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今传媒时代,领导者的公共形象已经处在一个全方位受监督的聚光灯之下,点滴失误都可能引发万众瞩目,并酿成无可挽回的后果。今天的政府官员,除了来自上面领导的压力,下面群众的压力,还要面对一个越来越强大的、更为直接的"网络媒体的压力",政府官员的"公共形象"问题,  相似文献   

2.
今天,政府官员越来越感觉到舆论的份量,媒体眼中政府官员的表现,是群众形成官员公共形象的前提。因此,现代政府官员不能怕媒体、躲媒体、堵媒体,而应该积极地利用媒体来塑造自身良好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文子 《党员文摘》2009,(2):36-36
“神秘人士”常来消费 长沙市芙蓉南路一家名叫“千般秀”的会所,专门推出了为官员进行商务形象策划的服务项目.内容几乎囊括了官员所有的外在形象策划设计和服务。尽管收费不菲,依然没有阻挡住一些官员追求良好形象的脚步,不少“神秘人士”上门寻求服务。据知情人士透露,该会所的形象策划服务一般针对级别较高的官员。  相似文献   

4.
《天津支部生活》2013,(2):41-41
近日公布的一份学者报告认为,“性丑闻”“露巨富”是2012年影响官员形象最突出的两大因素,也正住成为反腐工作的新突破口。这份由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官员形象危机2012报告》,对去年媒体公开报道的近200个典型案例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5.
崔乃学 《廉政瞭望》2009,(10):17-17
一、个体仪表 根据西方的形象沟通的“55387”定律,决定一个人的第一印象:55%体现在外表、穿着、打扮上,38%的体现在肢体语言及语气上,7%体现在谈话内容方面。在个人形象设计上,也有软、硬件之说。硬件主要指外在表现的外表、衣着、言谈举止;软件指文化道德修养。总的来说,一个人的内在的文化道德修养决定他的外在表现。随着当今官员知识素质的提升和曰益开放的国际视野,从官员整体来看,其仪表形象也更趋“光鲜”,  相似文献   

6.
从2001年至今。朱幼棣在国务院研究院社会政策司司长的岗位上干了10年。在61岁这一年。过了退休年龄却依旧在岗的他。因一本抨击中国医改徘徊不前的《大国医改》,颠覆了他多年谨小慎微的官员形象。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3,(14):56-57
一项关于基层干部形象的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基层干部认为当前社会对其存在普遍误读,超过六成的基层干部认为他们的形象被“污名化”了。那么,这个群体遭遇被“污名化”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不可否认,在网络时代,在自媒体时代,有些网友发布基层相关信息,表达对基层干部的看法,会出现简单化、片面化或者夸大化。但是,网络本身也有自净功能,把基层官员“污名化”原因简单推给网络舆论不理性,有失公允。事实上,基层官员暴露出的太多问题,本身就严重恶化了官民关系,损害到基层干部的形象。虽然说这种现象有时只是“个别基层干部的贪腐行为”,属于“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相似文献   

8.
从2001年至今,朱幼棣在国务院研究院社会政策司司长的岗位上待了十年,被形容为“高级幕僚”。过去几十年从未对现实政策有过公开言论的他,在61岁这一年,作为前新华社中央组组长、如今的国务院研究院社会政策司司长,却因一本抨击中国医改徘徊不前的《大国医改》,颠覆了多年谨小慎微的官员形象。  相似文献   

9.
正今天的官员应该具备"直面批评的包容心与纠错力的素养";具备"更加平民化、人情化的语言素养";具备"获取、分析、评估微博上各种信息的信息素养"等。毋庸置疑,近年来官员的整体形象在民众的心目中大打折扣。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钧主持的《官员形象危机2012报告》指出:"2012年,官员形象危机处于高危状态,危机事件高发、易发,官员形象的形势更加严重,社会负面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今天,13亿中国人民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潮流,稳定走上了奔向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蓬勃生机,一个繁荣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的新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最近,通过集中研读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有关新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论述,受到极大启发和鼓舞。在中国共产党领袖们的话语系统中,对新中国国家形象的论述,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孟盛 《廉政瞭望》2009,(10):10-13
60年。只是历史长河里转瞬的一呆浪花。然而。1949年——2009年,这60年注定在历史留下不可泯灭的印记。浪花飞扬,其翻腾跌宕的姿态、变幻瑰丽的色彩、不断超越的高度、释放的巨大能量,都昭示着这个古老的国度正在通向一个新的历史沸点。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宜城市政法委副书记吴光山在该省荆州闹市街头因停车费纠纷挥拳打人,被停职接受调查。 ——官员爱把拳头挥向百姓或者下属,影响官员形象自不用说。更值得重视的是,当下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不断,导致一小部分人怨气和戾气较重,经常为了一些小事也会“冲冠一怒”。尽管打人的行为与身份无关,但官员如果也爱打人,  相似文献   

13.
余次 《当代党员》2011,(2):62-63
这两年,因官员雷语引发风波的“说话门”事件层出不穷,时常惊起人们“哇”声一片,对干部队伍的形象和威信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廉政瞭望》2012,(2):14-16
2011-2012年,是中共各级党委的换届年,越来越多的年轻官员,在此次换届中崭露头角。截至2011年底,已经完成换届的14个省区中,“60后”常委达到56名。 目前,中国的干部梯队形成了“5678”格局——中央领导层中,多位“50后”官员进入政治局及其常委会;省部级官员中,“60后”已经集结;“70后”则逐渐成为厅局级官员的主体;“80后”已开始充实县处级官员队伍。“5678”格局为我国的干部队伍逐步实现有序更替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志愿者尼尔·阿姆.斯特郎,2004年9月来中国支教。在期满送别的宴会上,他以恭维的口吻对中国官员说,在我访问的16个国家中,中国学校的课堂纪律是最好的。中国孩子也是最懂礼貌、最好教育的。坐在他身旁的教育官员听了,感到非常骄傲。问他此话从何说起。尼尔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从一个侧面论证了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  相似文献   

16.
吴龙贵 《求贤》2009,(6):30-30
“2009中国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节”揭幕在即,张家界市长赵小明作为此次音乐节的“形象大使”,不惜“丑化自己”,在音乐节的形象宣传片中以卡通形象示人,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决不低头     
柴福花 《党课》2012,(12):113-116
历朝历代,一个官员是为民请命、为民做主做一个人民爱戴的好领导,还是谄媚阿谀高官做一个顺风顺水荣华富贵的追随者,这是一个需要时间选择的问题。大多数人都选择看上级的脸色行事,每日里细心揣摩领导的好恶好巴结讨好,把领导的话当做真理奉行在心里、嘴边。就算在当今时代,游历在仕途中的官员以自己的利益为核心、以维护关系为要事、以领导的旨意为旨意的,更是大有人在。  相似文献   

18.
汪苏娜 《党课》2009,(7):70-72
10年前,曾有人对16名腐败官员做过跟踪调查,当时他们平均年龄41岁。10年后,16人中15人得病,不少人是癌症,病死的有6人。无独有偶,巴西一个医疗机构调查了583名贪官和583名廉洁官员。10年随访的结果是:贪官60%以上患有癌症、脑出血、心肌梗塞等疾病,而廉洁官员患病率只有16%。面对如此巨大的健康差异,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官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王巧捧 《廉政瞭望》2011,(14):30-31
微服私访中官员们流露出的个性色彩,让当代官员的形象更立体、更鲜活。 今天的微服私访是因为需要采取一种方式跨越昨天的距离?  相似文献   

20.
政府形象是政府行为及其施政效果的客观实在性与公众主观认知的统一。政府形象的主观认知成份,决定了政府形象具有相当大的人为塑造空间。特别是在媒介化的时代,能否有效地利用大众媒体进行政府形象的传播,已成为政府形象塑造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媒体运作的能力也随之成为衡量政府公共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