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爱军 《工会论坛》2008,14(3):133-134
所有权保留虽然在合同法中有规定,但过于原则,可操作性差,更无法确定取回权的法律性质。由此,作者对所有权保留性质的主要学说进行简要评析,批驳了把出卖人保留的所有权性质看作是对所有权的限制,得出出卖人保留的所有权是完整的所有权的观点。出卖人基于保留的所有权行使取回权,说明出卖人保留的所有权是出卖人行使取回权的唯一基础,取回权是所有权的一项权能。由此看出,所有权保留的性质决定取回权的性质。因此,取回权属于所有权的权能,而不是定限性物权。  相似文献   

2.
所有权保留买卖是大陆法系上的一项重要制度 ,但对所有权保留买卖中出卖人取回权的法律性质 ,尚存争议 ,主要有解除权效力说、附法定期限解除契约说与就物求偿说。上述三说均存在不足 ,尤其是就物求偿说并不像许多学者所认为的那样为其提供了一个圆满的解释。在此基础上试提出修正的附法定期限解除契约说  相似文献   

3.
期待权是一种独立于物权-债权二元结构体系之外的新型财产权利。由于买受人在支付全部价款后,就可以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因此,可以将其归为一种物权期待权。依照该种解释,买受人的期待权具有物权性质,所以买受人可依物权权利人的地位来获得保护,这就可以有效地排除相对方和第三人的侵害。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比较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立法的基础上,从保留所有权买卖的功能和性质、客体和成立要件、效力等方面,对我国《合同法》中规定的保留所有权买卖制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 ,以所有权保留的延伸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加工条款和事先让与条款在所有权保留合同中订立所衍生的一系列法律问题。作为一项兼具买卖与担保双重功能的担保方式 ,所有权保留的生命力来源于其以延伸和扩张的形式在工商业活动中的广泛运用。我国《合同法》关于所有权保留的原则性规定 ,不仅无法满足所有权保留运作的制度需求 ,而且也不利于工商业者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利用所有权保留的各种变形创设有利于资金融通的担保方式。本文建议 ,运用延伸的所有权保留涉及的法律问题应当在民法典的框架中予以通盘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对于所有权保留买方期待权的法律本质问题,学者们产生着激烈的争论。将其视为物权,而不是债权或其他权利,这是由期待权在权利体系中的定位所决定的,也是使买方获得相应法律保护的需要。同时,物权法定也不应当作为否定其物权性质的理由。但是,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框架内,尚无法赋予期待权以物权性质,无法为买方提供应有的法律保护。相信正在酝酿的民法典将对相关规定作出进一步的完善。因此,我们对期待权本质的探讨,具有了更加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信用经济促成了分期付款和所有权保留的紧密结合,但由于我国目前相关理论研究的缺位及立法的薄弱,实践中的一些问题难以得到妥善的解决,这就呼吁学界在法律制度设计层面上进行探讨,以期对之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8.
所有权保留买卖制度是《合同法》的一种特色制度。但该制度在司法实务中并未得到充分适用,社会生活中也鲜有发生。随着《物权法》的生效,"物权法定原则"、"物权变动公示原则"、"区分原则"及相关具体规则不可避免地影响、冲击到原有立法体系中的各项财产权制度,而与物权"骨肉相连"的买卖合同,包括所有权保留制度亦莫能外。  相似文献   

9.
在所有权保留中,学者们对所有权保留的客体范围及其对不同客体的所有权保留的公示方法有不同的见解。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自已的观点:认为所有权保留的客体不但包括动产,也包括不动产。其公示方法针对不动产、车辆、船舶、航空器等特殊动产和其他动产应采用不同的方法,以保障交易的顺利进行和维护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0.
关于所有权保留买卖中天然孳息的归属,《物权法》与《合同法》的规定存在冲突.从解释论出发,我国的所有权保留应被定性为“契约的附停止条件”,我国的天然孳息归属规则采用的是“结合主义”.在所有权保留买卖中,天然孳息的归属仍应采“交付主义”,《合同法》第163条于理有据、规定合理,仍可适用.当涉及第三人时,孳息的归属则需要具体讨论.  相似文献   

11.
试论对作品标题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法实务中因作品标题发生争议的案件时有发生 ,作品标题的权利是否受到侵害 ,是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 ,如何去保护作品标题 ,对于这些问题的认定尚存在颇多争议。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诠释作品标题的“独创性”,认为作品标题只要与整部作品联系在一起 ,都是具有独创性的 ,从而避免了传统观点的诸多缺陷 ,并从侵犯作品标题的几种形态出发 ,去分析对作品标题的法律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一贯重视环境问题,制定了大量的环境法律法规,初步确立了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基本原则和框架,使我国环境保护和监管工作走上了规范化、法律化的轨道.但就我国环境法律体系整体而言,尚存在许多缺陷,需要予以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中国法制现代化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制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中国的封建法律文化、中国革命中形成的革命法律思想与司法体制、新中国成立后长期的计划经济都是法制现代化的障碍。要完成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必须首先树立现代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法制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推进政治体制和司法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化的法津运行机制,形成以民商法为重心的反映现代化的法律体系,并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制文明,加快中国法制现代化的步伐,使法制现代化的变革运动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源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4.
任何权力都具有潜在的扩张性、腐蚀性,不受约束和监督的权力,最终必然走向腐败。只有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将行政主体的管理活动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才能建立起一个民主的、法治的政府。  相似文献   

15.
我国法律对作品标题的保护问题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在国外,不同的国家对之态度也不尽相同,有的采取用著作权法保护,有的则采用反不正当竞争法来加以规定,有的用商标法来保护。  相似文献   

16.
特留份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留份制度是现代大部分国家所采用的遗嘱自由限制制度 ,本文通过对特留份制度及必留份制度的比较分析 ,建议引入特留份制度以完善现行法制。  相似文献   

17.
目前,从西方传入的法律援助制度在中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虽然其始构建并没有几年的时间,但是这一新制度在保护公民权益、促进司法公正、保持社会稳定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这一制度又有许多缺陷,并不完善。本文就这种局面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着力于使这一制度发挥更好的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