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在中老双方的积极推动和相关政策的引领下,中老铁路的开通让老挝由“陆锁国”变“陆联国”。随着中老关系持续深化,中老农业合作同步取得新进展。深入推进中老农业合作应在增加对老挝农业发展投入、加大对老挝农业技术援助、改善老挝农业经营体系等方面着力。深入推进中老农业合作的重要意义从传统友好关系到全面合作关系,再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老关系不断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老挝两国同为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山同脉、水同源,自古以来亲仁善邻,保持着良好的交流与合作。2021年,老挝人民革命党十一大以来,老挝延续了稳定的外交路线方针政策和原则,在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下,中老两党两国关系继续高位运行,步入历史最好时期,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走深走实,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相似文献   

3.
<正>2021年12月,中老铁路全线通车运营。通车运营一周年来,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850万人次,中老铁路累计运输货物突破千万吨。其中跨境货物运输量超190万吨,货值突破百亿元人民币。目前,中国25个省份先后开行了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货物运输已覆盖老挝、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柬埔寨、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运输货物由开通初期的化肥、百货等扩展至电子、光伏、冷链水果等1200多种。中老铁路已成为“中国建造”又一张“中国名片”。中老铁路的建成通车,  相似文献   

4.
<正>老挝人民革命党(以下简称“老党”)成立于1955年,是一个以马列主义、凯山·丰威汉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成立68年来,老党经历了革命斗争的洗礼,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勇担使命,团结带领老挝各族人民开创了老挝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自1959年建立直接联系以来,中老两党的交流互鉴日益深化,引领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走深走实。  相似文献   

5.
<正>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区域一体化深度演化,中国虽与其他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国家保持紧密的经贸联系,但沿线相对滞后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却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该走廊战略通道作用的发挥。2021年12月3日,中国和老挝两国互利合作和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中老铁路正式投入运营。中老铁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从“陆锁国”变为“陆联国”战略的对接,标志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硬联通”迈出重要一步,并将夯实澜湄合作、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实现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的转化,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作为中国一衣带水的重要领邦,老挝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中老两国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深化务实合作,有效提升双方在民生、医疗、教育、扶贫等领域能力建设,共建“一带一路”也成为推动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初,正是印度支那民族解放斗争方兴未艾之时,我国和老挝王国正式建立起外交关系。我有幸作为首任驻老挝大使开始了我的外交生涯,经历了一段难忘的岁月。 (一) 中老建交经过了一条非常曲折的道路。本来,老挝是我国西南的近邻,山水相连,有着58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而且在历史上两国就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只是由于帝国主义和殖民者的侵略,给两国造成了一段长期无邦交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旅游法制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国旅游立法现状的分析 ,探讨了中国旅游立法的相对滞后给旅游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及中国旅游法律体系在“入世”的前景下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进而提出了中国旅游业当前所应进行的法律建设内容 ,以促使相关立法机关重视旅游业立法 ,进一步健全完善现有的旅游法律法规 ,保证旅游业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文献中,对旅游电子商务的理论研究和分析较多,但对旅游网络经济概念的研究较少.文章基于对网络的认识,提出旅游网络经济是中国旅游业中的"新经济"这一概念,并结合中国旅游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旅游网络经济的创"新"原因,认为旅游网络经济作为旅游业中的"新经济",促进了中国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2022年12月3日,中老铁路通车运营一周年。据《人民日报》报道,截至2023年1月10日,中老铁路已运输超过1300万吨货物,其中246万吨为跨境货物。中老铁路自开通以来,发挥着沟通民心、畅通贸易、联通设施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密切了两国交往,增进了战略沟通,是中老互利合作的旗舰项目,也为沿线地区创造了发展新机遇。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云南省旅游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也是云南省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大理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以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为特色的观光旅游产品日趋完善和成熟。大理州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精心培植,确立了旅游产业在围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但随着周边地区交通的改善、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旅游市场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一、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新中国的诞生,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不过,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旅游业具有浓厚的计划和政治色彩,其职能是负责接待外宾,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由国家给予补贴,把有钱可赚的旅游业视为资产阶级的专利,使中国旅游业在改革开放前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产业,更谈不上作为支柱产业,加上到中国旅游,只能是"白天看庙,晚上睡觉",没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很多外国人对来华旅游缺乏兴趣,中国旅游外汇收入低得可怜.  相似文献   

13.
<正>分析研究中老铁路全线通车运营以来的宣传报道发现,国内主流媒体以正面报道为主,形成了积极正面的良好舆论氛围。因此,本文围绕国内主流媒体对中老铁路的报道,梳理分析其中的特点,以及国内主流媒体在中老铁路国际传播中取得的新成果、新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下一阶段开展国际传播策略的建议,为后续中老铁路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与建议,为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提供有益的媒体探索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地区旅游业全要素生产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通过引入扩展的索洛剩余模型,利用2000—2009年中国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对旅游经济发展的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效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进行计量分析后发现:(1) 旅游业固定资产投入、人力资本投入、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和旅游服务设施投入共同促进了西部地区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2) 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仍然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规模报酬系数为1.4278,旅游要素投入仍将促进旅游经济发展;(3) 但值得注意的是,西部地区旅游业TFP较低,考察期内年均进步速率仅为2.98%。今后,需在加强旅游要素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充分重视旅游业TFP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党员生活(武汉)》2007,(11):F0002-F0002
创建湖北旅游强县工作,是政府主导旅游业发展战略向更广阔领域推进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县(区)域旅游产业素质,完善旅游目的地综合配套设施设备,构筑城乡、区域旅游业协调发展新格局,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神农架林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创强”工作,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大力实施政府主导旅游业发展战略,旅游环境显著改善,旅游要素和城镇功能明显提升,旅游业的综合效益显著提高,有力推动了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1994年,云南省政府召开了滇西北旅游规划现场会,丽江旅游业从此进入了实质性的开发阶段。2006年2月,省政府又召开了滇西北旅游现场办公会,提出要“做大丽江旅游业”。经过12年的精心打造,丽江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十个小城市之首、欧洲人最喜爱的旅游城市、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和全球人居环境优秀城市等殊荣;继1997年古城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功后,三江并流和东巴古籍文献也申报成功,分别列入了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丽江古城举世罕见,中国独有,声播海外,名震寰宇,已集诸多美称和三项世界级桂冠于一身。2005年与1994年相比,游客量翻了19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和老挝自古以来就是友好邻国,两国开始互通有无可以追溯至2500年前。在老挝掸国时期,中国便与掸国进行交流。从堂明国时期起,中国便与老挝正式进行第一次官方的往来。1961年建交以来,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中国和老挝的文化交流不断向前发展。目前,中国和老挝的文化交流向着纵深和更加务实的方向发展。在合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中国和老挝文化交流更为紧密,传统友谊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18.
不丹与我国领土接壤,是中国旅客旅游目的地国之一。近年来,中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不断增进,尤其是旅游业因特色旅游资源和高端旅游产品快速发展,成为我国专家学者关注的重要研究内容。但不丹旅游业也面临诸多发展问题,这是由其旅游资源本身特点,旅游产品发展过程中因政策问题、资金问题造成的人为困难等决定的。为解决本国旅游业发展中的问题,不丹政府应与企业界通力合作,推动不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从云南实际出发,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顺应国内外旅游业迅速发展的趋势。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推动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了云南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增长和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初步显示出支柱产业的发展雏形。云南旅游20多年的发展特点及趋势.可以概括为四个发展阶段、六大发展特点、面临四大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云南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金口河旅游业发展速度加快,影响力不断扩大,但还存在旅游业发展的硬件不“硬”,软件过“软”,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不够,旅游经济总量偏小等问题,要进一步加快金口河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以科学规划为导向,突出资源优势,开发特色旅游,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优化旅游环境,进一步提高“金口大峡谷”旅游知名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