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人们对于发展及其规律的认识,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模式的选择。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就会对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前沿观点     
科学发展观是党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发展和进步的水平。它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总结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逐步形成的。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  相似文献   

3.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着力提高办好大渡口事情的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加快建设实力、法治、文明、和谐大渡口。一、不断增强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势头,努力建设实力大渡口提高执政能力,首要的是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抓住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不断提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能否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领导发展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高低的体现。我们一定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  相似文献   

4.
政党执政,为官从政,都应该有政绩,也必须追求政绩。缺少政绩,执政党就难以巩固其执政地位,领导班子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领导干部就难以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要政绩,就得树政绩。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怎样树政绩?这都涉及到一个政绩观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工作追求和施政行为。树政绩,是为公,还是为私;是为民,还是为己;是为大局,还是为局部,这是区分领导干部政绩观正确与否的分水岭。正确的政绩观应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灵魂,以求真务实为核心内容,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前提,以实践、群众和历史为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5.
一、企业应树立符合行业实际的科学发展观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有的同志认为,发展观是党中央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一宏观角度上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我国解决当前诸多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采取什么样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影响。人口发展理论研究也是这样,不仅是理论上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开展工作,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这就为新时期的政协工作指明了方向。因此,我们在开展政协工作时,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发展为第一要务,努力提高履行职能水平。一、深刻领会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实质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念。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新中国的历史进程,就是不断探索和完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8.
张书林 《前进》2005,(5):19-20
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与发展观是密切相连的。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反之亦然。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就不可能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解决了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而正确的政绩观则要解决发展为什么、为谁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引导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科学发展观,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践证明,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往往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一、全面把握发展观与政绩观的关系,以正确的政绩观来保证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价值取向和态度。发展观和政绩观紧密相关,互为条件,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发展观是政绩观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指导思想。发展观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我们需要的政绩是解决发展更快更好问题的成果。按照科学发展观去指导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得更好,这本身就是最大的政绩…  相似文献   

10.
王保平 《政策》2008,(11):21-23
科学发展观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结合上准确地回答了社会主义要什么样的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在当代中国凝结而成的思想之花,是确保发展实践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最鲜活、最管用的马克思主义。当前,实践科学发展观,就应该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提高认识,坚定信念,不断增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思想,辽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结合历史和现实状况。以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为指导,形成了具有辽宁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根据人的历史主体地位原理,以民生为突破口,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理念;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保增长促发展,实现辽宁全面振兴发展;运用矛盾普遍联系的基本原理,解难题促和谐,实现辽宁协调发展;运用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原理,环保攻坚惠民,实现辽宁可持续发展;运用唯物主义系统方法论,坚持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12.
许素菊 《桂海论丛》2006,22(3):14-17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围绕执政价值标准、执政核心、执政基础、执政要务、执政方式等重大执政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等一系列新的执政理念,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泽民 《桂海论丛》2004,20(4):15-17
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告诫全党和全国人民一定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此举意义重大。这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和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总结,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的十大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与以往的发展理念相比较,实现了十大转变,即由稳定发展向科学发展的转变;由增长第一向发展第一的转变;由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的转变;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转变;由注重GDP增长向以人为本的转变;由局部倾斜发展向全面协调统筹兼顾发展的转变;由赶超式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由两个文明建设向四位一体建设的转变;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由富裕社会向和谐社会的转变.把握这些转变,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多党合作事业要不断迈向前进必须以正确的政治理论来指引,而正确的理论必须用科学的政治发展观来构建.回顾多党合作历史,不同时期党的领导核心对如何相待统一战线中的同盟者有着各自独到的见解,这些思想奠定了多党合作制度从孕育到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工作机制、组织机构、个人发展动机、实施方式上的前倾现象,对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应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按照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特点,明确端正入党动机、忠于党的事业、树立宗旨观和成才观的要求,在后倾理念指导下,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建立工作规划、理论学习机制、保障工作和实施工作一体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7.
齐峰 《桂海论丛》2009,25(3):41-44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环境大国.环境外交已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探讨了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环境外交新战略的内在联系,并考察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中国环境外交的实践.指出中国应尽快构筑科学发展观维度下的环境外交新战略.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传承实践不断促进理论创新,形成的两大理论成果就是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其价值取向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的指导,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发展观问题的提出,反映了人类对自身行为及活动方式的深刻反思,体现了人类对发展问题的高度关注。军事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特殊领域,如何正确认识并确立科学的军事发展观,以此作为军事发展实践的理论指导,直接关系到军事实践的效果及军事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丹东看守所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形成了人性化的管理经验和模式,概括为以人为本、以诚待人、以情为重、以理为纲、以苦为乐,为我国公安监管工作提供了创新思路和创新方法,实现了我国人权改善的新进展、实现了我国在法理观念意识上的新突破,显示了我国对人性内涵的新认识。丹东看守所的先进事迹诠释和印证了辽宁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应该在国内国际的交流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