幸逝世。 1月10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陈毅同志追悼会隆重举行。自新中国成立初期任弼时追悼会后就未参加任何一次追悼会的毛泽东,在陈毅追悼会开始前夕,突然决定参加追悼会。机智的周恩来趁机立即通知了一批当时被“冷落”的老同志参加。这一来,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陈毅追悼会的意义就显得非同寻常。  相似文献   

7.
1909年,吴晗出生于浙江义乌的一个书香之家。父亲是个清末秀才,字写得好,诗词做得好,历史知识也很丰富。因吴晗的父亲教子很严,吴晗是长子,因而对他要求更严。七岁时,吴晗就进小学念书了。他学习刻苦勤奋,风雨无阻,不仅功课好,还利用课余时间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名著。家里的书看完了,他就到处借书看,尤其喜欢读历史书和历史小说。有时为了借书,竞要跑上百八十里路。他看书既快,又能过目不忘,  相似文献   

8.
1966年乌云翻滚的5月,一天下午,7岁的小吴 彰低着头离开景山学校,他觉得周围一切都变了, 几个月来常听小朋友说他是"大坏蛋"的儿子,他感 到抬不起头来。这天,老师布置写批判吴晗的稿子, 尤其一定要他写。他的姐姐吴小彦那时在北长街小 学上五年级,在她的心目中,爸爸是那么慈祥可爱, 令人尊敬,他绝不会是坏蛋。这些天她从学校回来, 一看到爸爸妈妈就止不住哭,吴晗把她搂过来说: "彦,爸爸知道你委屈,爸对不起你,等你长大了就 知道爸爸是好人了。"他俩从学校领回的批判稿,还 得由吴晗夫妇痛苦地代为起草,再由他俩含着泪水 抄好上交。  相似文献   

9.
洪霓 《广东党史》2008,(6):28-30
1986年10月22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叶剑英在北京逝世。10月29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举行追悼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追悼会,并向遗体告别。邓小平同志主持追悼会,胡耀邦同志致悼词,沉重悼念叶剑英元帅。  相似文献   

10.
崇涛  刘鑫 《党员文摘》2009,(5):40-41
仇人!为何雪夜遇险的偏偏是你 2009年1月5日.湖北省松滋市饲料商朱玲、李文雄夫妇.开着自家的东风大货车.给流市镇的几位客户送猪饲料。夫妻俩将饲料送完后,又换购了价值21万多元的103头生猪,准备连夜回家稍作休整,再将猪运往广州。  相似文献   

11.
吴晗的道路     
吴晗的道路刘文渊“以血当墨,以笔当枪,为埋葬蒋家王朝,甘作小卒临锋颖;用剧为颂,用史为鉴,因建设人民中国,敢将铁骨傲霜寒。”①这副挽联表达了人们对著名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和坚强的民主战士吴晗教授的热烈颂扬与深切怀念。吴晗(1909.8-1969.10)...  相似文献   

12.
近日读到两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北京市大兴区兴华园社区,一对七旬夫妇义务照看一位86岁的空巢老人,每天给老人送上一碗热乎乎的米粥,一送就是两年。在东城区南池子社区,年过七旬的老李为一名瘫痪老人义务理发,已经坚持了13年。  相似文献   

13.
李从云 《世纪桥》2008,(1):80-81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吴晗、邓拓在叙述晚明的历史人物时,试图在学者与官员这两重身份之间取得某种平衡。吴晗、邓拓等人对晚明历史人物的关注,直接与政治领袖的提但是相关,同时也是由于这些历史人物引起了他们的精神共鸣。  相似文献   

14.
1925年3月28日,北京大学旧址法学院礼堂格外庄严肃穆,中共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始人高君宇追悼会正在这里举行。 会议由中共北方区委书记赵世炎主持,李大钊、邓中夏、赵世炎、范鸿劫、王若飞等人送了花圈挽联,当时在京出席“国民会议促  相似文献   

15.
正吴晗(1909-1969),浙江义乌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1943年参加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积极从事民主运动。这一时期,吴晗写下许多历史杂文,以辛辣的笔锋揭露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加入民主政团同盟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云南大学新任校长熊庆来聘请吴晗到该校当教授。吴晗应聘之后,于1937年9月,离开生活8年之久的古城北平来到昆明。自此,吴晗在昆明战斗生活了12年。  相似文献   

16.
全国政协六届常务委员、原广东省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明同志因病于4月28日在广州逝世;享年86岁。5月12日,在广州殡仪馆举行了罗明同志追悼会。送花圈的有:陈云、彭真、邓颖超、聂荣臻、习仲勋、方毅、杨尚昆、陈丕显、邓力群、宋任穷、王首道、何长工、彭冲、张爱萍、萧劲光、杨静仁、杨成武等同志,以及港澳知名人士李嘉诚、曾宪梓等。送花圈的单位有:全国政协、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17.
廖沫沙铁窗《嘲吴》《悼吴》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拉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北京市委领导邓拓、吴晗、廖沫沙以所谓“三家村”写杂文隐射罪名,首当其冲,惨遭迫害。1967年的一天,吴晗、廖沫沙同被揪到一个矿区批斗。会前,两人被关在一起。廖见...  相似文献   

18.
吕立峰 《党建》2011,(8):48-49
3月29日,新疆喀什地区人大工委原副主任、巴楚县委原书记刘喀生因涉嫌受贿犯罪被送上了人民法院的审判席,而一同受审的还有其妻子邱小梅。在公诉人条分缕析、事实确凿的涉案指控下,这对贪婪夫妇失去了往日权力在手时的“风光”,更将远离平常人可以拥有的自由“阳光”。  相似文献   

19.
刘艳华 《世纪桥》2002,(4):52-53
建国后有这样一个奇特政治现象,1957年反右派的许多先锋和“闯将”,几年之后在“文化大革命”中却成了“罪人”。这些人有吴晗、周扬、夏衍、千家驹、林默涵、邵荃麟、何其芳等等。本文仅以历史学家吴晗为例,看一看这场“否定之否定”的人间悲剧的过程。吴晗作为“反右”先锋,“文化大革命”悲  相似文献   

20.
关于吴晗同志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讨论,已经日盆广泛地展开,学术界和其他方面的同志发表了不少文章;从不同角度分析《海瑞罢官》,探讨吴晗同志写作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这样做是有助于讨论的深入发展的。《海瑞罢官》是一出历史剧,主人公是历史人物海瑞,而吴晗同志又是一位历史学家。因此在讨论中,就不能不涉及到吴晗同志的历史观。我想在本文中把吴晗同志的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