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走向公务员职业何其难--当代大学生热考公务员的冷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已成为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考公务员热"现象背后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这一现象已产生了双重的社会效应.报考者必须端正报考目的,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高校加强行政伦理责任教育、政府完善公务员管理与监督体制也是对这一现象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
公务员"报考热"已经成为一种显著的社会现象,一定程度显示了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的成效,在利益、文化和现实维度也折射出诸多负面效应。公务员"报考热"反映出三大问题:体制性约束影响优秀人才选拔,有效的激励与竞争机制尚需建立与完善,职业流向的单极化导致市场失利,社会失范。要从根本上引导公务员"报考热"趋于成熟化和理性化,必须建立动态的公务员录用机制,逐步完善卓越的公务员管理机制,真正赋予公务员退出机制的保障地位,同时需要努力加强公务员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3.
公务员“报考热”现象一方面反映出我国人事制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公平、公正、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已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另一方面也应该正确认识、理性对待公务员“报考热”现象,通过分析原因及利弊影响等,采取有效的对策促进我国“公考之路”朝着正确、全面、有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公务员报考热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务员报考热已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门话题。据统计,从2001年中央、国家机关招考实行网上报名以来,报名人数逐年上升,分别是约3万多人、6万多人、12万多人、36万多人、54万多人,增长幅度分别为89%、95%、197%、50.3%。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共有97个部门8662个职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全国的报考人数已接近100万,报考与录取的比例超过2005年的37:1,达到48.6:1,远远高于高考和考研,成为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公务员报考热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评价报考热带来的社会影响,怎样对待报考热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一、公务员报考热的原因分析1.公…  相似文献   

5.
丁满 《人事天地》2006,(3):30-31
下面是去年某省的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的优秀答卷。原来这一份申论考卷所给定的材料主要是介绍我国目前网络中存在的“色情化”现象,以及这种现象对众多网民尤其是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危害。在此由于篇幅有限,我们姑且把考卷所给定的材料省略了,而侧重于对该题的解答的分析和点评,希望这能给有志于报考公务员的广大考生带来一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针对近年来日益凸现的公务员报考热现象,利用需要层次理论分别从个人、社会和公务员制度三个层面,深入探析报考者不同类型的需要,并从需要的引导与满足的角度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经过长期探索,我国公务员制度已经基本确立,公务员制度体系逐步迈上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轨道。但随着社会的深入发展,公务员制度的一些问题逐渐显现。本文旨在透过目前“公务员报考冷热不均”的现象,分析我国公务员制度在考录制度、激励机制以及公务员监督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公务员考录制度已有近20年的历史,为国家公权机关选拔了无数优秀的公务员,对于公务员队伍建设和国家依法行政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公务员考试的社会关注度和民众参与度居高不下,使得公务员考试对公平正义的呼唤越来越强烈,从某种意义上已成为民众考量政府公信力和能力的一种考试。本文从我国现代公务员考录的沿革说起,认真分析了公务员考录“热”“疑”交织的两大特征,并从固有公平、政府信用和民众公平感这三个方面对公务员考录公平性的理论根源进行了探究,重点从报考资格和考试形式方面剖析了公务员考录破坏公平性的表现,最后从规范报考资格、科学设定笔试形式以硬行政公开面试程宇三个支撑点来提出构建我国公务员考录公平性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人事天地》2013,(5):61
正本刊讯(通讯员农健李澄)据统计,2013年南宁市公务员考录共有24501名考生报考了南宁市583个公务员职位,比2012年的21394人多出3107人,报名总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据悉,在网上报考通过资格审核的共有21447名考生,最终交费的共有19502人。平均报考比为23.7∶1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对截至目前已经组织了2014年公务员招考的北京、山西、广西、重庆等21个省(区、市)报名情况进行了汇总,并同这些地方2013年同期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21个省(区、市)今年公务员报考人数减少36万。如何看待"报考人数减少36万"这个数据?国家公务员局考录司负责人表示,根据对招考报名总体情况的统计,21个省(区、市)2014年公务员招考招录计划和报名确认人数同  相似文献   

11.
对“乙肝歧视”一案的宪法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第一起因“乙肝歧视”引发的行政诉讼已经引起了社会普遍的关注。本文认为,报考公务员的行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就业权,对报考公务员的资格进行限制有其合理的一面,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对公民平等权的侵犯。作者试从权利和利益平衡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2.
书架     
《人事天地》2006,(11):47-47
公务员 关键词:稳定 数据:社科文献出版社最近发布《中国人才发展报告3》显示:2006年全国报考公务员人数已经接近100万人。民革中央招聘3名公务员,却有2800人报名,比例达到933:1。  相似文献   

13.
今年广西的公务员招录工作正在火热进行中,据悉很多单位的报考比例均超过1:50,竞争非常激烈,那么如何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相信这是许多应试者都迫切想知道的。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公务员报考“冷热”不均凸显我国行政权力约束机制疲软,这是造成公共权力腐败的罪魁祸首。为了构建一套完善的行政权力制约机制,需要从道德约束机制、制度约束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三个层面入手。三种制约机制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报考公务员担任国家公职是公民的一项政治权利,对其的限制必须坚持法律保留等原则。我国当前某些地方尝试的公务员考试不招录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做法,从依法行政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角度看,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需要通过相关途径予以修正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人事天地》2010,(1):2-3
新闻背景: 2010年我区各级党政群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将于1月16日举行,全区计划考试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参照管理工作人员、选调生)5697人,报名参加考试的考生达118727人。其中,竞争最激烈的职位为民进广西区委,其报考与招录比例高达769:1。面对今年依然严峻的就业形势,广大报考公务员的求职者,除了考试之成败,最关心的莫过于公务员考试能否坚守“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以及从命题到考试、从评卷到录用等各个环节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共有135万人通过招录机关的资格审查,再次刷新历史纪录。从报考的职位来看,呈现出“冷热不均”的特点,最热门职位的考录比例达到4080:1,而一些有相关工作经历和户口等要求的职位,则报考人数偏少。  相似文献   

18.
以2002-2012年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收录的287篇国内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文献为样本来分析,我国公务员"凡进必考"研究呈现出六大热点主题:考录制度与管理的研究、招考对象的研究、考录机构与平台的研究、考录方式与手段的研究、能力建设的相关研究、时代背景与意义的研究。未来研究的前沿趋势包括:政策立法与制度建设、考录制度与公务员管理、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理性引导、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公务员考录的信息化建设,以及公务员分类管理与事业单位公务员改革等几大方面。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社会,异化现象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公务员培训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当然也不例外。公务员培训的内容与公务员的实际需求不符,忽视了公务员的主观能动性,培训机构与需求机构的脱离以及培训师和公务员之间关系的疏远都是公务员培训中的异化现象。通过关注公务员的需求、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支持培训的工作环境等方法则是扬弃异化、超越异化的途径所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公务员考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科学化水平是现代政府人事管理的重要支柱.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呈现出学生报考升温、考试录用制度得到全方位推进等新特点,但也存在着考试本身带有很大局限性、法规体系不健全和执法力度不够、录用级别与考试档次设置不尽合理等不足.不断完善公务员考录机制的对策有注意考试与考核相结合,努力提高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和监督体系,增强考录工作的透明度,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