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禹锡"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观点的提出,源于永贞革新失败后革新派与守旧派的一次大论辩.在这次论辩中刘禹锡写下了著名的哲学著作<天论>,从辩证的视角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观点,对永贞革新给予肯定和支持."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学说,不仅批评了阴骘之说神秘的"天人合一"论,澄清了"天人相与之际"的种种疑团,而且弥补了以往自然之说的一些弱点,以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方式深化了"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以及"二之而已,其事各行,不相预"的理论,在中国哲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对后世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学是在中国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和思维。中医临证讲究辩证与辨病、宏观辩证与微观辩证、人体机理与药物机理的"三结合",其理论蕴含着深刻的和谐内涵,对于和谐社区建设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作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秉承了中国传统哲学辩证思维方式,并对其进行了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理论改造。邓小平辩证思维方式最重要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式,邓小平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辩证思维方式的本质和特点,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摒弃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式的继承和发展。文章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从理论渊源的角度对邓小平辩证思维方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邓析是先秦时代第一位专门研究论辩术的著名论辩家,同时也是争议颇大的一位论辩家。他的“两可之论”历来是被攻击的靶子。“两可之论”虽有诡辩的成分,但也有其合理的因素。其对古代朴素辩证思维的发展,对思维中同一标准的确立,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今天,它仍然会给我们一些现代警示与启迪。  相似文献   

5.
辩证逻辑研究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现代逻辑(数理逻辑)的辩证化;另一个是中国传统辩证思维逻辑的现代化、科学化。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逻辑只能算是"前辩证逻辑"或"准辩证逻辑"。要将其提升为科学,需从到辩证思维实际中抽取辩证思维形式的基础工作做起。渗透逻辑正是沿着科学抽象与实际应用良性互动的道路,创立了中国现代的逻辑科学。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遵循了一定的客观规律,具有相应的产生机理,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一脉相承,继承了以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生态保护理念,吸收了西方生态理论中的优秀成果,根植于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土壤。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了顶层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五种思维方式;具有新时期治国理政所拥有的鲜明时代特征,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民生情怀,彰显了整体谋划的战略思想,突出了严格的生态法治保障,强调了合作共赢的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7.
与西方"朕即国家"的君主专制政体不同,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所建构的政治体系,形成了以"天权"为政治合法性来源的第一种权力,以"皇权"为世俗政治最高统领的第二种权力,以"官权"为具体政治实践的第三种权力。三权中"皇权"最大,"天权"地位最高,"官权"虽然地位最低、权力最小,却是三权中具体实施政策的一线权力,三权各有优势,互相补充,形成了天命思想下的帝国秩序构建的"三权分立"。三权之间通过相互印证、依赖、利用、吸取的权力运行方式实现了政治的妥协与制约,从而实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统治的权力平衡。  相似文献   

8.
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 ,社会文化转型本质上是思维方式的转型。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因此必须以现代性思维对之进行扬弃 ,把握时代鲜活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为此 ,必须把握如下原则 :古今融会 ,辩证扬弃 ;东西互补 ,综合创新 ;关注科技发展 ;吸纳、超越后现代。  相似文献   

9.
中原文化是中国整体思维方式形成的滥觞,《周易》与《道德经》对中华民族观察、思考、分析事物的方法发挥了奠基作用;中原文化的整体思维方式与古希腊文化的理性思维方式分别对东西方社会的政体制度、民族特性、社会伦理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中原文化与古希腊文化本身对东西方社会的进步也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辩证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邓小平辩证思维方式对当代中国思维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由单向型思维向多向求异型思维转变;由保守型思维向创新型思维转变:由斗争型思维向和谐型思维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