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动社会组织嵌入社区治理结构,是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多样化治理需求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我国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合法性机制从不同维度建构社会组织嵌入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现实逻辑。从健全正式制度的均衡治理,推进规制性要素的强制性形塑;从实现策略性的专业化治理,推进规范性要素的适应性形塑;从强化共同理念的文化认同,推进文化-认知性要素的内生性形塑。社会组织“嵌入式”发展是阶段路径,“融入式”发展是升级路径,推动制度要素和技术治理联动优化,形成更加成熟健全的组织自主性生长机制。  相似文献   

2.
徐果  李有学 《学习论坛》2024,(2):101-107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红色物业”是党的组织体系嵌入和党员个体嵌入的创新载体,是党建和物业的有机结合。研究发现,在党建引领H市Y街道“红色物业”实践样态中,组织体系的嵌入改变了物业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使其在党的领导下参与社区治理,同时发挥政治导向的作用;党员个体的嵌入主要着眼于发挥个体的再组织化和服务作用,在实践中全方位实现“红色物业”与党的领导在治理结构上的良性互动。嵌入视域下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须从打造“嵌入式”基层党建、形塑“网格式”互动结构、构建“红色”思维、建立“融合式”资源平台等方面持续探索和思考,从而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优化基层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最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刘帅顺  杨嘉莹 《前线》2023,(2):80-83
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是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政策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生活的行动取向。北京市通州区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州区社区社会组织从治理结构上具有内生性、自洽性和联结性的特征,从治理功能上表现出精准服务、社区整合、价值倡导和沟通政社的优势。社区社会组织基于对居民日常生活逻辑和政府治理逻辑的适恰结合促成了嵌入式治理,为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和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社区社会组织是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治理平台,基于社区社会组织的政治功能、治理功能、结构功能与文化功能,党和国家在基层治理中高度重视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由于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的“选择性培育”和“代表性覆盖”,社区社会组织面临着活力不足的发展困境。本文认为,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需要平衡“自上而下社区社会组织”与“自下而上社区社会组织”的二元结构。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需要同时兼顾“赋能”和“枢纽”双重策略,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志愿队”和“蓄水池”的功能,实现对社区治理活力和秩序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求实》2021,(5)
政府介入、组织创新与居民集体行动是影响社区治理结构的内在变量。在这三重变量交互影响下,社区治理经历了动员式治理、嵌入式治理和内生式治理的结构性转换。动员式治理阶段,单位制影响式微,居委会普遍成立,政府采取科层式介入的方式与之建立起一种异化的委托代理关系;居民自治意识淡薄,被动参与明显。嵌入式治理阶段,随着"三社"联动在全国的推开,社会组织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政策引导下,跟随项目嵌入社区;居民参与具有选择性,仍然没有自主行动起来。内生式治理阶段,政府创新介入方式,注重挖掘社区内部基因,其鼓励居民自主成立的社区社会组织是一种在地力量,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打破集体行动的困境,促进居民的组织化参与。在共建共治共享背景下,未来社区治理应该走向一种治理主体互勾互连、治理方式深度融合、治理单元多种多样和治理秩序有条不紊的共同体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6.
社区社会组织是基层社会领域中最为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在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在社会管理视野中考察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基于宁波市海曙区的案例研究,揭示出社区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及其限度。实践表明,社区社会组织推动了社会管理新格局的形成,创新了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充分发挥包括社区社会组织在内的社会组织推进自律自治、形成社会认同、促进多元融合、集结公民意愿、实现利益表达等作用。同时,政府需要提供完善的制度框架和健全的政策法规来为其营造良好环境,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协作也需要拓宽领域,创新方式,特别是将社会治理理念融入实践。  相似文献   

7.
“流入易融入难”已成为城市流动人口社区治理面临的重要挑战。流动党支部与社会组织互嵌互构为强化基层政府与流动人口的联结,促进流动人口城市融入提供了平台和载体支持。流动党支部与社会组织通过主体、行动和功能互嵌加强了组织间的连带关系,各类行动子群的内聚性得到提高。中心行动子群及其关系网络相互构建,细化了社区融合治理网络,扩大了流动人口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覆盖面,增强了组织支持力度,促进流动人口全面融入。基层政府应通过强化嵌入式治理,加强党建带群建,完善组织间互嵌互构协作机制,嵌入数字化技术方法,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等方式推动流动党支部与社会组织协同参与社区融合治理,推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8.
社区社会组织是共建社会治理共同体不可或缺的力量。社区社会组织在补齐基层公共服务短板、促进居民参与、维护社区稳定、培育社区文化方面可发挥独特而积极的作用。以回应居民需求为价值引领,以专业能力保障功能发挥,以激发情感认同共建治理共同体等是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内在理路。当前,社区社会组织正面临组织内生动力不强、服务供给回应性不够、社区情感动员力不足等实践困境。为此,应从加大资源支持和引导力度、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强化情感认同培育等方面着力优化。  相似文献   

9.
数字赋能社区治理已成为当下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共识,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必然举措。从结构功能理论视角出发,深入剖析数字化对社区治理结构与功能的变革逻辑,通过分析社区治理结构类型,厘清了社区的治理目标、治理方法及治理主体角色和功能关系的互适。以杭州市余杭区数字化赋能社区治理为样本,分析了数字化赋能社区治理的能力、动力、制度的变革机制,提出数字化改革促进社区治理的组织优化和功能更新的现实路径,应优化治理结构,夯实社区网格治理基础;拓展治理功能,构建社区现代化整体“智治”体系;加强治理协同,形成社区多元联动治理格局;完善制度供给,探索社区治理的标准建设,以期实现高效协同、整体“智治”的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0.
所谓社区民主 ,是一种新型的以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为基础的 ,社区群众、社区自治组织与基层政权合作互动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其核心是人民群众通过创新和实践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运行机制 ,直接参与社会事务与公益事业的治理 ;其关键是要重新界定基层政权与群众自治组织的关系 ;其目标是通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创新 ,满足人民群众的民主政治需求 ,从而进行社会整合和社会再造。学术界把“自治”为特征的基层民主看作是“草根民主”,意在说明其基础性、广泛性、自立性和“非国家形态性”(1)。社区民主当然属于草根民…  相似文献   

11.
胡铭  仇塍迪 《学习论坛》2022,(6):119-127
新时代“枫桥经验”既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方法论创新,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基层治理中的生动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应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绘就“四治融合”的新治理图景,实现基层社会共同富裕,形成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国家机关依宪治理、依法治理的基层治理样态。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既是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基层治理故事的重要途径,也为构建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是深刻认识和正确理解人类社会内部构成要素、运行机制与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与构建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存在着多重耦合性,具体体现在两者的价值一致性与结构同质性上。当前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体系的挑战有:社区治理主体结构的"错位""越位"导致党建资源与治理资源尚未实现有效整合;社区治理结构的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变化尚未同步;社区个体原子化现象凸显与社区价值引领能力不足。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体系需以整体性视野和结构化思维构建平行合作网络体系与垂直权威体系相结合的社区治理体系;凝练社区价值,培塑社区公共精神,传播社区文化,加强思想引领;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与引领力,以此推进标准化社区建设,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13.
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是群团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基层治理是检验和落实群团改革的基本场域。群团组织在近八年的改革中显化了其基层治理主体的存在,以社会服务和社区融入激活基层既有公共空间,以资源下沉和要素嵌入织密与群众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联系,以扁平化和共享化互联网思维撑开基层治理思想引领节点,增强了基层治理的韧性和开放性协同。虽然群团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呈现出观念上“机关化”倾向、行为上缺少全系统战略规划、能力上缺少专业化和常态化群众工作素养等路径依赖的改革惰性,但既有实践展示了群团组织以嵌入型桥接来组织社会的理论价值,即群团在把自身牢固嵌入社会的过程中创新社会资本增强机制,探索实现其双重属性的动态均衡区间,正变革为有效组织社会的能动性能促性活力组织,由此增强国家治理体系的结构韧性和社会稳定发展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城市社区社会组织是一类具有功能性、地域性的社会组织,在城市社区治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制度环境的优化可以营造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氛围。安徽省铜陵市在社区综合体制改革后,社区治理要素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从政府和社会组织两个层面探寻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与活力激发路径。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的发展推动了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转型。社会经济的现代化提速以及群众需求的多元性,促使国家基层治理策略由行政化管理转向社会化治理。多元主体、信息入场、民主法治、制度规范、城乡融合等现代化治理要素开始生长。不过,社会弱势、信息不均、行政惯习、制度悬浮、城乡区隔等传统要素依然存在,基层治理呈现出了传统元素与现代特征兼具的发展态势。新时代,要继续深化行政体制与自治组织改革、优化“政社合作”方式、实施“四化同步”发展策略、提升协商民主制度效能、创新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以实现基层治理的现代化突围。  相似文献   

16.
孟燕方雷 《探索》2022,(6):85-97
组织动员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政治组织的基本功能与重要优势。以党的基层组织为中轴,组织基层社会并动员社会主体参与治理是党领导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内蕴动员型治理逻辑,其发挥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动员功能,引领重塑基于信任的社区治理关系结构;嵌合市场组织与社会组织,整合治理资源以降低治理成本;发挥党员示范带头效应,带动社区治理主体协同参与。因此,要实现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需通过枢纽链接、组织嵌合与行为垂范等机制提升动员型治理效能,即建设枢纽型党组织,通过机构合作以实现治理过程的系统化运作、资源交换以降低治理成本、空间优化以提高治理效率,引领构建社区治理整合体系;深化党的组织嵌合,通过完善党的组织架构以组织带动社区居民、拓展党的组织覆盖面以整合社区治理组织化资源、建设政治引领工程以推进合作治理,塑造社区治理网络格局;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统筹加强社区党员与在职党员双重示范引领效应,激活社区治理主体参与动能,进而破解基层治理困境,稳固现代化国家治理根基。  相似文献   

17.
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是实现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的重要路径。部分基层党组织缺乏组织力、领导力,街道与社区等社区治理主体职责界定不明晰、治理载体单一,导致以党建推动社区治理制度向效能转化存在困境。天津市“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模式着力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明确街道与社区作为社区治理“主战区”、强调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主体责任、坚持治理重心下沉,有效推动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创新。新时代提高社区治理效能必须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基层为主体、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手段、以制度为保障,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段雪辉  李小红 《求实》2020,(3):57-68,M0005
社会组织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聚焦社会组织行动策略研究,能够更好地揭示外部制度环境制约下的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微观运行机制。运用"制度环境-行动策略-行动目标-行动任务"的分析框架,着重探讨社会组织与基层政府、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剖析复杂制度环境下社会组织行为策略选择及其多元化行动路径。S市G组织的个案研究表明,G组织通过"双向汲取"的行动策略能够实现社会组织行政性目标与社会性目标的双重目标达成。由于G组织接受任务的不同行动目标来源以及不同任务之间的相关性程度差异,使得G组织"双向汲取"行动策略呈现出复杂制度结构约束下的多元化行动路径。  相似文献   

19.
打造简约高效的基层治理是实现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国家赋权社会激活基层社会内生力量的意图在多层行动者的行动张力下产生偏差,导致置身一线治理情境中的非正式治理主体因无力调适权威逻辑与基层社会的紧张关系而选择逃离。多层主体行动逻辑的抵牾本质上源于国家治理机制在科层化和社会化之间的摇摆,使融合国家正式治理与乡村内生资源的基层简约治理创新被科层体制外部化。实现基层治理的简约高效必须突破层级化科层节制,重塑内外均衡的治理情境。深入推进组织调适、政党统合、权责耦合与主体激活机制建设,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理顺科层体制内部与乡村社会之间的结构性关系,构建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社会自治双向赋能的基层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发展产生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进城入镇农民被置于一个完全不同于村落共同体的生活场域,并由此形成一类独特的社区形态,即“城镇化社区”。此类社区因具有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社会基础,所以治理机理复杂、形态各异,总体治理水平较低、成效不佳。寻找国家政权力量的基层有效性和维护基层自治组织自治性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成为城镇化社区治理理论和实践的一大难题。西何社区作为城镇化社区的典型代表,其治理突出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兼容并包的治理资源、党领共治的治理结构,具有显著的包容性治理特征且富有成效。结合包容性治理主体、过程、成果三大维度与西何社区治理实践,分析发现包容性治理与城镇化社区治理具有内在的耦合性。西何经验充分展示了城镇化社区包容性治理策略选择的必要与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