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就包括革命的前途即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过渡到社会主义不是毛泽东在建国后才提出的“新思维”,而是他的一贯主张,只不过建国后将其付诸实行罢了,根本不存在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论的问题;长期以来,苏联和斯大林对中国革命确有怀疑,但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国抗美援朝已改变了态度,根本不存在在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上对中国施加压力的问题。李之所以产生误解,是因为不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和过渡时期是同一历史时期的两种不同说法,而把它们当成了前后衔接的两个不同阶段所致。  相似文献   

2.
傅锁根  赵嘉敏 《前沿》2023,(1):5-12
党的二十大再次重申并着力强调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既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到了一个新高度、新境界,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要求。通过深刻剖析“两个结合”重要论断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推导出由“一个结合”向“两个结合”飞跃的历史必然性及其重要意义,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找到坚实的学理性支撑,并坚持以“两个结合”为指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3.
1995年初,木芹教授提出“中华民族历史整体发展论”,将方国瑜“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理论推进到中华民族史研究。其核心论点,中国历史上始终保持着整体性的社会结构,即中华文明的整体发展;汉族的形成,是中国历史发展成为整体结构的重要因素;秦汉以来中国形成比较稳定的多民族国家,以汉族为主干,汉族与其他各族联系成为一个整体。这种以汉族为主干的与全国各地各族的联系,由点而线而面。这一个联系的面,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领域,也就是中华民族史的范围;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上既矛盾又统一的交往交流交融历程,也就是中华民族历史整体发展的过程;中华民族历史在整体发展,但不排除各少数民族个性的存在和发展。加强中华民族历史整体发展论的研究,既有利于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坚实的历史与理论基础;又能够融通“自在”与“自觉”,避免了将中华民族人为区分为“自在”和“自觉”两个发展阶段的割裂式认识,最终从理论与史实两个维度真正摆脱西方民族国家理论暨民族主义范式对中华民族史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1978年的“北方谈话”和1992年的“南方谈话”,都是他创造性理论活动的经典之作。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两在形成背景、创新内容以及功能特征上存在许多共性,而在阶段性、层次性、系统性和成熟度上又有差异。无论共性还是差异,都映证了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与统一性,这与毛泽东个人思想发展过程中的“断裂与矛盾”,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一结论的作出,对于新的理论创新不无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我们党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并与时俱进地自觉推动理论创新和创造。不断深化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规律性认识,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必然要求。从理论基础来看,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根本前提;从方式方法来看,守正创新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根本方法;从现实路径来看,“两个结合”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美国风险资本运作过程中的治理结构及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昊 《长白学刊》2003,(1):73-76
在美国风险资本运作过程中,“企业的融资人”通过特定的企业组织形态以及创造性的和约安排,对经营管理形成了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通过对其剖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知识型企业”的治理结构依然是资本雇佣劳动,而不是所谓的“劳动雇佣资本”;合理的治理结构是确保风险资本高效运作的基础;为风险资本运作提供可靠的制度环境是政府推动风险投资发展的最佳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7.
王学斌 《求索》2023,(6):37-44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就“第二个结合”的丰富内涵、逻辑关联等问题给出了明确而深邃的阐释。“第二个结合”的提出,经历了一个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到“有机结合”,由“贯通、融通”到“五层内涵”的发展过程,脉络至为清晰。“第二个结合”的五个方面核心要义是一个丰富而严密的逻辑体系。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需要从文明演进与交融、理论创新与构建的宏阔视野中把握其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8.
目标内化实际上是教育者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通过信息的传递实现老师的“知”向学生的“知”转化的过程。当然,这种“内化”不是过去传统教法中,由教师单一地输出传递信息,学生被动地单纯地接收信息的单向活动。而是一种双向活动,是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两个积极性的双向活动。具体做法是:首先,在学生目标预习的基础上,针对教学难点、空点形成的“疑团”,由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讨论的过程是发扬民主、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教材内容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探讨的过程。具体如何实施讨论,形式可以多样…  相似文献   

9.
论创造     
创造是人类所特有的。人类的创造活动与整个世界一样 ,它的运行、它的力量、它的成果已经成为不可否认的客观存在物 ,成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成为现实世界发展的基础 ,也必然成为哲学的基本范畴。自然界给予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但不是所有条件。自有人类历史以来 ,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不断地改变自然界 ,创造自身生存发展的条件和空间 ,从而在世界上已经形成了两个世界 :一个是未被人改造的世界 (简称“自在世界”) ,一个是被人类改造过的世界 (简称“自觉世界”)。我们虽然肯定人类改造过的世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但同时…  相似文献   

10.
评“所有制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所有制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恽希良近来,流行“所有制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的论断。一些人由此得出结论;把公有制同社会主义本质联系起来,“是错把手段当作目标来捍卫”;作为手段的公有制同社会主义目标比较起来,处在一个低层次的从属地位;发展生产力是目的、哪一种...  相似文献   

11.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改革的市场化取向相结合,不断推动体制创新,是中国改革的基本特征。中国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主要特点有:以公有制为主体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相结合: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与加强改善宏观调控相结合;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相结合: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中国改革的基本经验。实践证明,改革的进程,就是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的过程.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与理论创新相统一的过程.改革与两个“统一”结伴而行。两个“统一”体现了改革30年我们所坚持的解放思想的基本原则:解放思想要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要放眼世界潮流;解放思想要立足中国国情:解放思想要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创造性结合,是一个包含着主体、客体、过程、成果等在内的多要素互动的自主创造性过程。长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价值:经过长征,中国共产党的独立自主性真正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领袖主体基本形成,群众基础不断壮大,理论成果逐步在全党范围内获得共识,信仰引领、思想交锋、纠错创新等理论创新机制日益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要求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13.
孟子对“浩然之气”的论述紧扣着“志”与“气”间的关系,将气论纳入到了儒家的心性学说之中。其中,“气”指个人生理层面的生命力,“志”具体指个人内在的“道义”,浩然之气是生理层面的“气”在道德修行的深化中转化形成的一股精神力量。浩然之气的修养方式是“集义而生”。“集义”不是有目的性地行善,而是高度自觉地、非功利性地“由仁义行”。在“养气”的过程中,内心的善端不断扩充,使人在外貌形体上达到身心一致的美,并形成具有“至大至刚”之美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创造性结合,是一个包含着主体、客体、过程、成果等在内的多要素互动的自主创造性过程。长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价值:经过长征,中国共产党的独立自主性真正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领袖主体基本形成,群众基础不断壮大,理论成果逐步在全党范围内获得共识,信仰引领、思想交锋、纠错创新等理论创新机制日益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要求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15.
《民主与法制》2011,(8):20-21
我们为什么用“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说法,而没有用“建立”?“形成”是一个主观努力过程与客观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过程的结合,既不是无所作为,也不是主观想达到就能达到.如果体现一种更主观的追求,应该叫“建立”,  相似文献   

16.
健康人格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迫切需要而又易于失落的精神家 园;健康人格不是孤立的、一成不变的“道德精神”,而是有血有肉的存在状态。在市 场经济条件下健康人格的主要特征是:尊严感、创造性、合作精神、乐观态度,以创造 性为核心。健康人格是理想人格的基础。要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促进健 康人格的形成和升华。  相似文献   

17.
熊易寒 《探索与争鸣》2023,(9):22-25+177
<正>何种意义上的“自主”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构件,但绝不是全部。自主知识体系的“自主”是相对的。自主知识体系既不从属于任何体系,也不是封闭的知识体系,而是嵌入在世界知识网络中的知识体系,是当今世界“开放社会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哲学层面来看,没有绝对自主的知识体系,绝对意义上的自主就意味着封闭,与外界无法沟通,  相似文献   

18.
在高二《思想政治》(下册)教学中,有部分师生总是把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看成是一回事,其实,这两个飞跃并不是一回事。它们既有区别,又有一致性。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两者的起点不同。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起点是实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起点是感性认识。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做”和“行动”;而感性认识是事物作用于人们的感觉器官所得到的对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及事物的外部联系的直接反映,是人们的一种精神活动。第二,两者转化的内容不同。虽然这两个飞跃都是…  相似文献   

19.
李刚 《思想战线》2024,(1):16-23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本文认为,需要从“结合”的哲学意蕴来看待“两个结合”的理论创新方式,“第一个结合”拓宽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实践向度,“第二个结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维度。通过历史和现实分析,“两个结合”在理论创新中展现的世界观,体现为立足现实、立根中国的实践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同时,在方法论上体现为“六个必须坚持”之间环环相扣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20.
《西藏统一战线》2006,(3):11-11
真正把组织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落到实处,自觉扮演好“两种角色”,注意做好六个方面的结合工作。一是要扮演好“组织者”角色,积极牵线搭桥。统战部要积极发挥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鼓励、支持和引导广大民营企业不断探索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载体、新方式,在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